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探索

2021-11-24 07:21王如平王如军
成才之路 2021年3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王如平 王如军

摘 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剖析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探索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5-0004-03

实施课程思政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是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解决“为什么要培育”“培育什么”“如何培育”这些根本性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以德为先。蔡元培先生认为:“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作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加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塑造。只有“厚德”才能促进“强技”,“厚德”与“强技”需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爱因斯坦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工匠精神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也是真、善、美的体现,它蕴含着“德技合一”的价值内涵,符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交融,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树立科学精神,‘活化所学知识,正确认识世界,能动改造世界。”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和谐与全面发展。

(3)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针对性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表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满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人才需求。而工匠精神正是这类人才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工匠精神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4)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导向,工匠精神体现了“仁民爱物”的担当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发展动力,奠定了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文化根基。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的,在3世纪到13世纪期间,中国的科技水平是领先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而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1)把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融入课程思政。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业专注的职业精神,它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有机统一,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内涵丰富,既包含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精湛高超的技艺技能,也包含严谨细致、专业专注的工作态度,以及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体现了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把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最主要的是把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业专注等精神品质融入课程思政。

(2)把工匠精神的行为实践融入课程思政。古人说,“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价值理念上,更体现在行为实践上。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宣传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让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核心要义融入学生的思想,更要使之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和职业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

(3)把体现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融入课程思政。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工巧匠,如鲁班、李冰、李春、蔡伦、张衡等,他们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古今中外践行工匠精神的先进人物事迹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引领学生。同时,还可以运用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自觉把工匠精神内化为人生的价值追求。

(4)把工匠精神的职业态度融入课程思政。职业态度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职业价值观,并决定着一个人职业行为的成败。孔子所提出的“执事敬”,指的就是敬业的职业态度。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为学生今后走上职场奠定良好的职业心态和职业情感基础。教师要结合职业教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融入课程思政,使学生牢记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养成良好的職业品质和行为习惯。

(5)把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中西方文化都蕴含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工匠文化是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原动力。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教师要善于挖掘中西方文化所蕴含的工匠精神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断滋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品质。同时,教师还要推进工匠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使命,不断锻造和升华新时代的工匠文化。

(6)把劳动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决定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工匠精神蕴含着劳动精神,没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会失去动力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培养青少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把劳动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

三、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途径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必须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业实训、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和载体,把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全过程,促进“三全育人”工作有效落实。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明确德育目标,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把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化对工匠精神内涵及价值的认识。

(2)专业实训。专业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教师要精心设计专业实训方案,按照知行合一原则,把工匠精神培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专业实训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品质。

(3)社团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育人工作的第二课堂,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并把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等内化为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的精神滋养。

(4)创新创业。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及价值,从而增强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使他们把践行工匠精神当作终身追求。

(5)技能竞赛。技能竞赛体现着知、情、意、行的综合较量,它不仅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能够以赛促学、以赛育人,让学生在竞赛中厚植积极进取、勇于争先、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

(6)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升对工匠精神价值理念的认知水平,坚定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文、固化于制等方法,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使工匠精神成为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保证工匠精神培育真正取得成效。

(1)内化于心。立心是立业之基。北宋张载说:“欲事立,须是心立。”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指出: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获取知识或信息的一般意义上,还应该包括心灵的根本转变或运作。这是学习更深层次上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要成为一名工匠,就必须使专业技能与精神品质能够和谐发展、共同提升。如果只有专业技能的发展而没有精神品质的提升,那么就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重点要解决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问题,让学生自觉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和践行意义。

(2)外化于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能停留在理论上或口头上,它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朱熹说过:“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动性。”工匠精神的培育只有通过行动的实践,才能把精神形态的价值观转化为改变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做合一”,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外化于行是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课程思政最艰巨的任务。

(3)融化于文。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具有规范、凝聚和激励等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只有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让工匠精神培育更有生命力。校园文化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把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体系,让学生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固化于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匠精神是无形的,制度是有形的。无形的东西必须与有形的东西相结合,才能有效落地,转化为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现实力量。教育必须坚持“刚柔相济”,相对来说,工匠精神是柔性的,而制度是刚性的。柔性的东西必须与刚性的东西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柔性的作用。基于此,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该借助各种制度的力量。从宏观上,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把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技术的问题。从中观上,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改变职业教育模式和方法,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从微观上,要实施职业教育“课堂革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把握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工作,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參考文献:

[1]王如平,胡自强.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成才之路,2020(11).

[2]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18(0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ang Ruping, Wang Rujun

(Fujian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Colleg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 spir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an objective need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helpful to train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lores the main contents, basic ways and basic methods of integ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in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raftsman's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 cultivate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