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下医院管理制度的探索与研究

2021-11-24 04:51张云静
经营者 2021年18期
关键词:医共体分院规章制度

张云静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浙江 宁波 315100)

医院应在医共体建设下结合自身的规模大小和内部特点,建立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医院管理制度。我国的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问题也层出不穷,如医院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医保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医共体提出的目的主要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有效解决人民看病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发展。

一、医共体概述

医共体,即医疗共同体,具体是指以县(区)级医院为龙头,将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有机联合形成的医疗体系。在区域内组建医共体,搭建合理的就医秩序,能实现分级诊疗目标,提升基层人民的健康水平。随着我国对医共体的提倡,各个县域均已开始构建医共体,并获得显著的实施效果,有效提升了县域医院的诊疗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医共体的建设价值。

二、医共体下医院管理制度的意义

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一个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要求医院建立体系完善的医院内部规章制度,促使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秩序化开展,让医院内部的医务工作者有法可依,同时便于医院内部的自我管理。我国要求依法治院、行医规范,保证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大环境的需要。要建立健全的约束制度,提升医务工作者的服务素养,增强服务意识,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通过不断开展实践活动,逐渐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医院管理制度包含业务和行政两个方面,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之前,参与制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卫计委下发的有关文件进行一定的了解,对医院规章制度的制定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相关的制度条文一定要保证严谨,并根据医院的现有情况,对其他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参考与借鉴,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从而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对每一条规章进行反复推敲,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做到语言简洁、意思明确、语句通顺,有效避免制度内容重复,最终由院级的最高领导进行审批,通过之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以此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1]。医共体下的医院管理制度应严格按照上述方式制定,这样能够保证医疗共同体下的每一个医院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自身的行为,也能保障各个医院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保证其具有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从各医院的角度出发,要掌握好管理的严厉程度,要避免过于严厉,引起医院内部的不满,也要避免过于放松,使规章制度不具备相应的约束力,让规章制度表面化。

三、医疗共同体建设

(一)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我国医共体内部应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集约优势,推进城乡一体的管理模式,从而构建合理的就医秩序,提升县域医院的服务质量。同时我国应督促牵头医院下沉技术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帮扶政策,并将专家坐诊的消息在当地进行全面推广,使当地人民知道院内有专家坐诊,从而前来就医。建立健全的各分院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将基金与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一打包并进行公平分配,超支部分也应共同承担。在保证投资、资产、职工不变的前提下,使牵头医院与各分院的运行遵循“三统一”的原则[2]。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时,要注重研究有效的对策,避免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再次形式化,也要避免资金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做牵头医院,组建医共体,促进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全方位地保证人民身体健康。还要加强牵头医院的建设,实现大病少出县,推进重点专科疾病的建设发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县级医院对大病的医治能力,增强各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

(二)促使医共体管理一体化

医共体背景下的各医疗单位小组,统一由牵头医院院长担当医共体的法人,这样能有效增强领导的权威,构建一个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利于加强其对医院的管理。同时由于各分院的发展各不相同,各个地区的患者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分院之间要错位发展,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医共体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构建完善的县级健康信息平台,让患者信息资源在平台中共享,提升医共体内的医疗机构协同服务水平,从而做好医共体下的智慧平台建设,改善人民看病就医的体验。建立完善的区域内诊疗系统、财务系统、电子档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实现县级区域内牵头医院患者的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并进行统一的维护,实现医疗资源的融会贯通,实现各医院之间的业务高效协同,这样患者在转诊的过程中,医生就能够提前预知患者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看诊。医共体管理一体化,能促进基层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增强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促使基层医院的看病人数得到显著提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使用率,促进经营效益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各基层医疗机构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扩大自身优势,使整个医共体的医疗水平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

四、医共体下医院管理制度

(一)促进薪酬制度改革

医共体应完善内部工作人员的薪酬制度,应根据医共体的建设情况重新核算各医共体的薪酬总量,并按照我国指定的相应薪资标准对其进行薪酬制定,贯彻落实医共体内部薪资自主分配权。医共体的薪酬总量核定要允许医疗机构打破现行的医院薪资核定标准,要给予工作人员除正常收入和相关规定的各项基金外的奖励。医共体的奖金可根据医院内部的特点适当提高,充分考虑医务人员的职业需求,因此,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加班时长、夜班、值班和上门服务等情况适当地增加奖金总量,以此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医共体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薪酬的改革制度中,要注意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体现出岗位差异,改善绩效考核制度。医共体下的医务人员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补贴等构成,能够使医务人员对医共体建设产生信任感,增强自身对医院的向心力,有助于增强医院内部的凝聚力。

(二)明确医共体各部门职责

在医共体背景下,各部门首先应明确自身的权责分配,明确医院制度改革和医共体的发展大方向,贯彻落实我党的基本原则、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等,并完善医共体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了解自身的责任,加强医共体作风廉洁和行为规范建设,落实清廉医院的建设。各部门要明晰其职能和权责,避免出现权责交叉和权责分配不明确的现象,防止出现问题时找不到主要负责人,使医院内部管理混乱,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院长在医共体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内部发展、人资管理、科室建设、奖金绩效等工作,履行各法律文件的签订、审核和签发的职责,贯彻落实医共体党委部署的重要任务,并定期向其汇报工作成果和重大情况,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接受财务的监督与审计[3]。而医共体内各分院要坚决完成上级下发的主要任务,负责本分院的全方位工作,并对自身的所有工作负主要责任,充分完成医共体授权的相关职责,并制定适合医院内部发展的投资计划,在医共体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自觉接受医共体领导对其的监督和评价,积极支持医共体的工作,坚决维护医共体的利益。医共体应下设内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协调各分院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共同发展进步,并定期对领导班子汇报工作进程和开展情况,有效监督各部门履行自身的职责,使其能够按规定完成上级下发的各项工作,从而保证医共体建设有效开展。由此看来,将医院内部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有利于加强对医院内部的管理。

(三)加强各分院党组织建设

医共体下的各分院,应完善党组织建设,医院内部的发展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方针。医院要成立专门的党建工作部门,并按照党建工作的要求建设思政团队。应保证党建工作有效开展,配备相应的优秀党建工作人才,并划拨党建工作的专项资金,将其纳入医院预算。以完善党建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理顺院内的党组织关系,强化党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和领导优势转变成为医共体建设的竞争优势,使各分院能够依靠党的领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定期对各分院进行党建工作的宣传,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对各院进行宣传,组织党建宣传大会,创办党建主题活动,让各个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让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同时,提升其思想觉悟,这有助于医院内部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使各职工认识到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有利于医院对其进行管理,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设。

(四)制定完善的用人制度

中心区的医务工作者与农村的医务工作者待遇差距较大,城市内的工作人员学习空间较大,学习机会也相对较多,薪资收入也比农村高,这就导致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较少。基层医疗机构对我国医务人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导致其医疗水平不高,病人对其也并不信任。因此,我国提出了医共体的概念,在医共体的背景下,我国人民实现了在基层医疗与大医院之间的两面就诊。各大医院派院内的专家进入基层医院指导工作,并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和查房等活动,这样的方式能促使基层医务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医共体下的各医院正在贯彻落实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缓解了县级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利用率,使医共体的内部资源实现了合理配置。医共体建设完成之后,医院对招聘人员的政策也进行了改革,实现了自主招人的目标,这有助于医院内部选拔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医务人员,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队伍,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4]。同时医院对招聘上来的医务人员进行统一的上岗培训,对同一批人员制定同样的培训机制,以便对人才进行管理。医院对其培训后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将其安排到适配的岗位。医院为内部的老员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激励其积极工作,从而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价值,为医院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医共体的特点相符合。

(五)基层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医保的基金预算应由之前的各定点医院独立进行预算转变成由医共体统一进行计算,这也使医保支付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医院自身的管理责任有一部分落在了医共体的牵头医院上,同时也为安排统一的医保基金预算,直接与各牵头医院展开谈判奠定了基础。在保证参保人就医自由权利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与医共体建立契约关系,医共体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增值服务,增强参保人员的服从性。医共体应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可采取经济政策的激励方式,免除患者就医的挂号费,优先为其安排住院和看病[5]。创造竞争式的就医环境,人们可以在医共体的内部自由选择医院进行就医,但前提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医共体进行签约,而且每年可以自由更换医共体。在以按人头总额预付为主体的复合支付制度下,医保办根据医共体的签约人头数和未签约人头数分开支付,一般情况下签约人头数的费用高于未签约人头的费用,从而建立新的医共体内部效益的分配平衡机制。

五、结语

医共体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人民看病难的问题,也降低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可以为小医院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医共体与医院管理制度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建立良好的医共体发展体系有助于促进医院制度的有效制定,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从而构建一个优良的就医环境,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医共体分院规章制度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在重庆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墙化”更需“强化”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分析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