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风险防控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构建

2021-11-24 18:34王光勇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王光勇

(北京中咨新世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北分所,河北 邢台 054000)

对于内部控制来说,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管理,一个是财务控制,另一个是经营管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通过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对单位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帮助单位渡过难关,实现稳定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体系全面改革发展的环境下,内部控制管理在财务风险防范和资金调控上的作用之间凸显,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内部控制管理价值,提高重视力度,结合财务风险防范要求,建立

一、财务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管理关系概述

财务风险防控是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会给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加强财务风险防控与识别,可以对单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并根据风险等级和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关对策进行处理,降低风险给单位造成的影响,保证单位稳定经营,健康发展。内部控制需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及人员配合下实施,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改善单位经营管理现状,提高单位经营控制水平,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给行政事业单位长效发展保驾护航。对于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没有把风险防控作为重点,而是将风险评估作为其重要内容,通过落实好内部控制工作,采取风险防控对策,给单位经营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不管是侧入点,还是最终目标,内部控制的核心就是防范各种风险[1]。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财务风险防控视角入手,科学编制内部控制管理方案,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加强财务活动风险识别,一旦发现风险,及时防范和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基于财务风险防控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意识薄弱

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角度来说,资金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无须开展经济效益核算及管理工作,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应用和管理上,对资金使用率和效益重视力度不高,大部分管理人员主要是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要求来应用和管理资金,没有注重风险防范与控制。并且,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薄弱,缺少对各个环节风险评估,不会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计划,没有采取有效对策及时规避和防范风险,导致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如果产生风险问题,不能及时应对,从而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发展[2]。

(二)内控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和内控工作时,受到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影响,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相应的工作体系缺失,无法给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不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要求。虽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并且在内部成立内部控制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的工作体系,但是在财务内控管理上,依然将目光集中在财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对财务风险重视度不高,没有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财务内控体系缺失,从而引发各种财务风险问题,阻碍财务内控工作发展。

(三)预算管理不科学

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收支的重要因素,更是控制财务支出的有效方法,所以,预算管理是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价等方面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实现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情况不相符,预算执行效率低,严重影响预算管理效果。首先,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缺少各部门的配合,和实际情况不符。在实际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缺少对全面预算管理价值和定义了解不深入,普遍认为预算为资金计划,应该交由财务部门负责,而没有从全方位角度出发高度重视,没有建立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只是对自己部门情况有充分了解,与其他部门缺少深入沟通,使得预算和实际之间存在脱离现象,无法真实展现单位收支情况。其次,预算执行比较随意,超预算现象严重。在执行预算工作时,如果存在执行为,预算执行部门将会随意调整预算方案,导致超预算现象频繁出现,无法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利于预算管理价值的发挥[3]。最后,预算和决策相脱节,缺少预算评价。预算作为资金运作的重要因素,决策决定资金运作成果,预算和决策属于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然而,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一般用于向财政部门申请经费,决策则是向财政部门提交报表,两者融合度不强,无法实施有效预算评价,影响预算管理效率。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各种问题,在实物资产管理中,缺少依据。例如,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部分决策缺少针对性,在采购工作结束后,资产没有科学应用;在固定资产使用上,部分单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固定资产使用和采购比较随意,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浪费;对应一些可以变更或者报废处理的资产,没有做到如实记录,无法实现单位资产的高效使用,影响单位整体效益。

三、基于财务风险防控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构建措施

(一)强化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要想保证财务风险防控工作顺利进行,需要提高各级人员思想意识,了解财务风险防控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影响,给予此项工作充分重视。在实际中,如果是财务人员,应对单位各项收支情况进行了解,保证不会出现亏损状况。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加强各环节风险识别和控制,如果存在风险问题,应如实汇报,在上级部门的配合下,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降低风险问题给单位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单位健康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定期开展各种宣传工作,合理安排财务风险管理职责,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实现财务风险科学把控,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率[4]。

(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需要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入手,结合财务管理要求,保证将财务内控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在建立财务内控体系时,应优化财务内控管理流程,科学分配管理职责,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给后续财务内控活动开展提供支持。在建设财务内控管理体系过程中,单位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所有人员财务内控意识,让其明确实施财务内控管理的价值,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从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入手,让单位领导明确财务内控价值,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各级人员主动参与到财务内控工作中,保证财务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为了从根源上减少财务风险问题的产生,还要科学分配财务风险管理职责,从根源上防止发生“一把手”管理状况,在各部门合作交流下,保证财务内控管理目标顺利完成,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5]。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是财务内控管理重要内容,通过量化分析和预测,了解单位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营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并防控,实现单位健康发展。首先,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该把预算编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部署,科学设定预算管理目标,把预算管理职责下发到每个职能部门,明确预算编制职责。并且,建立完善的交流体系,促进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实现预算信息有效传递。其次,加强预算执行。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以后,应将预算管理方案执行到位。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审批流程,业务部门需要根据预算指标进行执行与管理,在原则上,不可发生超预算现象,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应该提前提交申请,通过以后才能调整。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管,跟踪实施进度。例如,在每年6月份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每年11月再进行预算追踪监管,及时找出预算问题,防止发生超预算现象。最后,预算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应把预算和决策相互融合,实施预算评价。通过决策和预算差异分析,了解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找出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保证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角度来说,为了将内部控制价值全面发挥,应把财务管理内容与内部控制相互融合。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需要从财务内控管理角度入手加强管理。在固定资产采购、资产使用和资产报废等方面,需要设有控制节点,优化管理方式。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之前,应结合单位经营发展状况,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建立固定资产账目,科学划分各部门工作职责,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水平的提升,防止资产闲置或者大量浪费,维护单位整体效益[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如果出现财务风险,必然会影响其发展,让其面临严重经济损失。所以,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应该从财务风险防控角度出发,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做好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保证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促进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给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