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丽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1120)
在新经济环境下,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以及媒体融合的趋势给传统报社行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例如,更多人选择在网络上获取知识,导致报社的受众减少;更多公司选择在新媒体平台投放广告,影响了报业集团的广告收入等等。对于报社来说,想要更好地宣传自身和吸引广告投放,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的经济形势,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广告收入一直是传统报社的主要盈利渠道,然而,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新经济环境,会导致行业风险增加。在全媒体时代,传统报社需要创新运营模式,以有效避免亏空。大部分传统报社并没有针对新媒体投资进行精准的判断,也缺少有针对性的盈利模式,导致短期内新媒体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
另外,电子报刊的付费功能也没能为报社带来明显的收益。部分报社通过微信推出了订阅服务,受众想要阅读整期报刊或者收藏文章,就需要支付包月。作为一种为报社增加收益的模式,付费功能的推出使很多受众干脆放弃了文章的阅览,报道的点击量和浏览量大幅减少。面对这一局面,一些报社只能选择推出免费阅读模式,尽管这种模式使点击量和浏览量有所提升,但短时间内还很难成为报社的利润来源。
优质的内容一直是报社业发展的保障,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传统报社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如何开展新媒体工作,只是将报纸上的内容复制到网络上,无法吸引读者群体,同时也影响了线下读者的体验。如果报社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文章不能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就会影响受众的体验,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和线下报纸一样会影响线下报纸的购买量,导致新媒体点击量和销量的同步下降。
虽然当下的技术条件可以为数据的监测提供支持,但大量水军和僵尸粉的存在,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想要更好地维护受众,就需要与读者保持密切交流,注重和网友的互动。通过交流,报社不仅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反馈及时调整自身内容,还可以为群众更好地解决问题。
随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多,但这并没有带来更多优质内容,网络上优质内容的缺失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得益于传统媒体专业的内容生产,报社业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报社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推进电子报的建设,基于报网跨平台传播体系推动传统媒体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传播模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从最初的依靠纸质媒体转为依靠电子设备与网络。传统媒体要做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吸收手机用户、网络用户以及数字化媒体读者,增加报纸受众。面对互联网多样复杂的信息内容,传统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将是其独特的优势,保持并增加自身的公信力是传统媒体赢得竞争的关键。
要为报社从业人员提供创新性的技术教学,让他们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根据受众的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推送与制作。新媒体从业人员自身也需要提升专业能力,注重新闻的质量,在形式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闻内容。
报社除了要保证自身的内容质量外,还需要运用相关媒介让受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报社的信息。例如,报社可以采用现下受众喜爱的方式,通过注册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自媒体APP账号,推送更多优质的新闻。
在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图文内容推送时,需要分清主次,把握自身的调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用户的黏性,保证浏览量。同时,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相关栏目及主题活动的设置,让受众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改变受众对报业自媒体的认识,吸收更多受众,并利用这些受众进行二次传播,实现对自身的宣传。
针对头条号和百家号,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推送,在保证新闻质量和真实性的前提下设计新闻标题,在突出内容的同时吸引受众点击浏览。报业还需要通过后台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的大数据分析,了解受众的喜好,并根据受众的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信息推送,保证用户的黏性,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除图文形式以外,报社还可以运用短视频的方式传播新闻。例如,报社可以注册抖音、快手、微视官方账号,将新闻事件制作成视频新闻,丰富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好地传播身边的事件,增加受众数量。
广告收入是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点,推动广告与新闻内容的深度融合可以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进程,有效改善纸媒广告收入降低的境况。受制于自身属性,一些报纸为了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于广告资源的开发比较有限。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告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广告也不再是见缝插针的内容。只要能合理进行广告设计,就可以将其自然地融入新闻版面甚至内容中,艺术化、合理化地进行广告植入,能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撰写有关城市环保的新闻,提及环保的交通工具时往往离不开共享单车,此时就可以直接在内容中直接插入共享单车的品牌名称或该品牌的图片,这样做不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总之,报社可以在确保舆论正确性的前提下,在坚持高质量内容生产的同时,对广告投放进行更加艺术化、科学化的设计,从而增加自身的收益。
报社可以通过举行大型活动对自身进行宣传,吸引广告的投放,从而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例如,可以在传统节假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受众线上报名,通过在朋友圈转发此次活动的文案并获得一定的转发或点赞量得到抽奖机会;在设置活动内容以及开展现场活动时,可以和一些品牌进行广告业务的来往,邀请品牌赞助商投放广告。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报社自身的影响力和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受众更加了解报社的日常活动,增加报社新闻的浏览量,从而不断提升报社的知名度,推动报社的发展。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报社对人才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传统报业工作者向全媒体人才的转变。还要积极引进融媒体技术人员,建立专业的人员培养机制。与此同时,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软件制作、数据分析、剪辑类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简化招聘步骤,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为报社吸纳更多的年轻思维和创新想法。还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建立人才培训合作关系,定期安排集团员工前往其他单位学习融媒体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想要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保障各项措施的执行,报社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考评标准,并根据工作人员自身岗位职责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详细的考核细则,通过持续考核实现采编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员工要进行一定的处罚,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创造有利环境。
面对当下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报社想要获取更多利益,就需要在保证自身内容质量的同时更好地运用时下流行的媒介手段,帮助报社提升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受众和流量。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更加巧妙的方式植入广告,获取相应的广告收益,更好地推动报社的商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