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

2021-11-24 00:10张茹茹
成人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成教艺术类素质教育

张茹茹,王 丹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主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塑造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较,更注重受教育者的思想、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培养。素质教育不局限于某一时段,是随着个人不断成长学习逐渐培养累积的教育。高校作为成教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应更注重学生价值观、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高校成教学生教育的受众人群以成年人为主,包括已经工作或正在就业的人群,他们从社会再次走进校园是其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更新和扩展专业知识范畴,或者是学习一门新的专业,最终获取学历证书。[4]高校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成教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性培养,使成教学生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后提升工作能力,拓展生存能力,使其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在高校成教学生素质教育中,应通过艺术素质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建立对“美”的正确认知,使其在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规划中得到有益助力。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成年人担负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多方面责任。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取决于长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与个人的世界观、美学观、人生观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可强化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个人艺术素养、形成创新思维,更好地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创造力,追求求真、向善、爱美的生活。

一、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

1.艺术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层面:由于高校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有些高校认为成人不需要艺术素质教育或者忽视了艺术素质教育。高校对于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低,导致艺术素质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另外,有些高校对于成教学生的教育地位、教学目标、教学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不明确,办学理念错误,致使成人教育以营利性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忽视了社会效益;只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成教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重眼前的毕业要求,而轻成教学生未来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

学生层面:随着普通高校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社会对高校成教毕业生认可度降低,成教学生的工作压力、职业竞争与日递增,导致成教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走入以专业知识作为未来工作唯一考核标准的误区。对于成教学生来讲,高校成人教育是以获取学历为目标的教育,而学习变成具有目的性、功利性的过程,学习目标单一,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艺术素质对于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教育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多数人已经步入社会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对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个人价值观、审美观。因此,大多数成教学生认为在校期间不需要艺术素质教育,最终导致成教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相较于普通教育,高校成教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欠缺,艺术素质教育体系不完善。艺术素质教育依赖于艺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大多作为选修课程开设。高校开设的艺术素质选修课类型较少,多以电影、音乐及美术赏析为主,课程所对应的艺术门类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艺术的多元化需求。因艺术类课程是选修课,相较于专业课程,成教生对待此类课程态度不够重视,以修得学分为目的,忽视了这类课程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作用。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为单向输入式教学,学生参与度低。教师单方面讲解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缺少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将课堂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在排课方面学时少,时间短,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流于表面,无法深化深层次的艺术知识,导致原本对某一艺术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

各门类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缺乏全面普及艺术理论知识的艺术素质课程,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缺少基础理论学习。对于艺术素质教育,高校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培养方案。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有不同的要求,还存在某些教师按照自身的喜好培养学生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连贯、系统地学习同门类的艺术课程,最终导致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学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3.教学方式不匹配

师资队伍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教学模式对于成人的艺术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数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教师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或照搬艺术生的艺术素养教学方式,开展成教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导致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教学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成教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年纪相差过大且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定向学习意识等特点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方式,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加强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路径

1.树立艺术素质教育观

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人才。[5]成教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应当受到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同样的重视。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素质教育应通过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构建个人艺术素养、塑造完善的人格品质,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应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艺术素质教育观的认识与理解,树立以大众普及教育为主、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的艺术素质教育观。因此,应结合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对艺术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要引导成教学生树立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正确观念,使其意识到艺术素质教育对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通过艺术素质教育的改革,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人才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完善课程体系

当前,高校成人教育多以专业知识培养为主,很少涉及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内容。首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学科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艺术类课程作为相应专业成教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可以根据成教学生的自身特点或喜好进行分类教学,相同的艺术素质培养类课程可以让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一起上课,既打破了班级、专业和年级的限制,也为学校节约了资源。再次,学校可以开设多门类的成人艺术素质培养类课程,开设开放课堂,学生可以按照自身需求自由选择,进而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最后,学校可以针对成教学生进行大数据统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或工作、生活环境,拓展适合自己的艺术素质方向和内容,补充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教学不应拘泥于大众化的课堂教学,应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构建对话式教学,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提高成教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根据成教学生的需求设置艺术素质教学的具体内容,调整传统意义上以艺术理论和艺术赏析为主的教学内容,侧重将艺术知识运用与成教学生学习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中的创造能力。

3.拓展教学方式

成教学生定向学习的意识很强,返回校园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获得相应学历。高校成人教育以专业知识培养为主,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及学科特点,将与专业相关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使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专业能力。积极完善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开设更加丰富的艺术课程,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设置艺术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把艺术理论、艺术赏析为主的宏观艺术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整体提升成教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选修课可偏重选择与成教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艺术类课程进行深入教学,以实践为主,使成教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加深对专业的学习和理解。

4.创新教育传播方式

成教学生大多已经是在职员工或是需要更换工作岗位的成年人,他们已经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基于成教学生的特殊性,在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需要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使成教学生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得以顺利完成艺术素质教育。“课堂+多媒体”的教育传播方式并不是高校成教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新时代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推动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成人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应探索新的教学渠道,广泛利用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运用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手机app等传播手段,将教学环境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使成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接受线上教育。在线上教育中,成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相关的艺术素质课程,推动艺术素质教育更加个性化。成教学生可以自行在APP上获取相关学习及视频资料,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各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讲析,更直接、更广泛地学习专家和学者的艺术素质的知识给养,达到对艺术进行学习与鉴赏的目的,丰富和充实自身的艺术素质。新媒体的应用融合艺术素质教学,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上信息的单向输入,可使艺术素质教育在传播方式上得到更全面的拓展。

猜你喜欢
成教艺术类素质教育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理念下成教生学习行为分析研究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实施成教教学改革
基于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凸显成教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