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新理念探讨

2021-11-23 02:08辉,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思政

谢 辉,周 文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湖南 张家界 427000)

0 引言

管理学基础作为旅游管理系的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可以对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产生初步认知,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制定了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管理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理解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利用管理学思想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笔者连续多年任教管理学基础,在课程结束后综合考察学生,发现作为初学者,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枯燥的理论理解不透、基本方法不会运用于实践等问题。为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尤为必要。

1 教学实践现存问题

1.1 思维方式需要转变,学习动力不足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 岁左右,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但总体来看,作为学生其考虑问题的方向依然停留应试,考试层面,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宏观把控的能力以及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管理学基础课程需要的是发散式的管理思维,学生难以适应,容易失去学习动力。第二,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差,存在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动机不强烈等问题。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以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学生难以理解导致课堂表现反馈差和学生听课率低的现象。

1.2 教学工作倦怠,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教学通常是重复相同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多年教学生涯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面对不同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教学,已成常态。日复一日的教学还会使教师产生倦怠感,对工作缺乏热情,虽意识到课堂需要创新和突破,但不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填鸭式”传统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其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口头讲解和幻灯片演示完成教学,以尽可能在短的时间传授更多的知识。而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参与其中,被迫吸收知识,囫囵吞枣,没有将知识点掰开揉碎地理解和消化。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主动探讨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学习难度增加

教材不具有针对性,未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和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不同,高职侧重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教材内容应以实际应用为主,与学生的培养计划不相适应。另外,绝大多数学生并未接触过管理学相关的知识,使用的教材理论知识表述过于晦涩难懂。面对比较深奥的原理,学生只能识其字而不知其意,增加了学习难度。

2 管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措施

2.1 注重思政教学,言传身教

教书和育人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侧重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而专业课应与思想政治课同时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管理学基础应当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思想观念。杨婵认为“重专业轻理念”的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下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来提高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及职业素养[1]。赵雅萍认为应将课程与思政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一种正确的管理思想,逐渐培养学生作为管理者应具备的素养[2]。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知识与思政教育齐驱并行。首先,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背后的思政元素,从教材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并巧妙地融合到实际教学中。要采用多种途径带领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正确的国家政策对企业走向的指导、中国企业家的胸襟和格局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大局观。同时,对比国内外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理念、不同的市场制度和不同时间段的国际形势,让学生们意识到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就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展现出有责任、有担当以及爱岗敬业的一面。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模仿,教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在成长关键期有意识地培养优良的品质,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格。

2.2 改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从17 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经历了300 年多年的发展和延续[3-4]。这种教学理念被广泛接受的前提是在信息传播、交换不发达的年代,知识的延续主要依靠有经验者的传递和学习者的接受,信息传递者具有绝对的权威。然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打破了这一种传统教育理念。20 世纪60 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应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再加以理解和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认知。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应扮演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学生和知识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对此,教师在课堂及课后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课程内容以及职业规划的想法,从学生关注的重点入手,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生毕业之后想开始自主创业,管理学基础能指导学生以后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公司,让学生明确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未来有实际应用价值,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对以及学习习惯较差的问题,教师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时,容易出现理解错误或者记忆不全面的情况。此时,教师改变教学形式,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建立学习基本概念的方法。

2.3 采用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更加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陈宇晴、杜萍等认为,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实行翻转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5-6]。周伟、刘芳认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7-8]。

教师要抓住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发现,采用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其不同之处在于案例教学通过列举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分组讨论案例,结合案例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理论对案例做出评价或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产生参与感和代入感,会主动考虑应该如何处理问题。而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通过情景再现,分析事件发展的经过,修正思路,并且学生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升实践能力。

2.4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长期以来,管理学基础的课程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考核的内容有限,而管理学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普遍性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规律,具备分散型思维和管理能力。因此,课程考核不能过于单一。根据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期末综合成绩由课堂参与情况、小组成员评价、案例分析评定情况、笔试成绩组成。①课堂参与情况:依据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纪律、平时完成作业情况以及课堂互动游戏表现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10%。②小组成员评价:依据分配任务完成情况、态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25%。③案例分析评定情况:依据案例剖析的全面性、案例评价的合理性、提出的方案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40%。④笔试成绩即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25%。

3 结语

为了提升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应以思政教育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理念为指导,并采用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管理学案例思政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管理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