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融合教育指的是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为特殊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式的教育环境,同时为两类儿童创造积极互动的机会,促进彼此接纳与合作。特殊儿童泛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儿童有明显差异的儿童,融合教育的对象包括视听残疾、肢体残疾、智力落后、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和情绪行为障碍等几类特殊儿童。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在此之前,我国只有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盲人学校、聋人学校、盲聋学校和培智学校,作为接收特殊儿童少年的教育机构。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国家明确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纳入了国民义务教育体系。近二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从学生数量增长角度看,1990年全国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7.2万人,2003年达到36.47万人,增加了4倍多。截至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随班就读在校生31.92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49.41%。可以看出,特殊儿童回归普通学校主流教育已成为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探索特殊儿童回归主流教育的困境和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融合教育可以使发展性不利儿童在关键期得到补偿性发展。20世纪80年代“回归主流”运动的发展,带来了特殊孩子与正常孩子密切交往的机会,即普特融合。实践证明,融合教育的确能够促进特殊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预防学前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比如聋或哑。融合教育在运动、语言、认知、社会行为、生活自理、其他发展缺陷等领域促进了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通过提供支持性和接纳性的环境,可以帮助特殊儿童体验性的认知学习,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融合教育为特殊儿童的家长提供支持,让特殊儿童及特殊儿童的家庭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实现从排斥到接纳的融合教育目标。同时,也减少或去除了特殊儿童因不能顺利入学转而进入特殊教育机构所付出的高昂费用,通过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物质压力,创设更全面的心理支持系统,使家长以更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特殊儿童的各类教育活动,为特殊幼儿更全面的发展提供保障。
开展“融合教育”,不需要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相应减少了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减轻了国家、家庭的财政负担。融合教育体现了教育平等的观念,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下,培养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形成关爱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妥善解决特殊儿童进入普校就读这个社会问题,无疑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班就读”概念的提出,到如今随班就读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开展,极大促进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接纳。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被安置在普通班级中的特殊学生,由于状况各不相同,教育难度大,教师花费在特殊学生身上的时间并不多,而且鉴于许多教师专业性的限制,无法直接服务于特殊学生,使融合教育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校对特殊儿童是勉强接收的,往往会因为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而劝退;即使程度较好的特殊学生,大部分在普通学校也无法获得个别化教育方案(IEP)的支持,使“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就混”。这种“简单混合”的结果,既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又使孩子的社会性迟滞不前。因此,目前全国普遍情况是普通学校接纳特殊学生,但只实现了形式上的融合,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有效融合。
2013年2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关于<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通知》指出,现实中残疾人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困境,诸如“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残疾学生入学时进入普通学校比较困难,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待遇和地位偏低等突出问题”。从《通知》中可以看出,我国虽然较早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但进展缓慢,面临各种资源缺失的问题,普遍缺乏融合教育师资力量是资源缺失问题中的关键阻碍。开展实施融合教育的教师,由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不具备特教教师的个别化教育能力,也不能有效帮助特殊儿童营造和谐互助的环境,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无法对特殊学生提供切实帮助,特教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又进入不到课堂给予学生有效的支持。
相比西欧各国的多种层次特殊学校、特教班级模式,中国“让随班就读成为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的目标,更接近美国近三十年来“回归主流”“融合教育”模式。美国的特殊教育模式,遵从“从研究数据、实证”出发的原则,其制度安排有科学根据,具备可参考性。目前,美国大部分地区采取的特殊教育模式为“设置个别教育计划”与“融合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然而,在我国历史上遗留的特殊教育师资不足、普通学校缺乏特殊教育专业资源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随班就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各地区各学校普遍没能制订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方案,融合教育试点工程进展缓慢,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也普遍未建立个别教育档案,缺乏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落实教育计划的执行和评估。
西欧各国和美国的融合教育基本制度健全:特殊儿童通常在入学时就被早期筛查项目发现,并接受早期干预,入学时将个别教育计划交由学校特殊教育教师负责管理、设计、更新;有个别教育计划的儿童平均每3年接受一次全面的发展评估,以调整个别教育计划的大方向和长远目标。评估由专家小组完成;学区负责协调资源,为有个别教育计划的学生安排所需的各种个别服务,如班级助教、语言治疗师等各类治疗师。根据评估结果,学校特教教师负责为有个别教育计划的学生设计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周和每日的教学活动,并记录在个别教育计划中,以此指导助教、治疗师的工作;学校负责向学区申请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辅助性特殊器材等。学生家长有权随时查看个别教育计划,提前了解学生在校的活动安排,如有异议,有权向学校、学区申诉;如无法调解,有权要求政府派律师协助上诉。我国政府在政策、资金上虽然给予了相应支持,也逐步在培养特教师资方面来保障融合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很多地区特殊教育体系仍然不完善,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特殊教育经费缺乏制度性保障,有关特殊教育的学校、教育机构及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仍急需加强。
特殊儿童回归主流教育,需要正确的教育观念作为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的指导和理论支撑。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有其鲜明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特征。第一,人人享有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指出,“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一切公平的基础,特别是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而辅读学校的局限性又限制了特殊孩子的更好康复;因此,呼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回归主流教育有法理的支持。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特殊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每一个特殊儿童首先是一个儿童,其次才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应该放大看待儿童的共性,而特性应该有针对性地看待。因此,实现中国残疾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需要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在特殊儿童共性的基础上提供个性需要的服务。融合教育发展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教育良策,为这部分特殊群体提供支持。我们应该把满足特殊需要看作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是在中国高质量地普及义务教育的伟大实践。第三,全纳教育的理念。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全纳教育”,现在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全纳教育使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互动,帮助特殊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巧,不仅能使特殊儿童身心得到更好的康复,也让普通班的孩子理解“关爱”的含义,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扶助弱小”“乐于奉献”的善良品质。全纳教育为特殊儿童创造了回归主流教育的机会,也帮助学校形成良好的人文风尚,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做出榜样。
1.参考成功案例
借鉴国际国内成功案例,建议借鉴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和地区融合教育模式及相关经验,研究美国和西方模式中的优点和缺点;学习国内一些地区或机构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成功实践,如郑州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北京新源西里小学等教育机构自发进行的融合教育实践,广州扬爱家长俱乐部组织的“融爱行”项目,深圳自闭症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的融合教育项目等。这些成功的实践,不仅探索了学前、学龄基础教育体系中融合教育的做法,也为特殊群体及其家庭全面平等融入社会提供了相应的支持策略。
2.完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
完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规范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建设和管理。第一,开展融合教育首先要在全社会和普通学校倡导融合教育意识及理念,以期营造友好的、融合的校园氛围,获得社会支持,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具支持性的融合环境。第二,在各市区成立推动融合教育委员会、工作站等,挑选融合试点学校,组织学校、学生和家长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实施小伙伴助学活动等。第三,在融合试点学校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辐射本片区随班就读学校。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少年和教师提供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持性服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设施、仪器设备和软件资源应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予以配备。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人员管理、档案管理、设备和资源管理等,应予以明确的规定,并经常检查、完善。
3.组建特殊教育团队
组建特殊教育团队,为普通学校的特教助理及班级教师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支持和指导。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将特殊学校的特殊教育资源或民间专业机构的特殊教育资源引入普通学校,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工作,培养既具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背景、又具备随班就读实践工作经验的巡回督导队伍,使其担负起随班就读个案所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任务,减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压力,提高普通学校教师的随班就读工作水平,促进随班就读学员与其他学生的融合,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质量。
4.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
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尊重特殊需要儿童少年的差异和特点,反对歧视和排斥,倡导平等和接纳,推进平等参与,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特殊需要家庭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特殊儿童入学问题是家长希望尽快解决的问题。尽管国家法律政策规定保障特殊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但现状是绝大部分孩子不能获得适合的教育,更不能满足其个别化需求。妥善解决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这个社会问题,无疑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