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桐卉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32)
乡村文化就是乡村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的形成中表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1]。人们在长期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对我国的乡村文化作了文化物态层面、文化行为层面以及文化制度层面的明确划分,乡村建设是乡村文化物态层面的展现,乡村传统节日便是乡村文化行为层面的展现,而乡村社会制度规范便是乡村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及生态振兴等,将乡村振兴视为我国发展进步的主要节点。因此,国家需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决乡村衰落问题,提升乡村文化整体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行动指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非常明显的唯物性、人民性、实践性及整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将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指南是非常有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体系,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新时期,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着力点便是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资源,达到以乡村文化发展乡村,完成建设新型乡村的目标,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起点价值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内在契合性。首先,体现在其理论逻辑方面。二者都以唯物史观为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重要理论基础,将文化发展的前提视为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认为文化是通过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他强调社会物质生产对文化思想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重视文化的能动作用[2]。而乡村文化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为主要载体,以广大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体现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以及村民行为方式的文化[3]。同样,乡村社会物质发展水平是限制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主要立场。其次,都以人民的立场为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从人民利益出发,马克思认为人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文化的首要功能便是实践人类精神的解放。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服务无产阶级的利益需要为主要目标,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从乡村人民的利益出发,以重建乡村人民的精神和实现乡村的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由此可见,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从人民出发,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这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取向。
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目前乡村文化处于衰落的状态。乡村文化的衰落,也会导致乡村社会的衰落;因此,振兴乡村文化,传承、创新乡村文化是当务之急。充分展现了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积极态度。我国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乡村发展理念,实施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重塑乡村文化形式,丰富乡村文化内容,提升乡村人民文化水平。
其次,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大部分乡村人民早已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随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我国的乡村,主要矛盾以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为表现形式。面对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有效满足乡村居民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
再次,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有效融合乡村农业、旅游产业、科技产业等行业的全面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的结构,既能够提高乡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又能够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从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加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最后,为能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我国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乡村是我国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保障,但其文化还比较落后,因此振兴乡村文化可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升我国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
文化逐渐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要通过文化载体并充分发挥其载体的重要作用[4]。乡村文化发展阵地主要包括具体物态层面和思想意识形态层面,其中物态层面主要包括乡村文化场所、乡村文化设施等,思想意识形态层面主要包括乡村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目前,乡村文化载体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剧场、剧院、文化馆及体育馆是乡村文化物态层面的主要代表,是乡村居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当前乡村经济有所发展,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乡村居委会已经建设一定数量的文化设施,但是与城市的文化载体比起来,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乡村居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较低。居民的乡村文化自信即居民对乡村文化坚定信念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自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文化历史脉络。当前,乡村居民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得乡村文化载体缺失。
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导致我国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之间经济生活水平存在的一定的距离,乡村居民为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主要以谋求生活为主,忽略了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目前,很多乡村居民为提升经济水平,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将老人和小孩留在村内,后者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无法承担起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任务,使得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主体逐渐流失。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失,使得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建设缺乏人力资本,组织乡村文化活动的时候,明显感觉工作人员的不足,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困境就是缺失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尤其是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乡村文化主体。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乡村文化建设,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但是,乡村政府注重社会、经济,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由于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与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分歧,造成乡村文化供需结构不对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方面缺少现场调研环节,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精准性和有效性,虽然有大量的投入,但是忽视了乡村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政府部门在实际投入环节重视投入而忽视管理。尽管乡村建设中也有很多的文化产品建设,但是政府部门缺少有效管理环节,造成了公共文化体系无法发挥自身的功能。最后,出现了很多浪费资源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但是需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忽视这一点,从而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不佳。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乡村居民为中心,明确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乡村居民是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首先,要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群众为中心,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加强乡村的经济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其次,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创建。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要培养乡村文化活动专业人才,努力发挥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乡村文化工作者的指导作用。再次,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可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高素质的文化建设工作者。年轻一代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力量,通过教育提升年轻人的文化素质,提升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理性认知,从而形成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意识。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追求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共存共融,创建和谐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价值追求。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和谐文化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着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振兴。首先,传承并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传统乡村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精神标识,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精神和乡村情怀[5]。此外,需要加强乡村居民思想道德建设。乡村文化振兴要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文化振兴营造良好氛围,使乡村居民坚定文化立场,逐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6]。最后,要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现代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工具性,将现代文化要素融入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可以实现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肯定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要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创新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态,推动“互联网+文化”的发展,融合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要重点培养一批专业的文化创新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进取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另外,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乡村本土文化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主要资源,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乡村文化物态形式为特色,发挥乡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乡村文化创立与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建立乡村文化自身的文化优势。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立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居民参与文化振兴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和价值取向方面存在高度契合性。目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更是凸显其重要性。但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陷入困境,我们需要以群众为中心,明确文化振兴主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导,坚定文化振兴立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