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美
【摘要】 生态伦理贯穿人的发展,并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引导人们实践活动也符合现实发展的需求。从《告别马焦拉》作品中分析作者拉斯普京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包括人与种族、人与根基、人与母亲、人与科技中所包含的伦理思想(如种族伦理、亲情伦理、生态伦理、科技论等)。为此而找到与现实社会相契合的共同点,顺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而展开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生态伦理;人与根基;人与科技;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4-0034-03
“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2015)是俄罗斯当代的著名小说家,20世纪俄罗斯‘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拉斯普京所有小说都以西伯利亚、安卡拉河为背景,展现和描写那里俄罗斯农民和农村的历史和现实。在描写西伯利亚的劳动、生活、习俗,甚至村民的语言的时候,他把现实主义的真实与对那里人们的深度思考、对俄罗斯民族的道德传统的弘扬结合起来。拉斯普京的小说不仅具有高度的深层思考,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其中不乏与生态相关的主题,同时也涉及到伦理思想。学术界有不少学者对此做出研究。如顾佳琪《告别马焦拉》中的生态道德意识探索以及王玉洁的《拉斯普京作品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根源》,他们研究的是拉斯普京《告别马焦拉》作品里的生态道德问题以及后者的侧重点在生态伦理观的根源上,并未明确涉及《告别马焦拉》中的伦理的认知及概括。而这篇文章将围绕《告别马焦拉》一文分析和阐述拉斯普京的道德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的道理和标准。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观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含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社会发展的事态需要伦理规范,让人们具备伦理意识,更加规范的约束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社会基础是构成生态伦理的重中之重,生态伦理学的题中之义即生态伦理的构建是生态道德推行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和理论准备。将生态伦理具有的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特点相结合,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生态伦理规范构建中的相关问题。从现实的生态问题出发,发现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仅仅依赖科技、法律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人们需要探寻更加有效的方法。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促使人类生态意识觉醒,为生态问题的化解提供了价值导向。若要从根本上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必须要介入伦理,人类文明行为需要生态伦理规范与约束”。
所谓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又蕴藏着人与人的關系,表达出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
“人类自然生态活动中一切涉及伦理性的方面构成了生态伦理的现实内容,包括合理指导自然生态活动、保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对影响自然生态与生态平衡的重大活动进行科学决策以及人们保护自然生态与物种多样性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责任等”。本文将围绕作者拉斯普京《告别马焦拉》作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其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人与根基:《告别马焦拉》中的信仰根基
与种族伦理
(一)信仰根基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根基,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当它离开水立即丧失生命,树木在沃土方能茁壮成长,一旦离开了土壤就会变得枯萎,人的根基是什么?人像鱼和树一样,离不开水、空气、阳光,同时也离不开精神支柱。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也就是祖祖辈辈传下类的信仰及理念。如果人类缺失这一信仰,是不是就会失去文化的根基、信仰的根基?
搬离了马焦拉村是不是也搬离了祖先们原有的生活的信仰?原有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意味着祖先们的根基被移动了?是不是意味着祖辈们的精神会被其他新事物所替代?“在当代人类挥手告别旧的世纪但对过去发生的一切尚来不及彻底清理的时候,人们又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新的生活之中。信仰的迷茫使人失落,在这些变化转型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信仰迷茫也陷入了‘生命中不堪承受之轻’的精神焦虑之中。也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精神现象。人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人生的意义由此而变得晦暗不明。因此,如何使人从信仰危机中摆脱出来,澄清信仰的真实根基和意义,重塑当代信仰精神,从而赋予人生以真切的意义感和终极的价值关怀,就成为当代人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祖先崇拜是一种以崇祀死去祖先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是远古时代统协原始先民群体意志有效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的不可缺少的重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己走到哪里,祖先也跟着走到哪里,这不仅仅是对逝去先人的思念,也是对他们的缅怀,更是对他们的存在寻找历史的见证者。这是他们的祖先崇拜,寻找的是精神的寄托。不论是信仰根基还是对祖先的崇拜与缅怀其本质在于对根基的传承,很难想象如果人们失去了根基,人类将如何继续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祖先文化,更离不开世世代代传承的根基。
(二)人与种族:物种可共生(种族伦理)
何为种族?物种间的界限在于不同物种之间,包括动植物与人类。以种族伦理的角度看,倡导人与自然和平相处,不破坏自然,爱护自然。也呼吁爱护自然,人人应该尽到应有的责任。社会发展进程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破坏,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乱排乱放导致河与海的海鲜动物失去了家园,基因变异,人类食用导致病菌感染,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沙尘暴随之而来。过度的开采与房屋建设导致地壳不稳,过度砍伐导致风沙的席卷,灾害过后留下的一片片狼藉是大自然的无声反抗,人类的行为使其伤痕累累,究其种种原因值得人们思考。
从为人类造福的角度来看或许水电站的建设给人类带来便利,但是岛屿上的稀有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原有的家园,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威胁。人类与大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尽管那些动植物没有像人类这般能思考,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它们作为自然中微弱的群体应该被保护而不是被破坏。《告别马焦拉》中的树王被人们砍了,“旁边那些站在强大倔强、不屈服于热的树王旁边的白桦树也倒下了,留下的只有烧得黑乎乎的尖木桩,被烧光的田埂也是烟气腾腾的,瞬间变得冷清了。只留下了面目全非的马焦拉岛”。人类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新责任感。生态伦理学承认人类的意义,用全人类道德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承认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权利,尊重生命与自然界与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即人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从生态伦理的角度看待此问题,其调节理念在于呼吁人类保护自然,充分认识到大自然资源有限,适度开采,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人人应该尽到应有的责任。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不能轻易破坏,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不要滥捕滥伐,不可只因看到眼前商业价值而忽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人与母亲
(一)人类母亲(亲情伦理)
亲情伦理其宗旨在于家庭成员关系间的规范与原则,讲究母慈子孝,子女孝顺父母。有了亲情伦理的约束,社会“小家”会更加和睦与友爱。亲情伦理在作者笔下也随处可见,三个老太太是作者笔下的常客,经常能看见他们坐在茶炊旁喝茶的情景,最年长的达丽娅、纳斯塔霞和西玛。“西玛没有家产,也没有亲戚,她只有一条路——去养老院。但是已经得知,这条路上也有障碍,这便是她非常爱怜的柯利卡。带着格孩子养老院不太想收。西玛的哑巴女儿瓦利卡呢,放荡起来下落不明了”。纳斯塔霞的儿女皆因不幸离开了人世,并且自己与丈夫叶戈尔生活着。达丽娅有自己的孩子——巴维尔,他在城里工作也居在城里,由于工作原因疏于对母亲的陪伴和照顾。独留达丽娅一人与周围的邻居相依为命,互相扶持。这三个主人公的共性都是留守老人,没有子女或子女忙于工作,缺少对他们的陪伴与照料。这一现象和当今的留守老人是一样的特性。子女不在身边,而老人们年事已高,对于时代的快速更迭与发展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时间长或者难以接受,获取新消息的速度较慢,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不及年轻人。以及当今年轻人仿佛失去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美德,德行有亏,不善待老人,反而虐待老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母亲是给我们生命的人,在她们老去时,作为子女应该多给她们一些陪伴,让她们老有所靠老有所依,而不是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现如今的亲情伦理关系严重缺失,啃老族、虐待老人的事件比比皆是。所以有学者呼吁“有知识并大多受到高等教育的父母亲,把你们本该有的责任和担当承担起来,做好父亲母亲,做好自己,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教育好你们的下一代。孝顺父母,尊老爱幼,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二)地球母亲(生态伦理)
人们的地球母亲——大自然。自然是指大自然中各个事物的总体,包括山川、河流、空气、水。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生态伦理观照的核心问题。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半部分,在浩瀚宇宙中,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得到大自然的馈赠也要回报大自然,让大自然的一切都回归正轨。在搬离马焦拉村之前时,马焦拉的一切景象是这样的“安加拉河挣脱了冰甲,展开了浩荡闪光的洪流。马焦拉岛靠上游的岬角边,河水又活跃喧闹起来,它冲上滩头,又向两旁横溢开去。大地和树木又喷吐出绿芽,又已洒下了几场春雨,飞来了雨燕和家燕,每到傍晚,沼泽地里苏醒了的青蛙就咯咯地叫起来,表达着对生活的爱恋。这一切反复过许多次了,马焦拉也许多次经受大自然的变化了,它一天也不落后于时令,也从不超越时令”。人与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妙,在搬离马焦拉村时是这样的景象“此刻是一片寂静:没有河水拍藏声,听不到安加拉河上游不远处河湾滩头往常的哗哗水响,也没有鱼儿梦醒时独自偶然发出的咕嘟咕嘟咂嘴声,任何地方也没有发生、没有传来敏感的耳朵有时可以听到的那种悠长而有节奏的水流呼哨声。大地默默无言——周围万物似乎都覆盖着灭绝音响的不可穿透的厚幕”。马焦拉村的村民们离开了马焦拉村,似乎这一方世界的环境都改变了。不再是过去一片祥和,人们互相帮助,一切都是那么的和平与宁静。从作者的笔墨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哀叹与惋惜。作者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要尊重自然,不能破坏自然,要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也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们应该树立生态伦理观,并具有这样的意识,用生态伦理学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三、人与科技:过度依赖科技——人性被磨灭
所谓科技,即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人与科技是指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如今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的出現是否与初衷一致,人们完完全全依赖科技还是从科技获得方便带来便利?这值得人们深思!
科技的进步给人带来方便,水电站的建设无疑是造福人类的。科技是把双刃剑,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要用客观发展的观点看待科技。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无疑是解放了人类,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人类也不能完完全全依赖机器,也不能因为有了机器就丧失了原有的劳动能力。在作者看来科技伦理应当遵守人性化为主,机器为辅,造福人类,不能依赖机器。人们利用科技带来些许方便,科技的功劳无疑是值得承认的,但是人们利用科技,完全依赖科技是万万不能的。
科技造福人类的功劳值得肯定,但是科技永远不能取代人类。人工智能的发展帮助人们完成高危险、高难度的工作,但是作为人类不能体现出惰性依赖,完全把自己的工作交给机器处理。科技伦理倡导人们合理运用科技,享受它的便利也要重视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四、结语
“伦理的实现需要人类试图约定一种共同秩序来把握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人类生存的可持续。这种现实需要反映在生态领域就形成了生态伦理。生态伦理蕴含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之中,以及亲情伦理,科技伦理。这些伦理是对人类对整体生存境况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的一种主动回应,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现实需要转向自觉需要的趋势,符合人类生存可持续的远景,更包含了人类提升精神品质和道德水平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刘湘宁.生态伦理学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98-100.
[2]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王云.生态伦理规范构建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马骥.基于生态伦理再设计研究[J].现代交际,2011,(12):15-16.
[5]邵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
[6]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
[7](俄)拉斯普京.告别马焦拉[M].董立武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
[8]徐文.孝顺与责任[J].参花(中),2020,(11):1.
[9]王继创.生态伦理学的实践价值取向与路径生成[J].天府新论,20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