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珍
(甘肃省和政县第二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晚婚晚育已成为一些发达城市的主题之一,但在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地区早婚早育现象仍屡见不鲜,笔者所在的临夏州和政县就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区内经济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普遍偏低,相比之下适龄学生中辍学较多,造成这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早婚观念的影响,而早婚观念对适龄学生身心健康及学业的影响也显得格外突出,为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尤其寄宿制民族混读学校。为此,笔者以自身所在教学实际出发,认为早婚观念对学校的管理及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层面:
1.1 父母早婚使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早婚现象在这些地方盛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早婚观念在这些孩子父母心中已是根生蒂固,学生当中早婚父母的相对较多,而早婚的父母大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使父母在子女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上欠佳,无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性格更容易偏激,同时学生也因父母的影响,使早婚观念逐步浸蚀学生的还未成熟的心灵,使一些学生对早婚观念已在心里坦然接受,加之这些地区彩礼相对较高,更有甚者,一些少数民族的父母竟为了让孩子早婚而中断其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控辍保学”政策的强有力的执行下,基本上能保证每个孩子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虽然已经遏制了未完成义务教育而早婚现象,但无法遏制未到法定结婚年龄而早婚的现象。
1.2 不同民族学生混读,早婚观念耳濡目染。在少数民族学生之中早婚现象比汉族学生更为普遍,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一起混读寄宿,共同学习和生活,耳濡目染,使得很多汉族学生也受影响,无心学习,在思想上已对早婚现象得到认可,加之很多早婚父母疏于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导致这些孩子与父母之间逐渐产生差距,容易形成代沟。同时在这些地方早婚早离的现象司空见惯,学生之中单亲家庭相对较多,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得不到关爱和照顾,一些学生便将目光投入到异性学伴上面,希望能从异性同伴身上寻找到所谓的关爱和照顾,进而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出现早婚现象,无心学业之余同时对学校的管理方面带来了不便。
1.3 贫困家庭使学生无心学业,易受早婚观念的侵蚀。青春期正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时候,然而这些地区的学生却因繁重的家庭负担下,很多学生放学后忙于家中农活或家务,致使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久而久之感觉学业无望,因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进而有早婚的念头,认为早当家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这样不但没有减轻家庭的负担,反而成为一个家庭向前发展的阻力。
为了能进一步消除早婚观念对学生成长的冲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笔者认为,学校还需做好正面引导同时还需家长来引导和感化,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早婚观念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具体建议如下:
2.1 大力宣传当地政府控辍保学的政策。近两年在控辍保学政策的强有力执行下,以临夏州和政县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基本上能完成义务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部分学生当中的早婚现象,不会出现因早婚而完不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控辍保学政策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对早婚观念给予很大的冲击,一些辍学在家的学生不得不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因此,学校可利用集会及班会课上大力宣传控辍保学及晚婚晚育的相关政策,打消学生未完成义务教育而辍学甚至是早婚的念头。
2.2 学校积极开展拒绝早婚早育的主题活动。学校要定期的开展相应的科普讲座,坚持正面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充分的认识到早婚只会让贫穷的家庭变得更加贫穷,认识到读书才是才是改变贫穷的重要途经。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拒绝早婚的讲座让学生来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和未来的信心,以便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也能实质性的认识到了早婚早恋的对学业的危害性,能够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婚恋现象,同时对学校管理层面减轻了负担,德育效果事半功倍。
2.3 从源头抓起,做好学生父母的思想工作。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根本源头,父母的言行及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可利用家长会的时候或在家长联系群中广泛宣传早婚早育对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家长认识到早婚对学生成长发展及家庭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再通过家校双方的教育,让学生得到引导和感化,认识到早婚对自己发展的不利,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早婚观念在对民族混读学校的学生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本文从临夏州和政县实际出发,仔细分析了早婚观念在民族混读学校中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进而认为应从学校及家庭教育两方面着手来消除民族混读学校中的早婚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这些建议能被民族混读学校的一线管理着参考借鉴,并付诸实践于学校的德育教育之中,有望能大大降低早婚观念对学生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学校的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