海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21-11-25 04:17邓艳清
经营者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海洋生物水产品海洋

邓艳清

(诏安金都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福建 漳州 363500)

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A经济开发区的海洋生物、水产品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对策,以加快海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一、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A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A区”)位于S县,依山傍海,地势平坦,腹地开阔,涉及海洋生物、水产品加工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近期规划面积近7平方公里,是S县海洋经济产业中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自然资源、土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优惠政策的吸引,A区已吸引了一大批海洋生物、水产品加工以及海洋经济相关配套企业入驻,散发式、自由式地聚集成了“工厂集中地”。目前,包括综合配套在内的海洋经济产业的在产、在建企业6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9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7家为海洋生物企业,2家为综合配套企业),5家水产品加工企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建成冷库,高低温库库容量累计达29.2万m³。

2020年,A区的海洋生物、水产品加工产业规模总产值为68.54亿元,比增16.32%,占全县同类产业产值的51.26%;税收完成1.34亿元,比增13.12%,占全县同类产业税收的68.21%。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链延伸性不强

一般情况下,工业区历经聚点、聚链、聚网络和聚生态四个阶段。A区由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药制品、海洋生物育种与养殖三大产业环节组成的海洋生物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由鱼、虾、贝类3条水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也已初步形成,但整体还处于聚链初级阶段,主要存在如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龙头带动,存在同质化竞争。海洋生物产业的龙头企业较少,带动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牵动效应较弱,且大部分海洋生物企业缺乏自己的终端产品,难以处于产业链条高端,引链吸链能力较弱,导致产业链集聚能力以及辐射作用都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很多水产品加工企业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手工加工的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企业间类似产品颇多,大多依靠价格成本取得竞争优势。并且虾壳、鱼鳞等加工附属产品(下脚料)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用率,聚链、延链能力不足,产业链集群效应难以凸显。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成立之初,A区主要依托周边乡镇提供商业服务,重点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特别是和工业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不够重视,致使A区在服务业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的物流、电商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档次低,导致物流与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人才聚集效应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海洋生物、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决定了其产品最终能否转化为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也决定了下游买家或消费者的认可度。目前,A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品牌认证不足。规模以上企业中有3家未注册商标,尤其在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等方面的水产品牌认证、省级名牌产品、省级著名商标或中国驰名商标等高阶段影响力的品牌认证不足,仅有1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1家海洋生物企业获得省级名牌产品。二是本地渔业品牌推广能力不足。牡蛎、珠蚶等海产品还未能形成具有S县特色的水产区域品牌。

(三)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第一,区内已建成或试运营与海洋功能生物分子活性筛选、海洋微生物制剂研发、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等多种平台,但专用仪器设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失,海洋生物研发平台尚未委托第三方管理,不能有效助力辖区海洋生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助推S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水产加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是在自动化还是智能化上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据不完全统计,规模以上的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均用工需求超300人,熟练工人短缺、季节性用工紧张、用工成本逐年攀升、设备老旧等易引发产品质量下降。此外,尚无水产品加工类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家企业与省份院校生产鲍鱼多肽、牡蛎肽等产品有研发合作关系,不过是以胶囊还是功能饮料的形式进行商业化生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企业电商涉入少

中国食品的流通渠道正在发生改变,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快了变化速度。在流通方式上,由大型农批市场逐渐转向农超对接、社区团购、订单直销、生鲜电商、微商和新零售等;在产品形式上,产品规格由大变小而精。调研发现,受电商人才、投入资金和冷链运输等影响,海洋生物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均尚未成立电商部门,大多集中在对接大型企业、批发市场、大型酒店、火锅连锁店等线下中端市场,企业线上中端或终端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与农村电商业务发展存在脱节。

三、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一)重塑产业布局,释放乘数效应

首先,强化产业链招商。学会和利用好新媒体,探索市场化招商,加强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精深加工产业,如生物技术龙头企业等,以提高产业链条“含金量”;立足海产品资源优势、多县交界和两省接壤的交通优势,以及环境容量等,突出A区“工厂集中地”优势,突破县乃至省级层面的阻隔,加强城市间“飞地经济”发展,强化分工协作、协调发展,构建紧密协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产业协作加工基地。其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全县区域发展格局为引领,立足区情实际,突出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谋划海洋经济产业,引进物流、电商、供热等配套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海洋经济集聚区、新消费经济示范点或邻里中心,集聚水产品交易市场、渔业文化体验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大型商务酒店等重点服务领域的要素资源,谋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经济中心。

(二)加强品牌建设,形成倍增效应

首先,加强品牌激励,鼓励打造企业品牌。进一步完善品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做好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其次,加强品牌推介,共同打响区域品牌。充分利用S县本地的渔民文化资源,突出本地牡蛎、珠蚶、虾等水产品的生态优势和优良品质,举办牡蛎文化节、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组织和引导企业参加各种水产品专业展会和招商活动,突出精品展示、推介与交流,将S县渔业水产文化渗透到消费者心中。

(三)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新增长极

第一,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接国家级、省级海洋渔业研究院所,发挥区企共建共享作用,提高海洋微生物平台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科技孵化、科技转化能力。同时,对接海洋生物与水产品高等院校,建设科研实习基地,全方位提升A区产学研用建设水平。此外,扶持现有重点企业,重点帮扶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加快探索从水产生物中提取多肽、活性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开发成保健品及生物制品等,加快实现商业化运作,向用工少、技术含量高、服务领域广、利润率高的产业延伸。第二,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引进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辅导,加快企业设备改造和工艺升级,形成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梯次发展格局,让企业真正学会“追星”,共同打造海洋经济产业的“星辰大海”,全面推动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第三,探索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帮助大型龙头企业创立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以及重点实验室,并引进各种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手段,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断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高的“四高”产品。

(四)加快电商配套,实现多元化发展

第一,出台电商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工业”实施步伐,推进具备条件的重点企业探索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结合的有效途径,提升管理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第二,进行调查研究,加快引入快递与冷链物流业,积极举办农村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跨境电商对接会等活动,支持企业深耕社区直销、订单直销、生鲜电商等流通渠道。

四、结语

虽然A经济开发区的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制定对应的措施,进而实现发展。本文针对A经济开发区的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为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海洋生物水产品海洋
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动起来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看海洋生物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