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21-11-23 08:50朱满珍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学习学困生班主任

朱满珍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困生转换是最艰辛、最费力的工作之一,如何帮助学困生摆脱现有状态,使这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积极融入集体、主动投入学习就已成为相关工作者讨论与探究的热议话题。本文就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对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困生;班主任;策略;学习

引言

“学困生”是指在学科学习上停滞不前,在学习态度或学习能力上有问题的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他们算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的他们不论在同学亦或者学科任课教师面前不讨喜,容易受到区别对待,由此陷入到学习不好、不被赏识、缺乏自信、不愿学习、学习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中,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讨厌班级生活的消极心理状态,有甚者还会做出极端欣慰。这不论对其学业完成还是个人身心成长发育来说都尤为不利。而我们班主任作为班集体中的“大家长”,工作性质与内容就决定了其必须要承担起学困生转化这一艰巨的任务,特别是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大的努力去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引导。

一、“学困”问题出现的成因分析

本文以我们班一学生A为研究对象,A同学的成绩不理想,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下课不完成作业,很多次都被老师当作“反面教材”,用来警醒与提示其他同学走向正途。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A同学与部分任课教师之间的的关系并不好,他不喜欢听老师讲话、不愿意按照老师的意思做出改变,以多年教学经验来看如果此时不采取颇具针对性的引导措施,随便一个“契机”便会成为误入歧途的转折点。因此,我通过与A同学的深入交流,总结出他产生“学困”问题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不会的知识点越积越多

A同学并不笨,相反他思维敏捷、有主见,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感受,导致其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自主认知与教师的讲解思路产生冲突,又未能得到及时的引导与解决。这种学生与教师主观意识上的矛盾使其脑海中所接收到的信息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在课下自行整合处理后勉强在心中给出一个“自以为”的正确内容,可由于其年级尚小、学科能力水平不足、总体认知能力较差的缘故,这“自认为”的内容并不适用于日后学习展开,而当学习下一知识点时,不仅缺乏正确理论支撑,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周而复始中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多。A同学跟我说:“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努力的去学习相关内容,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慢慢的我开始想放弃。”的确,当一个人努力的方式错了,在短期内又得不到自己所想的应有回报,自然会觉得之前的诸多付出不值得,可偏偏在这时任课教师又缺乏引导,没有帮其思考与探索努力的方向、方法,长此以往可能A同学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脑海中到底有多少知识是教师传授的,又有多少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意识产物,在学习过程中积攒的困难越来越多,总是有着解决不完的麻烦。如此残酷的现实慢慢地催动了他萌生“放弃”学习的想法。

(二)自信匮乏

自信匮乏是大多数学困生普遍具备的一种特质。A同学也是如此,该问题的成因有很多,如分数不理想,在班级内排不上名次,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炫耀成绩、得到教师的赞许与嘉奖;而部分教师的错误引导方式,只告诉他们:“应该向谁谁谁学习”、“你和他都是一个班的,他行为什么你不行”等,这些内容虽颇有“鸡汤”韵味,但却对该学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该不会的问题还是不会、不知道好的学习方法依旧不知道,也没有起到反面激励的效果,让他立志奋发图强,反倒是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了别人与自己的差距,并在教师不适当的对比下逐步丧失自信。A同学跟我说:“老师每次说我没谁谁强虽然心里很不服气,每次都想努力,但尝试了几次后发现根本追不上别人的步伐,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也该生来说发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不能的通过现有方式拉近,从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并且慢慢的把别人的形象在自己心中会上升到一定高度,以至于个人感觉其在某些领域的“权威”是不容撼动的,开始自暴自弃,而教师、家长这些身边人的“添油加醋”,无非是其走向岔路的助推剂。

二、班主任转换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学困生的转换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它需要的是教师的耐心与决心。学生其实就像是一张白纸,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渲染与熏陶下,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早已被“学习”二字所感化,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老师、对得起家长”是他们的潜意识中的一种精神诉求,也会在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下付诸于行动,学困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渴求学习更多知识、取得好成绩,能够引以为傲的站在他人面前尽情展示自己,所以我们每一个都教师要根据其“学困”特征产生的具体原因去寻找针对性策略进行引导,为学生们带来新的希望。

(一)有效沟通寻找问题所在

沟通是增进人与人间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所看到的学困生只是一种表象,而我们却习惯于借助主观经验将这种表象进行分类归纳,用“学困生”三字去掩饰自己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困生的产生与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莫大关联,自己理应应该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帮助他们;其次,身为班主任,必须要熟悉的掌握班内各位学生的基本状况,对其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实时监控,对其行为产生的内在心理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为学困生转换等诸多问题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撑。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先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对学困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控,讨论与猜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该采用怎样的解决措施。如我就和数学教师沟通A同学的情况,我们发现他在课程刚开始的问题引入与合作探究时表现的较为积极,但在讲授完知识开始做题后却忽然没了声音。该生作业虽然能认真完成,可正确率较低,通过沟通我们意识到A同学并不是“笨孩子”,大概率是在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该现状产生,带着这个疑问我找到了A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在简单的寒暄后,我与他快速熟络起来,我希望带给他的整体感觉不是来“兴师问罪”,而是像知心朋友一般聊聊天。后来聊着聊着就发现他的自主意识较强,不愿意受限于教材的标准推导流程,更愿意自行思考。因此,在老师讲授知识内容时他总是在验证自己的想法而错过了课堂的“精华”。通过先与数学教师沟通,掌握大体状况、提出猜想、思考沟通策略,再与学生进行沟通,验证自身猜想、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与照顾,打开他因长期被压抑而闭锁的心门,为后续转变学生错误想法等其他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寻找对策着力解决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班主任要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解决,像A同学这样自主意识较强、爱思考,但不会听课、没有掌握优质学习方法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先从任课教师入手,让其多给与该同学一些关注,在讲授到重要知識内容时,通过运用启发式小提问的方式,将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一来能用这种“一机灵”的方式快速使其跟上课堂节奏,二来是能通过问题来展现与解决其内心的困惑,在课下任课教师可走到学生身旁,问一问:“这节课哪里没听懂?”、“这道题你有没有好的方法?”等在拉近彼此距离的同时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随后班主任要从学生入手,通过主题班会、小组讨论等方式集中告知或借助小组探究以优带后的作用侧面引导学生意识到认真听讲的重要性,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随后班主任再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问一问“你觉得哪种学习方法好?”,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理解为其推荐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法,并像两个在统一目标作用下共同努力奋斗的小伙伴一般监督、激励他逐步向前,努力翻越学习中的那些“大山”。

综上所述,学困生转换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有效引导,从自信树立、学习方法掌握、知识内容巩固、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态度端正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助每一个“学习困难户”走出学习困境。

参考文献:

[1]陈强梅.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和教学策略改进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3):8-9.

[2]董洪丹,宋怀彬,张领先,汪淼.极课云大数据背景下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1(26):34-36.

[3]邓永宽. 从理解与赏识的角度探究学困生的转化方法[N]. 六盘水日报,2021-08-10(008).

[4]王晓芬.初二数学学困生学习调查及转化策略——以泉州市三所中学为样本[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07):60-65+72.

猜你喜欢
学习学困生班主任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我的班主任①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