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新文科建设旨在突破原有文科思维藩篱,在诸学科融合间达到一种传统文科的更新与升级。该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要求,借助时代浪潮的推动,是完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求变中全方位变革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在教育部刊印文件,科技部、中央政法委等部门进行宣传并组织活动的推进下,“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如火如荼地进行;而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公布,更标志着新文科建设工作迈入崭新日程,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分析如上的“新”,结合其学科特点来讲,则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其一,新时代背景。伴随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向世界,则需要我们拥有强大的软实力根基,新文科建设也即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由之路。其二,新技术媒体。现今例如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不断对我们的思想认知进行刷新,如何利用好新技术媒体重塑我国舆论大环境,在立足传统当中创新进取以稳固政治经济协同的有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考验。其三,新学科动力。技术转型助推学科体系的变化,而表现出学科交叉、学科融合以产生知识领域的留白,以内生动力的形式倒逼新学科建设的改革。其四,新人才内需。学科建设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结使得人才内需也随之做出适应性调整,《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即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分类推进。还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这也要求诸如新闻传媒学科在打破专业桎梏的同时,尊重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境况、输送专业人才对口的全新道路,在综合分析实践的途径上,厘清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路径。
新文科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要求,借助时代浪潮的推动,完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求变中完成全方位变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顺应人文社会科学下各分支学科交融的潮流,学科视阈扩大来为教育发展倾注养分,进而催生出瑰丽灿烂的文化成果。如图书情报学科等新文科在技术飞跃带动下的繁荣发展,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新文科发展格局的确立,均不失为该项建设的亮点。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而法治教育旨在教导全民形成良法善治的格局,这在原则层面则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坚持法律至上。法律不仅仅是纸上的法律,需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规则意识置于首位。这是因为,当社会整体处于需要一个公正且权威的制度去进行宏观规制时,那么这个管理性质的制度或者器物设计需要在民众心中占有绝对权威的地位。也只有如此,法治才能深入人心,是社会整体从内部形成自律的习惯,真正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其二,坚持权利保障。唯有民众知法,懂法、用法,才能让法律成为保护人民生活的利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先秦法家思想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法由国家制定,但一定要公布于众,民众知法之内容,方能用法以维权。放在今天的社会,政府和社会各界严格依法而行事,人人知法以维权,则法治可兴,国家权威可信,民众权利可保。其三,坚持权力制约。因为要将法律置于最高的地位,防止个人专断,所以通过将权力划分,使之相互监督制约,当前法律法规之间也有效力位阶,不同法律之间也能有牵制和规范适用的严格规定,这种相互协调和统筹作用,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新文科建设与法治教育的结合,就是打破多个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文科教育紧密各高校间的学术联系,法治教育作为文科教育的重要一环,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通过法治知识的传递,让法治思维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贡献不竭的强大力量。视角变得更为开阔,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综合性学科的机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增砖加瓦。
尽管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使我国对于法治教育的开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结合目前高校的法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在新文科建设工作开展的期间,其课时时长较之其他学科仍相形见绌,大部分高校对于法律通识课的设置处于缺位状态。此外,各学科间联动调度力度也不足,往往非法学专业的法律实践及课程,其讲授者并非从事法律职业的相关人员,学科间关联成效低微。此外,以教材《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来看,法治思想所占的章节比重还不及六分之一,也说明了目前高校对于法治教育的投入力度还有待提高。[1]
对于通识的法律教育课程而言,特别是在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下,法治教育的目的应为树立法律思维和培养法律素养,提高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然而高校的做法往往舍本逐末,仅是在分析各类法律碎片化的知识。这样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考虑到当下我国处于转型时期,法律条目变动频繁,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可能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既滞后于当下司法实践也难以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2]此外,法律对于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更多程度上还是一种义务本位的本能畏惧,而非源自内心的法治信仰。停留在法为术势的工具价值,忽略了其为维护权益的核心精神,法治教育的目标发生错位,对于教育耗时日久的资源投入也不幸付诸东流。
我国法治教育在面临自媒体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原有“填鸭式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迫切需求。此外,法治教育不系统、不完善,零碎的知识点让学生难以抓住法律思维的真正内涵,在面临社会需要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正确应对办法。法治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滋养,空有知识理论,甚至这一知识理论体系还未形成就匆忙上阵,势必无法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如果脱离资金投入而谈大学生法治教育,那么法治思维的养成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正是归结于教育投入的力度不足,虽然我国高校对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确有提高,但总体上的发展还处于蹒跚学步的姿态,并未达到理想的水平。以高校法治教育讲授而言,非法学学科所接受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往往出身都并非经受过专门培养的法律人才,而是其他专业当中兼有涉猎法律的老师,抑或是思政以及教务的老师。这种非专业性的授课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而除了因资金缺乏使得人才资源难以得到有序的分配外,以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其与法治教育有关的项目少之又少,学生反响收效甚微,法治教育者与新闻媒体联动的宣传工作虽有心进取,却终因资金告罄而后续乏力,草草收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肩负着振兴国家、建设祖国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法治教育、提升法律素养更应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起到领军先锋的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也呼唤青年应当锐意进取,筑牢精神基石以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在精神层面,法治思想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在新文科建设全新学习模式的熏陶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能够树立青年内心对法律由内而外的信仰,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青年守法、国家明法的良性循环。
当下时代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恰逢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机,更迫切需要提高综合素质以应对全球化浪潮、科技化汪洋的汹涌与澎湃。抓住机会完成质变,练就非凡本领才能在变量之中宠辱不惊。因此,法治教育结合当下新兴自媒体等技术手段,在广阔学科领域的融合和知识门扉的展开之中,让大学生成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栋梁之材。提高了法治意识,也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
正如新文科建设中所关注的,学科之间打破界限壁垒,在互相融合的根基中催生新思维、新理念的苞蕾。在其引导下的法治教育,势必会带动法学学科同其他专业学科间的互相补充,使教学更易于让学生触类旁通,建立起多学科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其他各大专业中,也同样能发掘出适应法治教育的元素,在教育的大格局中实现整体的飞跃。此外,如前文所述,新闻媒体的宣传、互联网技术的创新,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同法治教育的接轨。让科学技术成为拓展法治思维、传播信息的渠道,构建起联通学生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技术牵头实际操作,变成青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抓手。[3]
思想缺位就如同骨骼缺钙一样,面对紧迫压力难以承受就会分崩离析。要让课程建设筑牢思想的基础,就必须关注到法治课程的设计安排上来。“05方案”实行,我国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合为一科,而针对该方案的具体顶层设计还未进行细化的改革,存在一定疏漏。可以在法律基础课程上,适当提高其所占课时的比重。与此同时,也需改革原有的授课模式,打破重实体、轻程序的怪圈,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程序正义当中的体现,而非仅拘泥于零散的法条章节。授课方式也可以结合时代热点话题,讲述实际生活中法律的运用。学生也可以定期参与活动,让味同嚼蜡的说理变为货真价实的磨练。
公共课程在拓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总揽全局的重要作用,但仅以其一门课程的孤军,无法建立起庞大的课程体系。在第二课堂、选修课等新的授课模式当中,同样可以加入法治教育的部分,通过线上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平台并创立奖励机制,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针对法治教育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关键举措则是要树立起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当内心讲法治,精神信仰饱满才有培养法治意识的原生动力。高校在弘扬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应积极融入法治元素,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利用好校园广播电台、报刊专栏等传统校园文化媒介和互联网官方号等新兴平台,普及法律知识、彰显法治价值,将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成懂法、守法、用法的家园。
由于当代大学生缺乏法治思维的实际操作能力,除了上述所讲需要举办各项活动外,还需要创新新闻媒体的宣传功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新闻观教育方向,增强大学生对于法律问题的认识水平。此外课堂内外应将理论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前往公检法单位参观学习。不仅如此,考虑到现今《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等新热点问题,可以请有关专家学者于校讲述真实案例,在言传身教之中使大学生自发形成改变。
从新文科建设的角度分析和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在全面分析国家法治建设的整体安排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如何通过这种新的、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并且实际达到法治教育所欲达到的目标,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重要的是,将法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是响应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体现。新文科建设的推行,为法治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方案。借助新兴传媒等科学技术的助力,当从新文科建设视角出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变法治教育目标错位,大学生法治思想缺位,理论教育脱离实践的问题,在师资建设、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由此,探究青年教育活动对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更进一步实现“明德立身”的教学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