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杰
摘要:由于所处青春期特殊的年龄阶段,中学生在言行上容易表现为某种负面心理特征,对学习和生活以及个人成长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全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都要共同行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应对学生的特殊心理。
关键词:特殊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办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到,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目前,中学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所反映出来的不良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初中学生特殊心理是消除不良心理影响的良好开端
(一)中学生特殊心理的主要表现
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家庭常常造成学生自我优越感、自我为中心,它的突出表现就是自私。孩子们成长中多受呵护,在挫折面前容易走极端。这一类的学生,大多性格孤僻、冷漠,遇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
厌学心理 。现在的学生有些从小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毅力去攻克难题。有的孩子不是以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甚至在考场作弊。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破罐破摔”的心理。由于成绩不好或做错了事,常受指责、批评,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产生厌学心理。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有多种和不同程度地表现。主要有:(1)不喜欢父母过多的照顾管理或干预,特别讨厌大人对他的再三嘱咐和重复要求。(2)不大愿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决定。(3)对于传统观念,现成结论和权威往往持批判的态度。
二、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心理品质好的人,情感丰富,理智健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智慧和才能的增长。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挫折能很好的应对。
2.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需要有良好意志品质及人格修养的人才,在竞争中寻求发展。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种种诱惑,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科学制定矫正不良心理对策是化解特殊心理障碍的基本途径
(一)呼吁全社会树立新的健康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立体健康模式。
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办社区居民文明学校、专业教育证书制度等形式,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能够在家庭教育中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建议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
德國教育家福尔贝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里,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里。"一个孩子品德是否高尚、习惯是否良好、人格是否健全、身体是否健康,且成绩是否良好,都与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一是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为人处事方面要做孩子的表率。二是注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孩子能够愉快地、努力地在老师指导下学习。
3.家长要常与教师沟通交流。当学生心理异常时家长能配合教师及时引导、教育,使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学校必须长抓心理健康教育
1.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氛围
布置静态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学校教师应以民主治班,师生平等交往,利用班会、上课等时间引导集体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春游、秋游、登山、野炊和假日活动等,沟通师生心灵。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向学生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介绍高校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而使他们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3.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学校应加强与社区、家庭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
4.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
(四)要求学科教师时常关注学生心理
1.学科教师要致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健康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学科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学科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健全发展。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学科教师应更加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按照布鲁姆的研究,除少数智力落后的学生外,95%的学生学习差异在习得性方面,只要改善教学过程,应该有95%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是优秀和良好的。
(五)期望班主任尽力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班主任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
第二,班主任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的学习,正确帮助和辅导学生。
第三,班主任教师要把各项教育、教学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健全统一的人格。
第四,班主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和记录,采取多种方法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马斯洛认为,心理更健康的人更有自主性,更有相对的独立性。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有家庭、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大众传媒等。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需要我们积极呼吁引起全社会关注,全力配合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8
[2] 黄希庭 .心理学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6(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