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荣
(中共修水县委党校,江西 九江 332400)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自由理念的影响,传统理念受到严重的挑战,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的自由不能完全给人们带来幸福,相反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为此西方国家提出了经济理论,采取干预国家政策的措施,这种措施主要是加强政府控制市场,保证市场的安定和谐,帮助市场经济克服困难,促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1]。研究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机制,不仅是对法学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探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危机大幅度上升,针对这一情况,在20世纪时,美国有一名学者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理念,强化市场经济的稳定性。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指通过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追求标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它是我国经济法运行的核心,是经济法运行的灵魂,是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是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针对不同的经济角度,我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经济观点,比如:社会公平经济观念,它是对部门法的价值的认可,认为市场经济要受到经济法的限制和管理,因为我国现代的经济法要从社会公平和经济民主两个方面进行管理[2]。
整体效益其实和公平之间有很大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效益和效率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个体,想要实现整体的效益就必须要先实现整体的效率,由效率去带动效益,才能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个体效益的出现和个体效率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完全由个体效率组成,这其中必须要加入外力的参与;但整体效率的出现并不完全是由整体效益造成,比如:依靠出口的自然资源产品,为了提高效率可以让出产品的开采权,并且使用一些暴力的开采手段等,这些行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但这种效率会造成大量的破坏,可持续收益被大大减少,因此想要提升整体效益,必须要借助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的干预是以保护公平为主要标准,比如:在不同的地区实现不同的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中国崛起战略等,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高污染企业下令进行整改,甚至关闭[3]。
从我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来看,党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改变我国人均GDP落后的现象,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策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帮助,这一思想的转变,是效率和公平两者矛盾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利益,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并且需要建立在符合我国全体人民利益的前提下,经济领域要有一个整体协调、促进发展的体制,通过社会公平来实现经济的整体价值[4]。在《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当中有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必备的战略选择,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必须保证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改善发展的质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自然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人类对未来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作出思考,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情况,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经济发展新模式。联合国在召开某次会议时,签署了众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当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反映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共识,我国政府曾提出促进中国环境和发展的十大策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心思想,并安排相关的人员组成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和发展进行保护。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这个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是将经济关系、经济立法、生态环境系统等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关系,对于其中的经济法来说,如果只考虑其整体运行,而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它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处理,会导致物质和能量转化中出现问题,从而我国经济不能实现飞跃式的增长[5]。
在我国信息化背景下,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一直是我国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法学者通过对经济法本身的价值观、理念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利益,为了提高效率可以让出产品的开采权,并且使用一些暴力的开采手段等,这些行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但这种效率会造成大量的破坏,可持续收益被大大减少,因此想要提升整体效益,就必须要借助外力的作用,采取适当的外力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经济法是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依靠,经济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实现优质供给,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想要了解经济法的价值,不仅要对经济学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还要对经济法的发展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道路进行研究,以上就是通过辩证系统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途径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经济法价值的取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