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晓红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毕业生数量与社会用人需求不成正比;产业结构升级让社会对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自身素质等与岗位要求相悖。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优化,探寻出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增长缓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此外,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数量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35万人,总规模达到909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
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只将就业率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当一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时,为更好地反映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要从多角度了解毕业生是否对所选择的职业满意及能否在此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情况的深层鉴定。高质量就业的“质”是主观判定的,评价方式复杂多变,是一个动态评价过程。通常来说,高校毕业生能胜任本职工作、对工作内容有较高的满意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就可以评定为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当前,高校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片面追求高就业率,重视专业课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国家有明确政策规定思政课时占比数量,但大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情况差强人意。部分思政教师授课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宣讲,对社会时政和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了解,无法及时地向学生传达就业信息和解决就业困惑,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教育相关辅导课程,但课程设置过于形式化,难以完成教学目标[2]。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融合就更加困难。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对自己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单方面追求高薪水与优越的工作环境,而不考虑与自身能力是否相匹配。此外,受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追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工作中过于强调自由,不能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对工作缺乏热情,不利于自身能力提高和职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理念存在偏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往往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是选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只依托某本就业教材导致照本宣科。目前的就业形势复杂多变,教育工作者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师的就业辅导课程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相矛盾。
部分院校已经意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培养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缺乏综合训练和指导,导致大学生无法胜任所选择的工作岗位。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应积极探索促进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高校也要时刻关注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首先,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在时间安排上,从大一时就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渗透一部分就业指导内容,在不同阶段调整授课内容,使思政教育与就业观念相互联系,有效递进,形成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内容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及时更新就业指导信息和规划。关注社会热门行业的用人需求,利用思政课堂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组织开展就业讲座和问卷调查,注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反馈,保证就业服务质量。其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大学生是就业服务的主体,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帮助大学生全面地了解就业形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最后,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往往会认为求职很容易,因此对就业指导内容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必要关注或关注为时过早。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善用人文关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尊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关心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循序渐进,拉近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对有需要的学生群体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
首先,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高校应在思政课程中融入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导向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及时传达和解释最新资讯,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社会就业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力,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避免出现“有业不就”或“无业可就”的情况;其次,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社会大学”也培养了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大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能力有所欠缺,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很容易处于弱势。如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异,获得过各种荣誉称号,在求职过程中期望过高,但在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易产生挫败感。教育工作者应在思政课中帮助大学生找准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出现自视过高、盲目攀比等现象;最后,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大学生普遍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就业,不愿意去基层或中西部偏远地区工作。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扎根基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选择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职业[4]。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时,未能正确地认识现实的环境,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的指引,极易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和失信等行为,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社会—高校”的互动教育模式。在“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背景下,高校通过设置就业体验课程来增强大学生就业真实体验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最终要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提前接触社会,与企业进行互动,有助于消除大学生面对未知世界的陌生感和恐惧感。高校应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并与校外企业形成对接,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通过“社会—高校”的互动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实现高质量就业;其次,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搭建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就业指导机构将就业指导列入监督评价体系,各院系可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讲授就业政策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内容整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此外,利用相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章资讯。设置讨论区,思政工作者在线答疑,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职业规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同时,整合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建立互动联动,开展模拟招聘会、职业生涯大赛等活动,强化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