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 安徽 淮南 232200)
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下,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各个学科中逐步深入,这使得很多学校开始注重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化学作为高中教学较难的一项学科,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具有较多的有利之处。
高中化学涉及到环境、能源、材料、信息等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些领域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又相互调节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额一门课程。从化学的本质出发,化学所揭示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质,包括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等;从化学的价值来看,化学探究的是可发展的理想目标。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主要是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化学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自我发展。
在目前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二是缺乏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不足。首先,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仍然是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对化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教师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因此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困难,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目前高中化学学科缺乏科学、完善的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無法判断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对于化学的学习必须要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3.1 把握基本要素通畅课堂逻辑。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培养高中学生的关键能力,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掌握知识能力。为此,在实际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需要根据高中化学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与知识体系,对化学进行合理地设计,并进行有序的课堂环节设置,以使得化学教学的课堂能够保持一定的逻辑性与有序性。例如,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时,需要通过合理化的课程设置与方式,确保学生能够良好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对化学实验规则进行初步的了解。很多化学教师在实际进行化学教学时,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室实验课开展时,经常会将眼光放在化学仪器与药品上,而在实际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通常会因兴奋与好奇而对化学实验操作感到紧张,在化学实验进行结果记录后,便感觉结束了化学实验,没有深刻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思路与目的。这种学生化学实验态度与实验逻辑的不一致性,使得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养成。因此,教师在实际进行化学实验前,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各项规则进行了解,并对本节课程涉及的化学器材与药品及操作步骤进行正确认识,以使得其能够在实际开展实验时,按照顺序良好的完成化学实验与记录,促使其能够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发展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3.2 创设问题链条培养思维能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意义在于学生能够在核心素养的锻炼下,可以主动性与逻辑性的进行化学学习思考,确保其能够有效进行化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此,在实际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链条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扩展化的化学问题链,怎么样的物质称为金属—合金金属的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使金属的性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金属可以制作成哪些物品-你认识的金属有哪些-这些金属共同特性在那里。通过有序性的链条设计,让学生们以探究性的思维,能够去理解化学之间的变化,使其能够根据个人所学知识与认识,充分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以锻炼其的化学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进而在以点到面的教学下锻炼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生必须学习的学科,化学在高中应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进行化学教学时,只有确保高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有效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为此,为有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合理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化高中学生的个人化学思维能力与实践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