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一浩
摘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迫在眉睫。基于此,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深入企业调研本课程相关岗位能力,结合课程特点提炼思政案例,探索思政元素融入课程,重构教学过程,融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层有序地融入思政元素,能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养,重塑工匠精神,也为后续的课程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思政元素;改革与实践;数控编程与操作
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育人职责和使命,更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很好的诠释习总书记对课程思政的要求。
1、《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特点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方法等技能,学完该课程后能完成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及加工等工作。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奉献、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贯穿整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学习中,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让“工匠精神”得以深入、全面的理解和培育,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课程现状分析
2.1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不够
思政内容有效渗入专业课程教学仍处于探索研究和检验中,课程思政理念还没有完全被专业教师所接受。专业教师普遍认为思政内容的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师事情,与其无关,这将导致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乏思政元素挖掘动力,只重其形,浮于表面,没有强调其重要性,没有渗入课题中去,导致学生也会觉得无用、无需掌握,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不完整。
2.2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合不够
当前,产教融合还不够深入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仍主要是在实训室完成,学生的职业能力素養主要受专业教师的影响,缺少企业情境,学生无法感受产品加工精益求精的重要性。缺少师傅的言传身教,学生无法感受工匠精神的强大感召力,缺少对“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灵魂”的理解,无法感受社会责任和担当的职业操守。如果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将是一片“孤岛”,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将是一个缺乏主人翁意识的“孤僻之人”,无法很好地用专业服务社会。因此,不仅要从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方面入手,也要从教学场景和教师本身入手,多方面融合思政教育。
3、数控编程与操作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
3.1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教师思想素质的高低影响“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很强育人能力的教师队伍非常关键。根据当前任课教师政治思想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①学校定期举办“课程思政”专题活动,促进德育部思政课老师与专业课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与交流。②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学校成立由思政教师组成的思政辅导专家团,通过给专业教师配备思政专家,真正解决专业课老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思政难题。③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该平台涵盖了理论、文化、技能、科技等多个板块,教师现在每天都会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浏览文章、看慕课等,教师在提升自身思政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上的“课程思政”资源去进行专业课教学。④提供各种讲座、培训、论坛、会议等学习机会,鼓励老师“走出去”。
3.2适时引入时事政治、增强学生时代责任感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掌握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懂得国家民族的需要,有一份技能报国的热情,有了这份热情才能够激发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也不管未来身在何处,要有大国情怀,要有强烈的责任使命感,让学生了解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短板,以“大国工匠”、民族脊梁等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素养养成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让学生具备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价值观。
3.3重构考核评价方式,提升德育能力重要性
在课程考核评价中,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为主线,以“工匠精神、技能成才和技能报国”为落脚点,结合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分层融合,建立课前、课中和课后渐进混合式教学过程,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多方引导式学习氛围。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层融入思政具体过程如下。课前,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大国工匠”等视频学习为切入点。通过线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情况,对本专业能工巧匠和杰出行业专家认知情况等,专业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数据,掌握学生整体思政教育缺失情况,再通过图表、视频和数据,通过本专业毕业学生成功案例和行业杰出事迹传播,进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的认可度。课中,以勇于创新、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为融合点。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场景为落脚点,在实操训练项目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零件的加工制造,以安全生产、质量第一为宗旨的指导仿真,细化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小组参与热度,团队协作氛围,质量管控能力和安全操作规范落实情况,让学生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弱化结果考核。
结束语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中,改变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模糊的现状,提升了教师的育人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信意识等。然而,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依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教师要结合理工科专业课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继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机械制造类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思政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明娟.落实课程思政,提升职业素养的实践探索——以数控车削加工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8):222-223.
[2]李耀辉,赵正印,师路欢.思政教育在《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中的融合[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22):173-175.
[3]王春生.基于课程思政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改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