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进进 朱立华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13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英语财经新闻报道是中国读者了解国际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大多数中国读者由于语言不通,不能直接阅读国外新闻,因此财经新闻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文财经新闻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常常导致译文缺少关键内容,使读者无法准确理解,因此产生误解,影响阅读体验。作为一名译者,应准确传达信息,正确处理文化的缺省,使读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新闻和金融报道。交际翻译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强调信息的传递效果,追求译文的流畅[1],该理论对财经新闻报道翻译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他于1981年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个概念,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西方翻译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语义翻译”是指在符合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本的语境(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指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可能地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2]语义翻译应忠实于原作,尽量表达出原作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作者的写作方式与风格等;交际翻译则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解决各种在阅读时所遇到的交际上的问题,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纽马克提出了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种类型的文本,并强调对于不同的文本,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更适合表达型文本,如文学作品、会议报告等;交际翻译则更适合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如宣传手册、广告等。财经新闻报道属于信息型文本,在翻译时,译者应重点关注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使翻译的形式和内容被读者接受,以实现预期的交际效果。
文化缺省在学术界并不是新话题。1997年,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连贯重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概念:“当人们与他人交流时,他们通常只传达重要的信息,而忽略了交流者双方所共有的信息。当省略的信息与文化背景相关时,我们通常称之为文化缺省。因此,译者应具备足够的语言和文化认知能力,他们应该考虑目标受众,并对翻译方法做出恰当的选择。”[3]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历史,它们为生活在同一语言文化中的人们拥有。通常在口头交流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在写作中却会因忽略某些文化信息,导致读者产生阅读理解障碍。因此,考虑到不可避免的文化缺省,译者必须明示隐含信息,使读者准确连贯地理解原文。
英语财经新闻是国人了解国外金融信息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思维模式、宗教信仰有着一定的差异,翻译英语财经新闻时,难免会产生文化缺省问题。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恰当地填补财经新闻缺失的文化信息,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读者理解新闻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本文结合交际翻译理论,以财经新闻《经济学人·商论》为文本,从顺应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及信息需求三个角度,简析财经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补偿策略。
语言是社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风俗和历史背景。若是译者对原文的社会背景不够了解,就很难把握原文本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逐字翻译,而是要传达深厚的文化信息。把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翻译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另一种语言,要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因此,学习并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对于一个译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历史记录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历史文化背景往往比语言本身更有魅力。有时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采用直译法无法充分表达原文含义,导致译文晦涩难懂,甚至造成文化缺省,此时便可以使用意译法来填补财经新闻中缺失的文化信息。所谓意译法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将外语信息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的翻译方法。[4]翻译财经新闻时,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翻译符合目标语言的特征,更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以《经济学人•商论》中的句子为例:
例(1):And to exploit catch-up growth,they must make themselves hospitable to global manufacturing,emulating China rather than riding on its coat-tails.
译文:而要利用追赶性增长,它们必须迎合全球制造业的需求,仿效中国但非搭中国的便车。
Coat-tails指男士燕尾服的后摆部分,如果直译为“骑在燕尾服的后摆上”,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产生文化缺省的问题,让中国读者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如果译者用意译法增补财经新闻中缺省的文化信息,就会让读者一目了然。大约在两百年以前,一些有头有脸的美国男士在出席正式场合,特别是与政府事务有关的会议时,通常都穿燕尾服。这种礼服的后背有一个长长的分叉,像燕尾一样,因此被称为“燕尾服”,这种类似燕尾的部分就是coat-tails。那个时代,政界人物在发表竞选演说或者辩论时,都会穿上燕尾服,以示庄重体面,渐渐地,燕尾服便成了政界精英的典型衣着。因此,译文将“riding on its coattails”意译为“搭便车”,表达出原文的内在文化含义是:其他国家可以效仿中国,但不能想着搭中国这趟便车而青云直上,节节高升。
所谓思维模式(Patterns of Thought),指的是用以推理、思考和解决问题,带有一定文化特色,相对比较固定的认知图式或心理过程。拥有不同文化传统或背景的人也有着迥异的思维模式、习惯或方式。[5]正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各种语言翻译策略的不同,也导致了财经新闻翻译中的障碍,以及文化缺省现象。英语与汉语都各有特点,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更重意合;英语多使用链式句型,长句较多,而中文句子常为块式结构,短句较多。如果不加以调整,译文中仍然会保留英语的长句式,令中文读者读来费时费力,不符合其阅读习惯。[6]为使译文报道尽量通俗,简明,通常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者在翻译财经新闻时,要处理好中英两种语言在结构句式方面的差异,按照中文读者的语言习惯,清晰表达原文的意思。四字结构常用于汉语表达中,来使句子对仗工整且易于理解。例如:
例(2):Take these message,add to them bleak surveys of business confidence worldwide,and you might decide to battle down the hatches for a coming storm.
译文:综合这些信息,加上调查显示全球商业信心萎靡,你可能觉得风暴即将来临,需要未雨绸缪。
本例中,“battle down the hatches”是一个习语,意思是“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如果按字面意义翻译则为“固定好船上甲板下的舱口”,容易误译。译者将其翻译为“未雨绸缪”,与此同时,“信心萎靡”“即将来临”等四字格的应用,言简意赅,贴切地传达了原文所要传达的意思,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与传统模式。原文直译较为晦涩难懂,翻译时调整原文语序,将“即将来临的风暴”翻译在前,“未雨绸缪”位于其后,顺应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逻辑顺序,使中国读者一目了然。
财经新闻属于信息型文本,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准确传达原文本的信息,关注读者的信息需求,使读者能够接收完整的信息,并成功完成交际。交际翻译强调译语读者的反应与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既要注意财经新闻的特点,又要注意读者的需求,用简洁易懂的形式达到效果。专业术语较多是财经新闻的主要特征之一。依照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划分,专业术语具有客观性,不带有个人色彩,不包含表情功能,其最重要的任务是传递信息。因此,需要在目标语中找到与原语相对应的专业表达,以发挥交际作用。也就是说,专业术语的翻译应当以交际翻译法为主。[7]很多财经新闻中的机构名称、金融术语等在汉语中都有约定俗成的表达,可以直接套用对应表达,使用相应的词汇。没有相应的词,就形成了词义上的缺失,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注释法来弥补空缺。加注一般可以补充词语来源及背景材料等相关信息。例如:
例(3):In January Brussels was an optimistic place.The European Union had survived a decade that included the near collapse of the bloc's currency,a refugee crisis.
译文:今年一月,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还是一片乐观的景象。欧盟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包括欧元危机,难民危机等。
句中的Brussels是一个地名,具有“欧洲首都”的美誉,是欧洲联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也是国际行政中心及官方团体的日常会议举办地点,在欧洲非常著名。但是对于不太了解国外文化的中国读者,如果不知道地名自身所蕴含的意义,便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认为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区名称,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采用注释法简洁准确地翻译原文,除了将地名翻译过来之外,还在括号中添加了“欧盟总部所在地”加以解释,补充了背景信息,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传递了原文信息,方便读者理解与接受,达到了成功交际目的。
文章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从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信息需求三个视角对财经新闻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进行解读,并通过意译、直译意译结合及注释法等补偿策略,对财经新闻中缺失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补偿。交际翻译理论较为注重读者的信息需求与理解接受能力。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方式,财经新闻翻译不应仅仅局限于原文,而应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传递原文本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成功交际的效果。对财经新闻翻译中文化信息缺省的补偿研究,不仅有利于读者了解国外的财经金融信息,更有利于促成我国与其他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