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的杨永青《琵琶行》画册图文关系研究

2021-11-24 10:29高心怡
现代交际 2021年3期
关键词:琵琶行画册图文

高心怡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单一语言为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的交际模式开始转变,语言、声音、图像等多种模态构建的交流模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翻译问题的多维研究促进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与发展[2]。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而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开始广受关注。多模态,即可以同时表达意义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模态[3]。画册作为一种多模态语篇,包含图像与文字两种模态,常见于教学、娱乐等实践。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表达,画册易读性强、受众面广,而且可以生动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与文学思想,在传递社会价值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多数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会忽视图像发挥的作用,认为图像只是辅助语言文本的表达[4]。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图像和文字用自己特有的语法和方式共同构建了画册的意义[5]。本文将对比及物系统和叙事图像中的叙事过程来分析图像和文字是如何共同构建了概念意义。

一、及物性系统:语言与图像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把语言可以实现的意义分为三种,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是语言可以反映主客观世界中人、物、时间以及发生的事情等,由及物性、语态和归一度构成。及物系统目的在于在语言中再现人的社会与心理经历,包含了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大语义范畴。而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分为:物质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是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一般包含三个成分:动作者、动态动词(吃、喝、看等动词)、动作目标。逻辑主语和目标一般为名词组成[6]80。心理过程分为情感过程、感知过程和认知过程,与视觉语法中的心理过程基本一致。英文中表达情感过程的动词有:like、hate;表达感知过程的动词:look、hear;表达认知过程的动词:know、trust。心理过程一般为两个参与者:感觉者和现象。关系过程是反映事物间存在何种关系的过程。关系过程分为归属和识别。归属类指的是事物具备的特性,识别类指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认同。行为过程指生理活动过程,如:哭笑、呼吸等,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加者即行为者,该行为者一般为人;言语过程是通过说话从而交流信息的过程,常用动词包括:说、曰、讲、告诉等。言语过程包含三个成分,即讲话者、受话者和讲话内容。讲话者即发出指令的一方,可以是人,也可以非人。受话者即接收信息的一方,可作为参与者出现。讲话内容即该言语过程所传递的信息。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6]80,在英语里使用be、exist等动词。汉语中可表现为有、是等动词的用法。每个存在过程中包含一个存在物。

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图像语法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而来。在图像的及物性系统中,Kress&van Leeuwen将图像分为叙事图像和概念图像。叙事图像通过矢量的连接传递了动作或者事情,概念图像则是本质与存在。叙事图像包含叙事过程,根据载体的种类和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种类分为动作过程、反应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循环过程[7]。动作过程包括行动者,行动者通常通过规模、画面中的位置、色彩构成等成为最突出的参与者。反应过程是向量由一个或者多个参与者的视线方向构成,包含参与者和现象,经常通过参与者的瞳孔和面部表情体现。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常见于连环画中的特殊向量,常通过一个反映者表现出来。循环过程为一个事务流程链,如水循环示意图等。

二、杨永青《琵琶行》画册图文关系分析

本文选取的《琵琶行》画册由杨永青先生执笔,1994年出版,画册中若干诗对应一幅图画,并配有诗句注解。

1.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通常与动作过程类似,两者常可以相对应或者相转换,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存在图文关系。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话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这一物质过程,意为“琵琶女在众宾客的呼唤中走出来,但她仍然抱着琵琶半遮着脸”。本小句中动态动词为“出来”,动作者为琵琶女,没有目标,是主动语态。在叙事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琵琶女抱着琵琶遮脸的场景,女子、琵琶、遮面等在图像中都存在对应物且琵琶女这一形象在画面最中央,是动作过程中最突出的行动者。除此之外,文字和图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文字通过动态动词使用、环境成分可以表达出琵琶女在众人翘首企盼下走出的过程,叙事图像却因为图片静态的缘故不能描述动态的过程。在这一场景里,文字传达的意义超过了图像,形成了图文互补关系。“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一句,文字传达的意义同样超过了图像,本小句中动态动词为轻拢慢捻抹复挑,动作者为琵琶女,目标为“初为《霓裳》后《六幺》”。而图像中仅有琵琶女背身弹琵琶的场面,即对应诗句里“低眉续续弹”这一低着头弹奏琵琶的过程,但是叙事图像无法体现信手弹即随意弹奏的过程,也无法看到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各种指法,即本应是最重要的行动者琵琶女并没有在图像中处于相匹配的地方,体现不出“轻拢慢捻抹复挑”这一诗句。此处,图文形成了互补关系,文字能为图像提供补充。

2.心理过程

《琵琶行》中主要以表达情感过程和感知过程的文本为主,表达情感的动词有:“妒”“叹息”等,所对应的文本为“妆成每被秋娘妒”“我闻琵琶已叹息”等。以小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为例,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倒装句还原为主动句语序,其正确语序应为“曲罢善才曾服,妆成秋娘每妒”,这句话是指琵琶女技艺高超让艺术大师佩服、姿容昳美让歌姬舞姬嫉妒。情感动词为“服”与“妒”,感觉者为“善才”和“秋娘”,现象为“曲罢”和“妆成”。本小句的画面展现出琵琶女抱着琵琶,旁边有一位“善才”和两位“秋娘”。但是图像未采取任何有效成分例如气泡框等体现“服”和“妒”这两个情感动词,画面中只能表达出感觉者这一成分。在这一程度上,文字意义大于了图像意义,形成了图文互补关系。表达感知的动词有“见”,其对应的诗句为“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及朋友被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所折服,感觉者是作者和他的朋友,现象是他们所看到的风景。其对应的叙事图像,首先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心”“秋月”都有相对应的成分,但是并没有感觉者的成分的出现。其次,与上一案例所对应的文本相似,叙事图像只能展现出一幅江景图,即眼中所见的真实存在的事物,而无法表达“见”这个感知动词,由此可见,文字传递的意义仍然大于叙事图像传递的意义,本小句也同样形成了图文互补关系。

以感知动词和情感动词的两小句为例,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大多数只展现画面而未在画面中增加其他可以表征动词的叙事图像很难完全展现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图像不同于过程,其可以借助色彩、构图等从视觉上对欣赏者进行冲击,而很难像语言一样将完全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传递出来。

3.关系过程

在环境式归属类关系过程“十三学得琵琶成”一小句中,属性为“十三”、载体为省略的主语琵琶女、关系动词为“学得”。同样,识别类关系过程小句“初为《霓裳》后《六幺》”意为:弹奏的乐曲先是《霓裳羽衣曲》再是《六幺》,其中“霓裳”和“六幺”为识别者,乐曲为被识别者。通常来说,语言和图像皆可以表达关系过程。与视觉语法中的循环过程类似,图像可以采用树状图、关系图等方式表达。然而在画册中,考虑到图像的艺术性及美观性的表达,本小句中的图像并没有采取较为严谨的关系表达法,故在图像中并不能表达出原文应有的关系过程。在本小句中,仍然是文字传递的意义大于图像。

4.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与视觉语法中的动作过程类似。而行为过程与物质过程的区分点在于行为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动作过程则更关注色彩与图像。行为过程也可以为两个行为者。在《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一句即为行为过程,其表达了琵琶女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与无奈。其行为者是被省略的主语琵琶女,“梦”“啼”为过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图画中一女子在哭泣,除此之外,还有被褥、屋顶等信息,这些信息构建了琵琶女哭泣的时间(晚上醒来)、地点(床铺上),与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一致,图文之间传递的意义相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一小句中也存在类似的行为过程,其行为者为作者本人,“叹息”是过程,“唧唧”意为感叹,也可看作过程。该小句传递了作者对琵琶女的琵琶声和故事的同情及由此联想到自己被贬谪的无奈。然而本小句的叙事图像其实并没有描绘出作者的叹息或者唧唧,画像中只有作者拱手,琵琶女行礼的场景。故文字传递的意义大于图像,形成了图文互补关系。

5.言语过程

视觉语法中同样也存在言语过程,汉语作为语法结构较为松散的语言,往往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各个成分。在视觉语法中的言语过程常见于连环画中的特殊向量,即一个对话框,也可以说从说话者的嘴中发出的丝带。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一小句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出讲话者是作者,联系上一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可以分析出受话者为水上发出琵琶声的人,讲话内容即为“弹者谁”。对应至本小句的叙事图像,图像中有作者和他朋友,琵琶女船上的船夫,虽然图像包含了讲话者和受话者,但是并不包含讲话内容,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言语过程。相较之下,文字传递的意义大于了图像传递的意义,形成了图文互补关系。在小句“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中,讲话者为琵琶女,联系上下文受话者为作者及他的朋友,讲话内容为琵琶女自述的身世。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讲话者琵琶女、受话者作者和他的朋友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讲话内容并没有传递出来。同样,文字传递的意义大于了图像。

6.存在过程

例如小句“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可以译为“我房子的周围生长着很多黄芦苦竹”,其存在物即是黄芦苦竹等杂草,围绕着房屋生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存在过程。在本小句的叙事图像可以看到,图像中不仅有芦苇、竹子的对应物,还有作者本身、石头等其他成分,叙事图像的成分大于了文本中包含的成分,其传递的意义大于了文字所传递的意义,同样形成了图文互补关系。再例如小句“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一小句,表达存在的动词为“在”,存在物为山歌、村笛。但由于图像本身属性的限制,其叙事图像无法传递出声音,例如汉语中有“吱吱”,英语中有giggle等拟声词,语言可以很形象地传递出对声音的模拟,但是图像并不具备这种功能。所以在本图中图像无法表达出呕哑嘲哳的声音,且图中也不存在“山歌”“村笛”等文本中存在的成分,只是运用白描的画面构建出了一种氛围感,但其并不能表现这种存在过程。故本小句的文字意义远大于图像意义,甚至可以说文字占据其传递意义功能的绝大部分,而图像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三、结语

本文在及物性范围内,以社会符号学视角通过对比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过程和视觉语法的叙事图像描述了图文关系。由此可见,在多模态语篇画册信息的传递中,图像和文字符号有着多种多样的关系,不应忽略图像符号而只把它看作文字符号的附庸。两者在构建概念意义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琵琶行画册图文
画与理
吕楠作品
朋友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吴绪经水墨画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