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寿险公司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4 04:11:14李婷
经营者 2021年9期
关键词:寿险经营管理工作

李婷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化企业重要的内部管理手段之一,对于提升资源配置水平、降低成本投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寿险公司应当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保障发展战略规划的实现与自身长足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落实、调整。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含业务预算、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等。对寿险公司而言,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一)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在寿险公司的施行,能够有效地对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使其能够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具体岗位之中,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司发展经营的重点内容,同时也能够促进各职能部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高。对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二)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根据寿险公司实际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状况,实现对公司内部资源最合理的分配,确保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降低经营成本,切实提升公司业务水平及经营管理质量。

三、寿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构不健全

寿险公司内部员工的重视程度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影响极大。当前,部分寿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进程中,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错误理念,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并未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应有价值。部分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尚待完善,相关反馈机制也并不健全,并未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设置独立的岗位与机构。然而事实证明,寿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进程中倘若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则难以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全面且准确的信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算执行的难度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不合理,执行不到位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保障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依据,就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现状而言,部分公司依旧沿用过去的年度保费分险种、分渠道调度计划,难以满足现代化寿险公司发展需求。此外,预算编制手段不合理,与公司当前经营管理情况不匹配,也没有遵循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不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目标[1]。与此同时,部分公司对于当前市场环境状况调查不够充分,在内部预算指标的设置上缺乏灵活性、弹性以及科学性,难以与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形势紧密结合,无法充分把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全面预算管理评价体系尚待完善,风险防控意识不足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之下,部分寿险公司依旧沿用传统模式,以业绩论英雄,并未针对实际经营管理状况,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评价机制。还有部分寿险公司并未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之中,仅以保费收入评价公司经济效益,不仅无法真实地反映业务质量,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公司当前经营管理质量。同时,对寿险公司而言,这种过于重视保险收入的评估标准,易导致公司内部员工之间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难以保障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并且使用此类单一且粗暴的评价方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难以推动公司实现稳定发展。

(四)信息化建设不足,复合型人才匮乏

当前,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员工工作质量及效率,同时还能保障信息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但当前部分寿险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影响公司发展。部分公司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业务水平,却并未针对内部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2]。部分公司各职能部门虽根据工作需求引进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功能却没有被优化,甚至未开放,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阻碍。

四、寿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强化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完善内部组织架构

第一,寿险公司应当转变内部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公司内部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经营管理思维,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积极性、提高其配合度。第二,明确发展战略目标,搭建一套统一、协调、规范、合理的组织架构,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约束员工工作行为,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第三,设置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并与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区分,充分发挥其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负责工作中的管理、指导、编制、执行、分析总结等工作,使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与其他部门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约束的关系[3],进一步强化对寿险公司的有效管理,切实提升其行业竞争力。

(二)科学进行预算编制,保障预算执行刚性

寿险公司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引,遵循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以及全过程原则,落实预算编制工作,明确自身经营管理进程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确保预算编制符合公司实际经营管理需求。与此同时,公司还应当依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合理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确保预算指标具备先进性、可操作性以及导向性。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预算执行进度的合理管控为主线,全面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事前预测评估、事中监督管控、事后分析评价。另外,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及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合理状况进行优化与改进,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切实保障预算资金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三)建立科学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寿险公司应当根据当前经营管理现状,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体系,既要动态科学地考核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也应当合理地评估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工作。根据员工具体工作落实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将员工薪酬与绩效考核结果福利挂钩,切实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4]。同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受不正确思想影响,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形同虚设。落实预算执行结果的合理评估,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切实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进一步强化全员风险防控意识,通过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与蔓延。

(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实复合型人才储备

寿险公司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根据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开展需求,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需求,对信息管理系统相关功能及模块进行优化调试与定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稳定高效的运行。进一步提升公司内部数据传输效率,保障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充实寿险公司内部复合型人才储备,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员工教育培训活动,丰富员工全面预算管理知识,提升其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要想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在寿险公司内部的有效落实,需要完善相关机制,合理设置岗位,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同时还需要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如此,才能推动寿险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寿险经营管理工作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