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金
摘 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而“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为例,挖掘其所蕴含的“礼”文化,明晰其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以期引导学生学习“礼”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礼”文化;德育;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2;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5-0049-03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是几千年来的道德纲领,也是古今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儒家思想包罗万象,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涉及多方面内容。 “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教材就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旨在通过相应的篇章来体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挖掘语文教材篇章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对学生展开德育的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本文以先秦时期劝谏散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劝谏内容、方式进行分析,探讨礼貌原则中的会话策略,尝试解读“礼”文化,以引导学生学习“礼”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文化自信。
一、“礼”的内涵及发展
1.“礼”的内涵
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礼”属于会意字。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说文解字》有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古书对“礼”的记载比较常见,而且多数与祭祀相关。
2.“礼”的发展
(1)礼仪的起源时期。实际上,文字“礼”最早见于甲骨文。商朝人常把玉放入器皿中用来祭祀,因此“礼”字意指祭祀用的器皿。商人举行祭祀活动比较频繁,而且仪式十分复杂,用的器物也十分丰富。发展到殷商后期,“礼”不仅指祭祀之器,还指祭祀活动本身。
(2)礼仪的形成时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后,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修改了治国制度,从那时开始,“礼”象征着阶级的管理烙印,并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礼仪制度。当时出现了多篇礼仪著作,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都发表自己的言论,当时的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开始研究并发展礼制,逐渐对“礼”的缘起、实质和功能等进行诠释,首次在理论概念上讨论社会现有的等级划分。孔子极其看重“礼”,将“礼”看成治国要领、安邦之基、平定天下的根本。其他学派也做出自己的解释,如管仲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将“礼”看作指导思想。
(4)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这段时期,因为时代不同,“礼”文化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着共同之处,就是都为统治阶级服务,被看作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手段。这一时期“礼”的特点是崇拜君王而贬低臣子,崇尚男子而歧视妇人,尊奉鬼神而抑制人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社会上出现一些阻碍人的个性发展、妨碍人们平等交往的现象。纵观这一时期的礼仪,主要包括制度和伦理两方面内容。
(5)当代礼仪的发展。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一部分体现在文化领域。中华文化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就需要中国人民对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合理汲取。“礼”文化终归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将其发扬光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孔子的“礼”
作为中国人,谈到“礼”,我们必然会想到一位闻名于世的教育家——孔子,他处于历史剧变的时代:君主不作为,礼崩乐坏,官员辞官,学术下移。对于这样的时代,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想重建人类社会关系与政治秩序。于是,他提出“仁”与“礼”。第一,“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懂得“礼”才可以立足于社会。“礼”是君子必备的人格素养。由此“礼”成为儒学一门必修课程。第二,礼是治国之基。礼是治国的根本法则,也是孔子拯救乱世的理念体现。第三,礼是稳定社会等级制度的规范,是处理人伦关系的参考。孔子对“礼”文化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打破阶级观念,使“礼”的受众范围从此扩大,使“礼”走入寻常百姓家。
二、从《烛之武退秦师》中可见的礼仪
1.古代战争礼仪
檄文是一種文体,是古代社会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古代特别重视“师出有名”,讨伐方发动战争之前,需要有个正当“理由”,通常会先写下揭露对方不仁、突出己方正义的讨伐檄文对被讨伐方先行警告,然后再付诸武力。所以,纵使兵临城下,被讨伐方有时也可以通过外交去化解矛盾。“不知”“不武”“不仁”来冒犯他国不是“礼”应有的行为。有了正当理由后再开战,才可以称为正义的战争。在我国历史上,较为出名的檄文包括如下几则:一是讨曹操檄,二是讨武曌檄,三是朱元璋的北伐檄,四是讨粤匪檄,五是讨满檄文。同时,战争过程中,战士也需要遵循武德。战争结束后,如果对方损失惨重,需要给对方留下回军报告的士兵。这些均体现出古代战争之礼。
2.古代称谓礼仪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是朝廷重臣,如周公。侯是春秋时期最普遍的称呼。伯多指小国之君,如郑伯。子主要包括北子和沈子。古人在交际中对称呼极为讲究,不同的称谓不仅代表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也体现出表达者的情感、态度和评判。比如,左丘明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第一次提到晋、秦、郑三位诸侯王时都是称呼他们的爵位:晋侯、秦伯、郑伯,这样既能显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和礼貌,又能显示出史书的客观叙事。但在以后的称谓中,作者则分别对晋文公和郑文公冠以“公”的称谓,却对秦穆公始终称“伯”,这便流露出作者的价值判断——赞许郑文公面对烛之武发牢骚时的真诚道歉和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晋文公面对秦穆公背盟撤军时的极大克制、宽容和不忘他人恩德的“礼义”。
3.关于人物“礼”的分析
(1)烛之武的“礼”。1)爱国之“礼”。在危急时刻,年迈的烛之武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展现的是具有家国情怀、豪迈的英雄本色,这十分契合当时的“礼”和“义”。烛之武极具魅力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烛之武在郑国未被重用,但是他却始终坚守故土,没有选择远居他乡,为其他国家奉献自己的才华。文中可见,烛之武是具有卓越才华的,他完全可以离开故国,求得大好前程,然而烛之武没有摒弃“礼义”,而是选择坚守,对自己的国家从一而终。其次,烛之武对于自己的不被重用是有怨言的,但听了郑伯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后,见郑伯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充满自责和诚意,又对当前形势有透彻的分析和判断,便抛开个人感伤和怨气,临危受命,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这体现出烛之武的深明大义,进一步彰显出烛之武看重“礼义”。2)语言之“礼”。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的言辞中,也是十分讲求“礼义”的。起初,烛之武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在第一句话中便主动示弱,以消除秦穆公的警惕之心。这是以礼示人,消除其戒心。而后一句中的“君”“敢”“烦”三个字则充分体现出烛之武谦卑的礼貌之仪及其对秦穆公的尊重之情。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的言辞中总共用了八个“君”字,而且处处为“君”考虑,不断抬高对方的地位,一步步赢得对方的信任,充分体现了语言之“礼”。接着,烛之武从地理位置上分析秦国攻打郑国的弊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让秦穆公明白郑国灭亡真正获益的其实是晋国。烛之武这番说辞的真实目的是保全自己的国家,却丝毫没有提及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是句句把秦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有礼有节地为秦穆公分析局势、出谋划策,这实际上是以“实”示人,使其动心。烛之武又说道:“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晋惠公言而无信、丧失“礼义”的过往行为,点出了秦、晋两国之间的历史矛盾。紧接着,烛之武没有给秦穆公思考的时间和余地,直接说出“夫晋,何厌之有”,直击晋国的贪心、野心和无礼。烛之武抓住秦穆公想要争霸天下的心理,向秦穆公点明晋国是秦國称霸路上最大的障碍,在无形之中将矛盾重点进行了转移。这是以史示人,劝其死心。从劝说秦穆公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语言层层递进,主要是从地理位置、过往史实、现实利益等方面入手,论证亡郑或存郑对秦国利益的影响,处处以秦国的利益为重,最终使得秦穆公深信不疑。烛之武所有言辞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保全自己的国家,这关乎国家存亡大义,是符合“礼”的行为,所以烛之武的劝说成功是必然的。在烛之武的整个劝说过程中,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更没有一丝无礼,他的态度一直都十分谦卑,特别有礼貌,语言有情、有理、有温度、有气势,既彰显了自身形象,又用自己的劝说艺术,最终瓦解了秦晋联盟,使秦伯改变主意,使自己的国家转危为安。
(2)晋文公的“礼”。1)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主要塑造了烛之武、秦穆公、晋文公、郑文公这四个人物,这四人中有更偏向利益的,也有更偏向“礼”的。比如,这次晋国攻打郑国是师出有名的,一是因为郑国从属二主,既依附于晋国,又依附于楚国。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郑国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结果楚国大败、晋国取胜。二是因为晋文公年轻时流亡郑国期间,受到了冷遇。在古代,不忠为患,可郑国却从属二主。郑文公只考虑了自己的“利”,没有做到“礼”。因此,郑国受到晋的攻打威胁属于情理之中,而作为攻打方的晋文公是为了追求“礼”而战。2)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最后秦穆公为了自身的“利”,听了烛之武的劝说,单方解除了与晋文公的军事联盟,放弃了攻打郑国。秦穆公主要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需求,选择了背“礼”弃义,完全不顾与晋国的结盟之约。对于秦穆公的这一做法,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却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晋文公遵从“礼义”,拒绝攻打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秦国。可见,这里的晋文公是一个有礼仪、有格局、有仁德的人物形象。
春秋时期,大体上是一个遵循礼仪道义的社会,人们行事主要是依据和遵照道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就体现出春秋与战国的不同社会特征。总体来看,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是想通过对这四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自己的思想与诉求。左丘明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必须遵行的规范。
三、结语
孔子提供的行为标准,在各个时期都能体现其价值,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礼”为后代人的言行举止提供了标准,所以“礼”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发展。《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所展现的“礼”,包括战争礼仪文化、国家礼仪文化和人际礼仪文化。学习“礼”文化,有利于个人成长、民族进步。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日益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恪守本心,反思当下关于“礼”的问题,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增强文化自信。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自慧.礼文化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6.
[2]汲安.留白艺术的教学观照——以《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2016(04).
[3]张睿.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
[4]贺月婷.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礼仪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姚文艳.溯历史真相 养理性精神——《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任务群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28).
[6]陈铁军.在义与利的天平之上——《烛之武退秦師》中的博弈与取舍[J].语文月刊,2020(04).
[7]赵桐.史传散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边界——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04).
[8]时英英.礼与利的契合:也谈《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重点[J].语文知识,2015(11).
Exploration of the Culture of "Ceremony" in
Zhu Zhi Wu Repel Qin Army
Yu Shijin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03, 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humanistic heritag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eremony"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personal growth and national progress. Taking the classical Chinese article Zhu Zhi Wu Repel Qin Arm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cavates the
"ceremony" culture contained in it, and clarifies its impact on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e "ceremony" culture, inherit Chinese virtues and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Zhu Zhi Wu Repel Qin Army; "ceremony"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cultural conf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