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研究

2021-11-24 20:32:53潘娜
经营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营有效性

潘娜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

一、引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在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模式。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民营企业遭遇风险的概率有所增加,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念

内部控制有效性即企业是否高度重视落实内部控制目标,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环节的有效性以及运行环节的有效性。

设计环节的有效性即内部控制设计环节的基本要素是否科学合理,并发挥实际效果。内部控制设计环节的有效性评估应当充分考量以下几点。第一,是否针对财务报告风险、潜在隐患的识别纠正及防范进行设计;第二,是否针对资产安全及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进行设计;第三,是否针对企业保障合法合规经营进行设计;第四,是否针对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及效率的提升进行设计。

运行环节的有效性即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方案以及流程得到有效落实。在运行有效性评估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以下几点。第一,内部控制活动是否在评价有效期内实现高效运行;第二,内部控制活动是否成为企业长期固定的工作内容;第三,内部控制执行主体是否尽职尽责;第四,内部控制运行方式是否全面。

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与运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内部控制设计能够实现内部控制活动的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确保内部控制既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又切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促进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提升,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内部控制理念,复合型人才不足

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内控制度的最终落实效果,就民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现状来看,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理念是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1]。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其他职能部门在内部控制的落实工作中参与度不足,都导致内部控制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当前经济形势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内控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大多民营企业内缺少复合型人才、员工综合素质偏低,员工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工作中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得企业无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二)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落实过程中,企业对整体经营管理状况了解不够充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并未严格遵循企业发展战略,只是简单汇集企业内部业务的管理制度,没有进行系统性整合,内部控制机制流于表面,导致员工缺乏制度规范,最终无法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2]。同时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不足,没有根据实际业务及经营管理的需求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企业当前风险防控能力难以满足实际经营管理及发展需求。

(三)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充分

企业虽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并未根据实际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要求进行功能及模块的调整优化,规划合理性不足,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充分的问题,经营管理效率偏低。同时,企业内部缺乏高素质人才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与更新,缺乏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难以切实保障内部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企业内部容易出现重要信息数据泄露的问题,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价值。

(四)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民营企业应当有效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确保审计机构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足,在实际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受管理层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价值[3]。此外,企业没有将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效果与员工绩效评价工作联系起来,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民营企业在业务开展及经营管理进程中,应当充分了解当前的政策法规,通过及时充分的宣传,更好地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合理设置相关岗位,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提高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度,确保内部控制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复合型人才培养,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保证员工满足现代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要求。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引进标准,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内部控制工作队伍信息化应用的能力,能够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民营企业应充分考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内部控制目标,统一员工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会计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现代化企业会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员风险防控意识,根据企业业务开展需求及经营管理需求设置独立的风险管控小组,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依靠企业内部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更好地落实事前分析调查工作;涉及重大项目决策时,应当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依靠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项目评估,进一步确保项目可行性,更好地帮助企业规避业务开展及经营管理进程中的风险,实现企业长久发展。

(三)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

加大民营企业信息化系统构建力度,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和业务开展需求,改造升级与优化系统工作模块;引进高素质人才,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更新迭代,确保信息系统维持稳定运行;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业财融合度,利用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手段,提升企业数据传输效率,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提升企业数据分析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更好地帮助员工减轻工作负担,同时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4]。根据实际经营管理需求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综合考虑企业内部业务开展性质及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确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等级,由此建立不同程度的授权使用制度和追责制度。

(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应当设置审计机构,保证其独立性,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更好的监督,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重视度,让他们了解当前国家政策、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理念;企业管理层应当给予审计机构足够的权利,确保审计机构能够实现正常运作,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企业要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不断提升内部审计质量,进一步增强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协同性,保障内部审计体系的完整;提升审计员工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绩效考评工作,将内部控制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工作,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完善奖惩机制,提升员工积极性。

五、结语

企业有效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够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中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经营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