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2021-11-24 21:41:33何映春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

何映春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变革,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课堂需要老师们主动探索教学新内容与新思路,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主动应用现代教学方式,重点发展班级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提高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成效,因此本文下面联系小学生们的基础来分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发杂含学生责任意识的实际探索,以期提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感知与知识实践水平。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责任教学;实际措施

新课标的改革推动了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小学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们的道德法治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其个人的道德水平与综合素养。现代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想发展学生的责任意识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组织有趣的教学情景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逐渐感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帮助小学生建构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质量与成效的发展。

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责任教育的意义

在如今的课堂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观念与具体的方法传统老套,不能极大的调动小学学生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自身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们的个人综合学习效率较低,也不能真正的把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这就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责任意识教学主动创新课堂教学观念与具体方法,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相比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涉及到的范围更广,其包含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卫生以及环境等方面。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为学生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教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从而促进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现阶段,教在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素养的时候,教师们应当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深入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为学生们传授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们学会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以及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们应当将责任意识带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们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发展如今班级学生们的责任素养。

2.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方式

2.1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促进同学们多沟通多交流,从而更加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来让学生学习思政知识,从提高学生们的思政素养与道德水平,并培养学生们在生活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思政教学,更具生活化的思政情景可以让学生主动体会思政含义,培养小学生的思政水平与道德意识。创设教学情景是一种应用程度频繁且应用有效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有趣且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加深中职生们对思政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主动寻找生活中的有用教学素材,从学生们的日常实际生活中入手来依据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针对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如尊老爱幼等内容来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用现实的人物表演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有关道德与法治知识,再通过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总结来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感官体验,大大提升学生对思政意识与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个人理性思维。

2.2言传身教,用行动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

教师不需要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教师们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们,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们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常教学中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并放在一起進行讨论。对于一些错误的言论,教师们应当引导学生们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将其纠正,从而让学生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保持镇定。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们的影响很大,如果教师本身就具备十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学生们也将会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素养。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社会责任素养的养成,同时还能够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3做好课后学习工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同时做好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工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课堂时来更好地开展责任教学,最后再利用微课视频来更具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责任知识教学,如此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QQ群等平台与学生分享微课资源,让小学生们可以在课后利用少量时问开展高效的学习。微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后作业设计,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与学习反思的方法与习惯,让学生可以在课后独立进行自身的学习总结与反思并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同时使用信息技术法、实践法等创新方法,以此更好的促进小学生们的学习,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接触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大大增强班级学生们对知识信息学习与掌握的主动性,以此来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实成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班级道德与法治教师们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严格按照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们在培养学生们社会责任素养的时候应当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寻找教材中和社会责任素养相关联的地方,促进学生们更好的培养社会责任素养。教师们自身的行为对学生们具有巨大的影响,教师们要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作用,善于利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责任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春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J].名师在线,2018(26):67-68.

[2]李遂梅.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2016(15):67-6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4:06:49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4:03:53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7:51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