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镜下套扎术对于内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1-23 07:48刘俊杰吕薇黎淑玲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痔内镜实验组

刘俊杰,吕薇,黎淑玲

内痔指的是直肠下部黏膜与肛管皮肤下、齿状线上方的静脉丛瘀血、曲张所造成的柔软静脉团[1]。患者临床上多以排便出血、痔核脱出、贫血、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3]。目前临床上对于内痔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传统外剥内扎术疗效较高,但是由于操作不方便、视野不清楚的缺点,造成术后的并发症同样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严重影响预后[4-5]。肠内镜下套扎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晰,同时手术对于内痔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在国外已普遍运用于内痔的治疗当中[6-7]。因此本研究前瞻性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内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分析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8]中内痔诊断标准;②接受手术治疗;③经肛门镜诊断为2~3度内痔且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④精神意志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外痔或者混合痔;②存在严重凝血功能不全;③存在免疫系统疾病;④存在严重肝功能、心功能不全;⑤存在肺、胃、脾等重要器官障碍;⑥妊娠期女性;⑦随访失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9)和对照组(n=31)。实验组29例,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50.76±5.88)岁,内痔分期:Ⅲ期26例,Ⅳ期3例;对照组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50.80±5.69)岁,内痔分期:Ⅲ期27例,Ⅳ期4例。两组年龄、性别、内痔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PYRC-2020-032)。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痔体套扎治疗:患者术前均接受充足的准备,患者采用左侧卧位,在麻醉后将内痔痔核以及齿线充分暴露,采用弯血管钳夹住内痔的根部,并进行结扎。手术完毕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保证大便湿润、大便通畅、伤口换药等。

实验组采用肠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术前接受充足的准备,采用左侧卧位(图1),运用胃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法,使用润滑剂对肛门进行润滑,镜头部分和套扎器透明帽的位置均涂抹润滑油,从肛门入口缓缓插入胃镜,并注气,保证直肠肠管充分扩张。运用倒镜法对肛窦处的内痔进行观察,并使内痔痔核与齿线充分暴露于视野内(图2),使胃镜的前端透明帽和内痔保证全面接触,随后开启吸引器,以8~13 kPa负压将内痔吸入透明帽中,将多环套扎器柄顺时针旋转并指导套圈已出现,则表示套扎完成。随后松开内镜,注入一点空气,慢慢收回内镜(图3)。手术完成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保证大便湿润、大便通畅、伤口换药等。

图1 患者术前准备 图2 患者肠内镜下直观图 图3 患者术后直视图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24 h、72 h出血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1、3个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出血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1.3.1 出血量 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术后24 h、72 h采用容积法测量出血情况,以一次性特制的灭菌纸浆垫进行收集。

1.3.2 疼痛程度 在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由相关医护人员上门随访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总共10分,无痛记0分,0<评分<3分记为轻度疼痛,3≤评分≤6分记为中度疼痛,>7分记为重度疼痛。

1.3.3 生活质量 在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由相关医护人员上门随访并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the Mos item shrot from health surey,SF-36)评估,内容包括角色、社会、躯体、认知等功能,量表总评分120分,0~55分记为差,55<评分<100记为良好,≥100分为优秀。

1.3.4 临床疗效 患者出院一年需到院复诊时,同时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参考《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内痔疗效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痔核消失或者完全萎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痔核明显缩小或部分萎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年终,痔核未见缩小或再次出现。临床总有疗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5 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住院期间由相关医护人员详细记录并对比患者出现的肝门狭窄、肛门失禁、尿储留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肝门狭窄+肛门失禁+尿储留)/n×100%,如果1例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那么每种并发症统计时各单独记1例,而统计总并发症时共记1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24 h、72 h出血量对比

实验组术后24 h和72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24 h、72 h出血量对比

2.2 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疼痛程度对比

手术前,两组VA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变化,VAS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VAS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疼痛程度对比分)

2.3 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生活质量对比

手术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变化,SF-36评分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SF-36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生活质量对比分)

2.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与对照组(87.09%)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例数少,并未出现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病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33%)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痔疮是肛肠科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患者可出现疼痛、瘙痒、出血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带来了许多的烦恼[9-11]。以往临床上认为,痔疮是因为直肠下段以及肠管内的静脉丛出现扩张以及曲张所导致,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发现,静脉丛扩张内并未出现病理性损伤。因此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是由肛垫下移所造成的[12-15]。目前治疗内痔的方案有许多,包括局部用药、冷冻、激光、手术等[16-17]。对于内痔II期以上的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是痔体套扎术,疗效较高,但是远期预后效果较低,且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痛苦[17-19]。

内镜下套扎术是采用倒镜的方法,手术过程更为简便灵活,同时视野更为清晰,定位更准,使用胶圈结扎在痔核的根部,并收缩胶圈压迫内痔血管,最终使其坏死,达到手术效果[20]。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和72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本次手术采用的倒镜,能够将痔核完全套扎注,对于出血的情况较为显著,同时痔核脱落后,创面会自行恢复,对于出血的改善较为明显[21]。本次研究显示,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变化,VAS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VAS评分更低(P<0.05)。分析原因:手术清除了内痔,消除了内痔引起的疼痛,同时手术过程视野清晰,并未损伤到内痔周围的组织结构以及神经系统,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降低。本次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SF-36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SF-36评分更低(P<0.05),分析原因:内镜下套扎术清除了内痔,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瘙样等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22]。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与对照组(87.09%),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内痔脱落后,肛垫的部位会向上移,同时术后的黏膜肌纤维出现粘连,进而使直肠下段的位置恢复正常;手术将内痔和周围的细小曲张静脉均套入,消除了静脉曲张[23-25]。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内镜套扎术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痔体套扎术来说,肠内镜下套扎术能够明显改善内痔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出血情况,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内痔内镜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内痔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