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1-11-24 20:32:53蒋瑜
经营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济合同经济损失法律

蒋瑜

(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一、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概述

企业经济合同风险主要指签订经济合同的双方因各种原因产生纠纷。企业经济合同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履行合同一方当事人因自身原因无法履行相应的义务,给签订双方都带来了经济损失,从而引起纠纷;另一种则是法律政策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客观原因,引起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能履约或者不能完全履约,给一方或双方带来经济损失,从而引起纠纷。第一种的主观原因被称为法律风险,第二种的客观原因被称为自然风险。

对因法律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有相关法律法规划分合同违规行为双方的责任,一般由违约当事人承相对应的经济损失;对因自然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一般按法律规定处理,大多是双方共同承担经济损失,也就是说,签订合同无过错的一方也有可能因为无法预计的外部原因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第二种情况是企业需要重点防范的经济合同法律风险。

二、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的原因

上文提到,企业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防范风险产生,需要深层挖掘产生法律风险的诱因,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降低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

在主观原因方面,通过调查已有的相关违约案例可以发现,导致一方主动违约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无意识违约。这主要是由于其中一方对合同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在履行经济合同时执行不到位,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第二种是企业在权衡利弊之后故意违约。比如产品原材料价格突然暴涨,那么产品提供方继续按照原价提供商品就会面临巨额损失,在权衡利弊后,一方决定做出与巨额损失相比损失更少的违约行为,从而给另一方带来了经济损失。

在客观原因方面,企业经济合同相关的法律保障条款尚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尽管我国每年都在针对这些法律条款进行一定的更新和补充,但基于以往法律签订的企业经济合同很可能因更新后的法律引起纠纷。此外,企业在合同签订上的经验较少、对合同了解不足、企业相关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出于形式要求签订合同也容易导致违约情况的发生,同时违约成本低、惩处力度不够也是企业引发经济合同纠纷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经济合同法律管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资金安全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如果企业资金运转不顺,生存发展也必然会举步维艰,特别是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一旦陷入经济纠纷,就可能由于资金无法周转引起资金链断裂,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运行发展受阻。大型企业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对能力,但频繁陷入经济合同法律纠纷,也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运转效率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利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二)影响企业名誉,阻碍企业发展

对小企业来说,资金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对大型企业来说,名誉对其更为重要。对于一些上市公司,名誉受损引起的经济损失往往大于陷入经济纠纷带来的损失。大型企业往往与多家企业有合作关系,名誉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目标客户的流失和供货商的退出,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导致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如今,很多知名企业都立志走向国际化市场,建立跨国公司,这意味着企业必然会面临更多环境下的法律风险。

四、企业防范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意识建设,做好法律咨询

许多大中型企业都会聘请法律专员解决公司在法律领域的相关问题,面对复杂的市场和法律条文变动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这是一种高效、投入少的解决方法。然而实际情况中,法律专员往往充当事后建议者和解决者的角色,无法在经营活动的开始阶段就做好法律风险的防控。此外,还存在办事人员和法律专员沟通不足的情况,企业需要在内部全面培养办事人员的法律意识。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采取开设法律讲堂的方式,邀请法律专员或专家在企业内部针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宣讲,并要求工作涉及企业经济合同签订的人员强制参加。建立企业内部法律咨询沟通群,加强办事人员和法律专员的交流,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经济合同面临的法律风险。

(二)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追责要求

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追责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可以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感,从而多方面、全方位地实现对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控制。大型企业的追责制度建设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中小型企业可以多借鉴学习。

成熟的大型企业在制度建设时常将法定代表人作为合同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签订合同应严格按相关制度进行,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经办人,包括业务承办部门、财务部门、法律部门等,相关部门经办人要根据制度职责要求参与合同的谈判、会审、用章、监督等流程。这种责任分配制度能够大大提升执行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三)严审经济合同

企业经济合同签订生效后随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因此在签订企业经济合同前,需要对合同进行全面审核,确保企业经济合同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并尽早制定可控方案,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法律风险,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审核企业经济合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合同签订执行期间可能面临的市场变化和法律政策变动问题,尽量降低自身的违约风险。如签订合同前要认真审核产品市场情况,做好原材料的供应及价格调研,对合作方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将事实调查作为合同的依据。在合同格式和文字方面,要严谨规范,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文字表意准确,不存在漏洞。

(四)积极处理法律纠纷问题

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只能尽量降低,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在实际情况中,经济合同引起的纠纷问题不仅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市场和大众关注的重点。纠纷问题涉及企业声誉,企业应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在出现纠纷时,企业应当维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适当做出让步,让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协商一致,签订合同的双方可对合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确保能按原有计划继续执行合同内容。如果双方因分歧太大无法达成一致,需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总之,对于出现的经济合同法律纠纷,企业需要在高站位上看待问题,尽量减少法律纠纷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处理。

五、结语

企业经济合同是企业往来交易的重要凭证,重视合同才能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部分企业对企业经济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进行成本投入,问题出现时,产生的经济损失往往是法律投入成本的数倍,因此企业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经济合同经济损失法律
交通运输部关于海上交通事故等级划分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的公告
交通财会(2023年9期)2023-10-29 00:10:38
建筑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烧伤创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让人死亡的法律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基于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经济师(2014年11期)2014-04-21 00: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