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日语学界对日语被动句进行分类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有无对应的主动句进行分类;另一种则是按主语的有生性分为有生物主语被动句和无生物主语被动句。
日语有生物主语被动句多与汉语的被动句对应,而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则基本不对应。日语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和汉语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差异比较大,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目前,关于汉日无生物主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还比较少,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从句式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松下大三郎(1930)[1]将受事者是无生物,不含有利害意义的被动句称为“单纯的被动”;他认为施事标示「に」不能用于此类被动句中,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日语中存在少量「に」标示的无生物主语被动句。益冈隆志(1987)[2]按照成立的动机重新进行了分类,并对此做出了解释。
「昇格受身文」:以突显主动句中的「が」格为成立动机的被动句,按意义又可以分为「受影受動文」和「属性叙述受動文」。「受影受動文」中主语是无生物,但存在潜在的受影者时,可以用「に」标示。「属性叙述受動文」中也可以用「に」标示。
「降格受身文」:以将主动句中的「が」格背景化为成立动机的被动句,主语多是无生物。
汉语对主语的有生性要求不严格,因此汉语中没有专门对无生物主语被动句进行的研究。对于被动句,汉语学者主要从被动句的范围、语义特征、“被”的性质等方面进行考察。汉语被动句的范围目前尚存在争议。主语是受事,从意义上看具有被动意的句子是否属于被动尚无定论。本文赞同梁东汉(1960)[3]的观点,只将有被动标示的句子看作被动句,将没有被动标示的表示被动意的句子称为意义上的被动句。
关于意义特征,王力[4]认为被动句用于表达“不如意或不期望的事”,现在受西方语言影响,也用来表达中立意义和受益意义。
日语的被动句可以省略施事,也可以标明施事。在表明施事时会用到施事标示。日语中存在多种施事标示,常见的有「に」「によって」「から」「で」等。根据施事标示,日语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在有生物主语被动句中,「に」是最常见的施事标示,表示主语受到物理或心理上的影响。但当NP1是无生物时,NP2是有生物时,只有极少数情况才能使用「に」。
(1)試験は予定通り施行すると言明したが、試験場は左翼学生に占領されて、先生たちも入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
(2)この商品は多くの人に親しまれている。
如例(1)中动作导致主语发生了叙述者看来有害的变化的场合,或者像例(2)这样,施事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行为导致主语的属性变化的场合可以使用「に」。例(2)虽然主语没有发生物质上的变化,但受很多人喜爱成了商品的属性,可以说它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NP2是无生物时,限制较为宽松。日语中主动句一般不使用无生物做主语,因此施事是无生物的被动句更为常见。
2.NP1はNPによって動詞受動態
「によって」在无生物主语被动句中比「に」更常见。「によって」一般与引起对象变化的动词和生产类动词共现。
(3)『源氏物語』が紫式部によって書かれた。
例(3)中主语『源氏物語』原本不存在,在创造者紫式部完成写的动作后才产生。此类表示生产意义的句子,施事必须用「によって」来表示。
(4)日本の内外の政策が、対米関係によって大きく左右されたことは事実でもあり、必然でもあった。
此外「によって」也可以表示原因,如例(4),施事是无生物时,并非施事有意识地引发该现象,施事应当视为事件发生的原因。
3.NP1はNP2から動詞受動態
「から」的基本意表示起点,细川由起子(1996)[5]指出,被动中的「から」只能用来标示起点,素材和出处。
(5)伯父から祝電があり、大学の友人からも祝電がとどけられた。
「から」与「届ける」「贈る」等表示给予意义的三价动词共现。例(5)大学的朋友是贺电的发出者,贺电是给予物,接受者很容易推测出,在此类句型中多数情况下会省略掉。
(6)中間子は、反対の色荷を持ったクォークと反クォークから構成され、バリオン数が0である。
在NP2是无生物时,「から」可以与表示构成关系的动词共现,NP2表示构成主语的材料,如例(6)夸克是构成主语介子的材料。
4.NP1はNP2で動詞受動態
「で」本意是表示原因工具,在被动中也多用来表示原因和工具。此类句中,NP2多是无生物。
(7)自動車はがたぴし揺れながら雑木で覆われた山へとはいって行った
「で」可以替代「に」来表示施事,如例(7)既可以用「に」也可以用「で」。
5.NP1は動詞受動態
在实际运用中,省略施事的无生命被动句数量最多。根据奥津敬一郎(1983)[6]提出的视点等级理论,相对于无生物,叙述者更倾向于从有生物的角度叙述。叙述者想淡化施事的存在,将重点放在动作的结果上时,更容易使用无生物主语被动句。此类被动句与自动词句的功能相似,在他动词没有对应自动词时,会用被动形式来代替自动词句。
省略施事的被动句在日语中较为常见,数量很多。根据谓语动词的意义,还可以具体分为四小类。
(8)酒が運ばれて来ると·トンカツを頼んだ
谓语动词是一般动作动词时,如例(8)重点在于酒拿来了这一动作结果,表示动作对主语带来变化。
(9)大きな裁断台が部屋のまん中に置かれてあり窓際にミシンが二台配され·その一台を二十歳前後の娘が踏んでいる
谓语是放置动词时,如例(9)用被动来表示无生物主语现在所处的状态。用来表示位置的「に」格名词句是此类句型中不可省略的要素。
(10)ただ広場の向うのすみに幼稚園の運動会でも開かれているらしく……
谓语是生产动词时,分为两种类型,如上文提到的例(3)生产物是具体物的,以及例(10)生产物为抽象物的。生产物是抽象物的被动句,施事多是不特定的多个人,一般不会标明。
(11)日本の実例は大きな励ましと貴重な教訓を与えるものだといわれる。
谓语是言说类动词或认知类动词时,存在例(11)这样的用法,「と言われる」用来表达对主语的一种客观评价。除了「と言われる」外,还有「と思われている」「と考えている」等也是同样的用法。
汉语的被动标示相对较少,只有“被”“叫”“让”等。这几种标示只有很小差别,主要体现在使用范围上。“被”的使用范围广泛,既可以用在书面语,也用在日常对话中。后面可以有施事,也可以省略施事。而“叫”“让”则多用于口语,并且不能省略施事。
汉语的被动标示“被”有追究责任者和归结原因的意味[7]。施事是有生物时,兼有责任者的意义。施事是无生物时,同时表示事件的原因。
(12)夏太太因为买了四盆花,而被女仆杨妈摔了一盆,就和杨妈吵闹起来。
例(12)的施事是“女仆杨妈”,“被”本身表示不如意的事情,杨妈作为打碎花瓶这件不如意事的施事者,使用被字句也有追究其责任的意思。此外,汉语被动句的主语并不一定是直接受事。例(12)的宾语“一盆”才是直接受事,主语和宾语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a桌子上被他堆满了书。
b桌子上堆满了书。
汉语中还存在类似例(13a)这样主语“桌子”表示放置地点,宾语“书”是动词的直接受事的句子。被字表示施事是责任者。如果去掉施事,只能用(13b)这样的意义上的被动句。
(14)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却有被风吹碎了的。
当施事是无生物的时候,如例(14)的施事是自然物“风”,这里的“被”用来表明风是导致挂钱变化的原因。
“被”一般用于引出施事,且带有不愉快的语义,因此当主语是无生物时,在省略施事表达被动意时,汉语更喜欢用意义上的被动句。
(15)a午饭已经被做好了。
b午饭已经做好了。
(16)a小庙的门框和门槛都被补上了。
b小庙的门框和门槛都补上了。
例(15a)不成立,必须去掉“被”才成为正常的句子。例(16)被动句和意义上的被动句都能成立。两者的区别在于动作发生前主语是否存在,不存在的话被动句很难成立,使用意义上的被动句的情况比较多。也就是说生产动词很难成为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除了生产动词,表示给予意的动词也很难成为汉语无生物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在描述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给予关系时汉语习惯用主动句。
汉语中存在言说类动词、认知类动词做谓语的无生物主语被动句。此类被动句和日语存在对应关系。
(17)a阆中古城被誉为千年古县。
b阆中古城被人们誉为千年古县。
例(17)的宾语“千年古县”是对主语“阆中古城”的评价,可以说是“阆中古城”的属性之一。和日语一样,施事是不特定的多人,但日语中一般会省略这类施事,汉语中则可以像例(17b)这样用泛指名词“人们”做施事。
通过以上对日语无生物被动句和汉语无生物被动句的句式特征分析可知。
第一,从不同种类无生物主语被动句的成立难易度上看,日语中标明有生物施事的无生物主语被动句最难成立。而汉语省略施事的句子最难成立。
第二,从施事角度上看,日语中存在多种施事标示,施事的生命度不同,意义也不同。而汉语的施事标示之间差别较小。在施事是不特定的多人时,汉语可以用泛指名词做施事,日语中一般会省略。
第三,从主语的角度看,日语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倾向于用直接受事者做主语,而汉语中主语不仅可以是直接受事者,还可以是包括受事的一个整体或者放置受事的场所等。
第四,从谓语动词角度看,汉语中对谓语动词的要求比日语严格。生产类动词和给予类动词一般只能用于主动句中。
李艺(2017)[8]指出,叙述者因为该行为受到心理影响时用「に」,没有受到影响的客观表达场合用「によって」。所以从日语被动句的标示可以看出叙述者的态度:在无生物主语被动句中,叙述者站在事件相关者的立场上,感到了消极性时会使用「に」标示有生物施事句。而站在中立的立场叙述时,会用「によって」「から」「で」等。
汉语中被字句的基本语义是表示不愉快、不情愿的事情,也存在中立和受益意的句子。关于无生物被动句语义,笔者认为当主语是与人相关的物品时,因为不是由所属人的意志产生的变化,所以会有利害的语义。在与人无关的无生物做主语时更侧重于表示因果关系。此外,有些动词如“否决”“打碎”等本来就具有负面消极的意义,会给句子带来受害意。
分析可知,日语的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多表示中立意,可以根据施事标示判断叙述者的态度。汉语的语义则与动词的语义和主语性质有关。
本文从句式特征、语义特征角度简单分析了日汉无生物被动句的特征,发现两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两者基本不对应。作为今后的课题,将进一步考察日语无生物被动句在译为汉语时对应何种句型,汉语无生物被动句译为日语时对应何种句型,以期能更深入理解日汉语中的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