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摘要:科技水平在快速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于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同时毒药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上要逐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用新的方式开展教学。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做出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根据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众多的考试科目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科,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其适应现代化生活的意识。因此,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新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对现代化信息的学习力。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因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到了初中,学科的科目在增加,学业的压力也在增加,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校都将信息技术的课时不断地缩短,将必考科目的课时增加,这样的情况势必造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畸形发展。课时的减少就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此阶段的教学目标。
另外,还存在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很多教师都是对课本知识的直接照搬,没有结合当下的实际,更没有给予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课上所讲解的内容课下不再进行实践,使得学生在课后并没有形成相关技能的掌握,从而无法提升专业技能。再加上千篇一律的授课模式,学生的积极性也降低了。
二、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科目与其他科目有很多不同之处,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但是又不能随时就可以进行学习的,而且对于信息技术这个学科,很多学生都是抱着不重视的心态来学习。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爱上这个课程,而且还能积极主动的去加入到这科的学习中。轻松愉快的氛围,没有考试的压力,只是为了增长技能,这样的科目学生都会喜欢,从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顺利开展教学,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信息技术》课本,第一单元第一课《信息的特征》这一可课时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小组的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让他们各自都说一说对“信息”这个词汇的理解,在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思维不断被拓展,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互相了解到一些信息,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布置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如果教师一味的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很容易就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动态的幻灯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更加形象的进行教学。
比如:在对《多媒体和多媒体作品》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可以收集本班学生的照片做成一个动态的视频进行播放,在制作的过程既讲解了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又使用学生个人的照片提升了兴趣,最后将制作的成果展示给学生,动态的视频又可以提升其兴趣。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动画,内容不限定形式,可以是绘画作品或是贺卡等,学生较为熟知的。这样学生在观看了教师制作作品后,随时进行操作,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实际效果。
(三)课上教学与课下活动相结合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仍有很多教师固守传统,只是在课上讲解完知识后便没有了下文,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信息技术所学到的知识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其用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将课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课外,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的《信息技术》课本中,第三单元第二课《数据计算》,教师在课上讲解了SUM、MAX等一些较为常用的函数,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且不知道这写函数有什么用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帮助父母对月工作量或是年收入进行计算,将课堂上看似没有用处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结论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景和学习氛围,将课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锻炼,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同時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不断的更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义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19(08):81.
[2]张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