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云
青岛海达控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18
房屋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施工材料浪费,提高施工设备的使用率,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另外,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监督,进而加强对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的控制,最终达到节材、节能、节水、节电等目的,通过完善施工环节,节约施工成本,可以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1]。
管理制度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个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使全体员工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比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阶段,施工企业却另外形成了一套施工现场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的“个性化”交底制度,在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时,总工程师的总指挥作用弱化,涉及到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材料规格、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等技术交底内容,只是以偏概全的一带而过,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问题与漏洞频出,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施工过程中,一些项目的施工现场较为复杂,且施工周期也较为紧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从而保证工程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工。但是,目前我国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尤其体现在交叉施工过程中,现场组织的科学性更加难以保证,导致交叉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较为混乱,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一方面表现为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够或质量管理经验欠缺,如经常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重视图纸的交底,不能掌握和解决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具体施工的操作工人流动性较大,人员相对不固定,劳务专业分包队伍中有些人员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因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当结合企业发展规模与经营实际,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避免出现制度死角,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相对应的管控制度,尤其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联的管理制度,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商议与研讨,以确定质量管理制度涉及到的各项条款与细则。比如《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质量检查制度》、《试验、检测管理制度》、《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等,使每一项质量都能够有效发挥管理效力,确保每一个分部或者分项工程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2]。
为了实现建筑管理水平在整体上的提升,需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实现对建筑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有效提升。在优化队伍的过程中,应抓紧一切时间与机会,来对建筑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与艺术等方面的素质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也要从人员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建筑管理相关内容的调整,杜绝形式主义,并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方向,将人员素质和能力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使其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纲要内容,通过资金、物质、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支持与保障,令整体队伍的建设效果得到保障。
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指的是一些监理单位受到建设单位的委托,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此房屋建筑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前,监理单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以及相关施工标准制定相应的施工细则,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一些重要的工序要加强工程监理,例如,施工设备的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填充墙的施工等,监理人员都需要制定管理细则,保证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细则施工;其次,监理单位需要加强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监理,对于此工程项目,其涉及的分项工程主要包含土方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这些都需要监理单位加强监理。施工单位需要保证通过监理单位的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施工,对于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施工工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整改,直到质量合格。
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立业之本,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在质量管理方面下大力度,下狠功夫,首先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每一个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构建一个责、权、利清晰对等的质量管理格局。每一名管理人员应当肩负起质量管理工作重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巡检、抽检,并督促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自检[3]。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专业性强,管理流程繁琐复杂,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个人综合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自主学习与经验积累,能够酝酿出更多的新点子、新创意、新想法,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