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的缺血性中风病死亡患者死亡时间分析*

2021-11-24 01:43卜军飞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时辰中风病高峰

卜军飞,程红亮,2

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61

2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61

中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缺血性中风,其病死率、致残率一直位于我国居民疾病谱中的前列,对居民生命健康质量产生极大危害,造成家庭生活负担日益加重[1]。本研究采用中医时间医学方法[2-3]研究缺血性中风发生死亡的时间规律,分析患者生存时长、死亡时辰、节气及季节等时间指标关系,对缺血性中风病在死亡高峰时间段和死亡高峰节气加强治疗和护理,适时调整医疗措施,指导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用药及护理,防止缺血性中风恶化,对于降低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医疗机构上报死亡患者病例信息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及中医住院病历中的病案首页,患者死亡时间是2010年至2020年。

2 诊断标准

医院专业编码员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第二版编码规则填写的根本死因编码

3 纳入标准

祖国医学中缺血性中风病对应的是ICD-10亚目为I63及I69的脑梗死方面疾病编码。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10和SPSS 21.0软件整理及分析数据。计量数据若是呈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是呈非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

运用圆形分布[4-7]和频数分布统计方法对时辰、节气及季节数据进行分析。圆形分布统计以立春之日作为0°,先确定节气中位累计天数并将其转化为角度值,求角度值的正弦和余弦值,再与对应节气的患者例数相乘,最后使用测算公式计算出角度均值和标准差s,换成相对应的日期,同时根据集中向量γ的显著性来确定确定缺血性中风死亡的高发节气。圆形分布在时辰上以子时作为0°,测算步骤与节气数据分析一样。具体测算公式:

结 果

1 患者死亡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361例死亡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0人(52.7%),女性患者171人(47.3%),年龄最小45岁,最大102岁,平均年龄(80.6±9.0)岁,男性患者年龄为(80.36±9.21)岁,女性患者年龄为(80.87±8.79)岁,不同性别下两组总体年龄均数不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0.54,P=0.588>0.05);男性患者生存时长中位数3.0(0.7,7.0)年,女性患者生存时长中位数1.71(0.33,5.0)年,不同性别下两组总体生存时长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Z=-2.562,P=0.01<0.05)。见表 1,2。

表1 不同性别患者死亡年龄比较

表2 不同性别患者生存时长比较

2 患者死亡季节频数分布及节气的圆形分布情况

四季中,患者死亡例数在四季都有分布,冬季占比最高26.87%。见表3。

表3 死亡患者各季节例数统计表

由表4可得,

表4 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节气圆形分布统计表

故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显示出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不存在绝对的高峰节气,同时也没有存在一定的集中性。

转换成天数(即平均死亡高峰日)

相当于12月21日,在节气冬至左右,故36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在冬至节气为相对高发节气。

3 患者死亡时辰的圆形分布情况

由表5可得,

表5 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时辰圆形分布统计表

故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显示出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存在高峰时辰,

讨 论

人体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夜间体温较低、凌晨时激素皮质醇较高等。其死亡时间也有一定规律,研究发现人体的死亡时间与节气、季节有一定关系[8,9]。由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常与多种基础疾病共存,中风后多种并发症导致脏器功能不断衰退,其不良预后随之增加,最终出现死亡。我们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时间多在夜间,而死亡时间的规律相对复杂,可能与其中风后的并发症相关,还会受到性别、节气等多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时间特征规律,更好地为缺血性中风患者生命的健康问题提供防治依据,本研究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61例缺血性中风死亡患者的性别、生存时长、死亡时辰及节气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从死亡病例基本情况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平均年龄(80.6±9.0)岁,年龄增长会升高死亡比例,年龄对缺血性中风死亡产生重要的影响,王桂倩[10]等研究中风死亡患者年龄分布基本一致;本研究中361例患者男女比例1.11:1,男性病例数高于女性,与胡一河[11]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男性患者存在着如:长期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引发及加重中风病。研究中发现长期住院患者中男性从患病至死亡的时间与女性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目前缺少相关针对性的研究,具体的影响因素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节气是古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观察太阳运行轨迹在黄道上的变化所带来环境气候的改变而进行的时间划分,将太阳运动一周期划分为二十四节气。节气直接反映着自然界阴阳变化[12],《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同时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13],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者也”。因而人体生理和生命活动也随着节气更替产生相应规律性的改变。本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在二十四节气中均有死亡,不存在绝对的死亡高峰节气,与刘冬松[14]等对中风患者死亡节气分布研究相一致。361例死亡患者统计结果显示:相对死亡高发节气在冬至。冬至正值天气转寒,阴阳更替,《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提到:“天寒曰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说明天气寒冷时容易导致血液循环阻塞,凝滞不畅,不能顺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引发中风患者阴阳离绝乃至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本研究与徐志男[15]等研究519例缺血性中风病死患者的节气分布比例高度一致。

人体的阴阳变化随着自然界昼夜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早在《黄帝内径》中已阐述:“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而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本研究中发现在丑时到辰时,此时阴气渐消阳气渐长,统计显示死亡率较低,与旦慧相一致。辰时到未时阴气弱阳气隆,日中而阳气最强,卫气强则其温煦、固摄、调节作用强,则表现出昼安。在未时至子时阴气逐渐增强阳气渐衰,36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时间显示:申时达到死亡高峰时辰,辰时至子时为死亡高发时辰段,此时辰段表现出夕加及夜甚。王桂倩[10]等学者根据524例脑梗死患者死亡时辰分析的结果与本研究高峰时辰在申时是一致的。

将患者死亡时辰进行阴阳划分,子时至巳时为阳,午时至亥时为阴,在刘世兴等[16]研究中发现中风病死亡时辰在阴时死亡率高于阳时,这与本研究死亡率阴阳分布上达到一致。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病死亡患者生存时长在不同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缺血性中风病男性患者生存时长大于女性。绝对死亡高峰时辰在申时,相对死亡高峰节气在冬至,冬季是死亡率较高的季节。四季及白昼阴阳更替容易引发患者病情变化造成死亡。在死亡高峰时间段和死亡高峰节气加强治疗和护理,适时调整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死亡率。

猜你喜欢
时辰中风病高峰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石庆云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本期健康策划——十二时辰养生之辰时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点兵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