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舞弊问题及其审计防控

2021-11-24 16:15张益雯
时代经贸 2021年7期
关键词:舞弊机关监督

张益雯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5)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强调要重点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张行,2020)。然而,国有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发现和预防国企舞弊行为,加强对国有企业舞弊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作为国家资本,必须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白如钰,2019)。国家审计有责任对国有企业进行外部审计监督,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舞弊行为,防范和化解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风险,促进国企改革的顺利开展。

一、国有企业舞弊问题概述

企业的舞弊行为具有隐蔽性强、形式多样、涉及领域广泛等特点。按照实施的主体来区分,当前国有企业中的舞弊行为主要包括管理舞弊与非管理舞弊两大类。管理舞弊是指主要由管理层蓄谋实施的舞弊行为,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层或企业高管贪污、挪用、收受贿赂、收取回扣、虚假编制财务报表等;非管理舞弊主要是指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员工利用企业治理结构或内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采用不当手段进行贪污、盗窃或挪用企业财产的不法行为(卢馨等,2015)。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处理处罚公告来看,近5年的国企舞弊事件就多达30多起,涉及企业运行的多个方面,对行业乃至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发现和预防舞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二、国有企业舞弊动因与风险识别

(一)舞弊动因

竞争压力。压力因素是舞弊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改革开展过程中,各种资本交叉持股,联系不断加深,而国有企业作为其中比较特殊的市场主体,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多的潜在竞争对手,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与其他主体相比还有待提升,因此竞争压力成为了日益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相对垄断地位受到挑战,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中限制较少,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民营企业的相继崛起虽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改革的动力和机遇,但也增加了竞争压力,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国有企业的盈利和发展水平。在巨大的压力下,一些国有企业便可能会选择实施舞弊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以维护自己的行业地位。

经营压力。《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国企改革应当严格做到政企分开,将国有企业平等置于市场主体中,参与市场竞争与淘汰(胡明霞等,2019)。在缺乏政府的帮助下,一些缺乏生命力和创新能力、经营绩效水平、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很难在愈发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其对资本市场也更加依赖。在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的背景下,为了避免经营失败或被强制退市,企业很可能会通过一定的财务舞弊手段来虚增利润。

(二)舞弊机会

复杂多样的内外部利益主体对国企建立更加全面的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健全的内部监管和控制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有利的舞弊机会。从证监会近年来的相关处理处罚公告来看,国有企业舞弊手段越来越隐蔽,为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全面、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于舞弊行为的识别和预防有一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全面和可靠。然而,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如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不相容岗位混岗、控制制度涵盖不全面、组织与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等,则会在不同程度上为国有企业的舞弊行为创造便利(刘占双,2020)。

(三)舞弊借口

企业文化、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管理层的个人品质与舞弊行为的出现密切相关。企业的舞弊行为往往是由于企业负责人或管理层缺乏职业道德,只顾自身利益且存在侥幸心理,完全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忽视了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当其舞弊行为被揭发时,还会为其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的行为寻找借口,将其合理化。

除道德问题外,企业文化也应当予以考虑。我国经济文化历史悠远,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受到传统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的影响,在处事待人方面更加注重关系,甚至过分重视关系而忽视法律,这也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借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关系文化明显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政府审计下国有企业舞弊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导向审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业务不断拓展,交易活动和模式也更加多样。一些企业缺乏经验,只是频繁进行改制、重组、并购等,导致内部组织结构混乱(王美英等,2019),内部控制不全面与风险意识缺乏,舞弊行为难以被发现。另外,企业与审计机关之间还存在着沟通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此政府审计人员应当以风险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开展监督,提高敏锐度并加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针对识别出的舞弊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审计人员要将重点聚焦在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信息上,重视企业的行业背景、内外部环境、运营模式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等非财务信息,这些往往会成为舞弊实施的借口。

其次,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揭露舞弊行为的关键,在对风险导向审计人员的选拔上,政府审计机关在注重审计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应当结合被审计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拔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另外,政府审计机关还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制度(王超等,2016),在审计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舆论的声音。

(二)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核心,加强舞弊处罚力度

国有企业舞弊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监督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已充分重视这一审计模式,并将其作为政府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其具体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探索。比如,由于审计资源有限,先离后审、事后审计的方式不利于问题被及时发现。另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的相关法律规范未能及时更新和完善,不能涵盖国有企业审计的各个方面,因此无法实现有效的审计监督。

为了有力防范国有资产的不当流失,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政府审计机关要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有更全面的认识,对其责任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遏制领导干部的舞弊侥幸心理产生;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经济责任追究和惩罚机制,加大处理处罚力度,更严厉地打击舞弊行为。

(三)扩大审计范围,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求逐渐从“以管资产为主”的传统监管模式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越来越重视股权的管理。对此,政府审计机关也应当相应地扩大对国有企业的调查取证范围,实现监督的全覆盖,不仅要关注国有资产的管理者,还应当重点关注股权所有者职责的履行情况和绩效情况。通过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审计力度的加强,真正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从而促进审计职能的发挥,有效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协同合作

国有企业舞弊行为对政府审计机关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审计资源的不足严重限制了任务进展。因此,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舞弊行为的审计力度,缓解审计资源不足的现状,保证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政府审计机关与社会审计机构以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协同合作。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更充分、全面的了解,可以更有效地判断企业和部门的交易业务是否与国家相关政策一致、企业的规则制定是否完善以及经济计划是否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以发现和确定企业的错误,防止企业进行舞弊造假等不当行为(尹国强等,2020)。另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虽然主体不同,但在审计方法上具有同质性,本质上也都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一种审计监督活动,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社会审计机构具有更加丰富的审计经验。通过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协同补充,能有效弥补国家审计资源的不足,有利于强化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防范舞弊行为。

(五)强化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都纷纷向信息化领域探索,并运用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国家审计机关为了有效保证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审计质量,也应当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提高审计机关的信息技术水平,推动数字化审计的快速发展。针对国有企业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可以建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跟踪机制,并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信息联网,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区块链技术作为新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创新性的大数据技术,在帮助国家审计机关发现和防控舞弊、腐败问题过程中将发挥特有优势(张凤元,2018)。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应当充分重视区块链技术,打造专业化的审计数据平台,实现国有企业舞弊治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度化的反舞弊机制,为新时代国有企业舞弊审计工作探索全新的路径。

另外,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应当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审计机关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审计技能,引进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全面地发现企业舞弊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结论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舞弊风险越来越不容忽视,且国有企业的舞弊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多变性,给政府审计的监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政府审计应当在充分了解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分析舞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充分学习和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和手段开展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从而有效遏制国有企业的舞弊行为,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推动改革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舞弊机关监督
中国企业反舞弊画像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