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兰
在当前新课改的浪潮前,课堂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亮丽的风景线。勿庸置疑,这是课程改革中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隔裂了新旧理念的内在连续性,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新理念”、忽视了文本的重要价值、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一味追求新、异,以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综观之,语文课改大致有以下几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一、东拉西扯,无效合作
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到位的认识,仅仅是“为合作而合作”,不管哪节课,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来个“圆桌会议”。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围绕“是不是亲人”进行讨论,接着,还把学生分为两派,展开辩论。由于缺乏个体的感悟体验,缺乏有效的教师引导,结果合作只是优秀生在作报告,或者是组员们东拉西扯地聊上一通 ,表面上看起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学生实则未能入情入境,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深刻内涵,收效甚微。
二、随意创新,信口开河
有些教师为了创新,放着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不学习,偏偏要节外生枝,探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培养,而所谓的创新能力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不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体验课文优美的语言及情感,而把许多时间放在“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上。一位同学说:“如果你想得到某种东西,就得想办法让对方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老师却说:“你能用不同的思路思考,真有个性化!”于是,又有一位同学说:“没错,有一次,我向爷爷要钱,爷爷不给,我就说了许多好听的话,还给爷爷捶背,爷爷一高兴,就把钱给我了。”老师还说:“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真聪明!”
三、蜻蜓点水,凌乱体验
当前,有些教师视课堂流行语:“你想用什么方式读就用什么方式”,“你最喜欢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为法宝,不分时间,不分对象地滥用,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譬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一位教师让学生自选内容谈体验,结果学生们一会儿说自己对“张冠李戴”这个词语的理解,一会儿又说对“救助车夫”这件事的认识,一会儿说文章中心句的意思,一会儿又说对“救助车夫”中的几个动词的体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地胡乱体验,每个地方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且不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教师的评价都是“你的办法真好!”“你的想法真独特!”
四、脱离文本,形式多样
有些教师为了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上出所谓的富有特色的“课改课”。于是,扔掉了课本,扔掉了语言文字训练,把语文课上成了“活动课”、 “实践课”、“科学课”等。如,一位教师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初读课文后,便让学生自选方式,有的讨论,有的画画,有的写诗、 有的表演……整堂课,学生个个嘻嘻哈哈,欢呼雀跃,唯独不见专心思考,扎实训练。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反思:
一、要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修订的《课标》增补了这么两句话:“应引导学生钻研文
本。”“反对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阅读应尊重多元性,张扬读者个性,但也要避免偏见,随心所欲。多元的阅读理解应建立在合情、合理乃至科学的基础上,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才利于学生形成《课标》中所要求的“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譬如《狐狸和乌鸦》一文,文章的本意是要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明白狐狸说的那些不符合事实的话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奉承的,不应该的。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悟出其中的道理。新课堂倡导“自由读说”,但也不能缺少教师正确的目标导向、科学的方法指导、及时的质疑解惑、有效的组织教学,如若
不然,学生就可能读不到重点,说不到正题,甚至走向歧路。
二、要加强文本的个体体验
新课标提倡合作的学习方式,但也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而且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也必须依赖于充分的个体学习和自我感悟。更何况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崔銮先生曾指出:“使人人都能够从头到尾地读上几遍书,有时间能够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却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由此可见个体体验的重要性。在《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轻声读、默读、朗读、品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思考、感悟课文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体会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深刻内涵,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丰富情感,从而使语言的形象美、情感美、技巧美借助各种读充分展示出来,而非脱离文本地争论“是不是亲人”。
三、要注意文本的整体把握
“你最喜欢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你想用什么方式读就用什么方式读!”这种凌乱的体验其实与“串讲串间”一脉相承,它们都是把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文本掰开揉碎,肢解成无数个毫无价值的体验点。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还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整体把握能力缺乏,如何能够有效地深入体验?记得于永正老师在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时,他就以“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一句催人泪下而又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贯穿全文,在学完“谈《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的每一部分内容后,都再次反复朗读这一语句,在学完全文后又再一次读这一句。这样,整体把握情感基调的策略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识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
新课程是在以往课程的基础上酝酿产生的,不是对以往课程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以往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合理的转化,是积极的扬弃。我们只有面向学生,扎根于现实,扬长避短,才能真正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