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阳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 048100)
当前处在网络信息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渗透到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促进各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当顺应时代,主动调整财会工作理念和方式,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高效运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财会工作,通过网络传递的时效性,获得准确、及时的财会信息,帮助本单位及时处理会计业务,会计信息系统还能够将单位的各类会计业务和数据自动形成数据资料并存储,一方面减少人为干预,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会计信息的保存和分析。此外,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财会工作不仅局限在单位内部,还可以实现单位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财务信息传递,基于这些优势,使会计信息系统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一个辅助工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频繁,以往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一般采取手工记账方式,工作规模大、效率低,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的业务发展需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更高效的会计基础工作模式,随着会计信息化建设改革的深入,由之前手工记账转变为电子记账,可以让会计人员从繁琐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既能缓解工作压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所解放出来的会计人力,可以投入到提高会计质量的工作中,比如加强会计信息审核,或从财务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预估其中隐藏的风险。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一个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实现高质量管理的一项必备条件,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流程梳理和职责明确的过程。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优化内部控制的环境、明确财会人员的相关职责,规范业务活动流程、加强信息传递与部门沟通,从而促进内控水平的有效提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升级。
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功能的使用,筛选出对单位经营与管理具有价值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管理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帮助领导制定出合理的决策,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是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的一项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依然认为投资于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种资源浪费,这都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受到了影响。
为了保证会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顺利进行,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在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仍然不够完善。以某公立医院为例,该单位在2003年就开始启用HIS系统,在2016年又更换了功能更为全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但直到2020年末,该单位对HIS系统的使用还仅仅停留在能够完成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收费工作,且收入报表混乱,部分数据与实际收入数不符,部分数据还需要手工填列;对于资产的管理,仅停留在医用耗材根据系统信息对病人进行计费,与财务部门的单据传递依然以手工票据传递为主,在采购、入库、盘点等方面没有做到信息系统地全面覆盖。财务HIS系统已经启用,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各模块功能无法完全实现,不仅无法为数据管理提供更大程度的便捷,同时也增加了舞弊的风险。在财务核算方面,于2005年就开始使用财务软件,由于收入、支出、财产物资、往来等核算体系的不完善,至今依然停留在只能够完成简单报表的报送,无法为精细化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保证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设施的安全性,是会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安全漏洞:第一,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软件及硬件设施性能上还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特别是在软件应用方面,或者是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是由于对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信息系统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设立安全等级保护,一旦遭受不法人员攻击或者病毒入侵,则会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第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缺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在计算机运行中,面对病毒进攻时,财务会计信息无法及时保存并处理,网络安全将不能得到保证;第三,部分单位领导没有定期为会计人员安排计算机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让部分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操作中出现错误,造成会计信息不精准,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让单位面临严重损失;第四,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企业没有对软件使用进行科学、合理地授权,由于操作人员越权操作系统,导致信息失真,也大大产生了舞弊的可能。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秉持标准化、一体化的原则,结合会计工作要求和特点进行科学规划。随着会计职能的不断变化,会计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也发生一定改变,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应做到全面改革和升级。现阶段,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上比较落后,与单位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不符,无法跟上财政改革步伐,相关功能开发建设局限在日常业务处理上。对于基础数据再整合和再加工缺乏深入性,财务报表模式单一,动态管理功能薄弱,不满足现代化管理会计发展要求。
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和专业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会计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该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第一,加强内部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引进专业人才,适当提高财务专业人员引进标准,对应聘者专业水平、职业素养以及信息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加速会计信息化的全面转型;第三,单位要适当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第一,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针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后单位会计工作的变化,重构会计工作体系,制定新的工作流程和各财会人员的工作权责,让每个财务会计人员都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完成本职工作;第二,建立会计信息化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会计信息指标评价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会计信息指标评价方法,对于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反映会计信息化水平,指导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会计信息化实施评价指标过程中,可以结合单位经营发展状况,确定各部门工作职能,对各个岗位工作职责细化处理,安排专人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化管理顺利进行;第三,将信息化评价结果与单位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保证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应从自身发展角度入手,根据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建立一套迎合单位发展需求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以提高单位财务业务处理水平。
安全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发展。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现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置科学规划,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为了减少会计信息化软硬件中安全漏洞问题的出现,第一,行政事业单位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现有软件系统中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处理,应该引进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对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保护,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第二,要加强对信息系统所有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其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系统;第三,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单位应建立系统操作授权机制,各相关工作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保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会计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让管理层可以实时获取会计信息,对单位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给单位领导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会计信息化建设应该以此为重点,持续优化系统功能。为了增强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规划设计上,利用通用结构设定固定模型,但是应对具体细节和拓展应用留有较大发展空间,以备需求变化时进行调整。例如,单位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有一定了解,并匹配相应的信息系统,之后结合个性化需求,和软件公司一同商量优化细节功能,让实际业务与控制措施都能实现信息化。除此之外,财务人员需要从现代化财务管理角度入手,加大对信息系统应用探究力度,建立满足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管理等多方需求的综合报表模块,配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保存,并结合管理系统,设置自定义超限预警功能,实现动态监督与控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会计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优化财务环境,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