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伟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乳疝外科)
按照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技术能力要求的差异,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简称临床学硕)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临床专硕)。临床学硕研究生必须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科学和教学技术水平,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同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科学研究知识的学术型、实践性人才。而对于普通高等院校临床专硕的招考目标则主要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技术特色的专业性强的人才,要求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且善于从事临床技术方面的工作[1-2]。2009年,国务院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教育培养结构改革进行了重大规划调整,高度重视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招聘和专业培训,积极探索拓展高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教育培养规模。尽管目前对于我国高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招考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质量却未必一定会因此得到显著提升。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等6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审议,制订《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以临床医生技术职业生涯发展市场需求导向为主的临床医学发展政策和职业发展战略导向,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中层次专科综合临床技能专业人才培养,并将改革方向作为之后的临床医学技术领域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体育教学〔2015〕5号),全面深入推进分类招生联合考试制度,实现了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与临床口腔研究生的考试分类联合招考[3]。重点要求所有全国专业院校每年招收的临床医学专硕均需定期完成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学术能力培养,还必须同时定期完成相应的住院临床医师专业学习和临床规范化专业培训[4-5]。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临床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6]。推动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入,引导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困难和保障自我作为基础培养目标。为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得到保障,我国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考试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应当选择合理的、符合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选拔标准的培养模式,在科目设置、考试标准、考核内容及形式上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与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未能紧密结合,例如临床专硕与临床学硕在招生考试上无明显区别,二者皆采用相同的招考试卷以及招考制度。临床专硕培养与我国临床医学实践息息相关,但临床学硕更注重培养临床科研思维,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不相适应甚至是互相冲突的情况。在深入推进我国临床专硕招考教育工作发展实践过程中,临床专硕招考规模与临床医疗卫生行业未来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明显增加。在临床专硕招考工作实践中,临床专硕招生规模与行业需求不适应,未能很好地解决医学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层次与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求相互适应的问题,在扩大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医学教育层次上尤为重要。
其次,医学院校临床专硕在招考制度、经费投入、配套政策等各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完善。在研究制定的工作机制上,临床专硕在招考制度体系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系统性、深层性的问题未得到充分地认识与重视,在推动我国临床专硕招考制度体系改革中的具体做法未进一步完善细化。临床专硕招考体制改革仍然迫切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紧密配合。当前各级有关部门在规模结构调整、招生办学方案安排、招考条件拟定、执业资格衔接等各个环节上的交流和协作力度欠缺,难以建立一套协调、高效率的招考工作机制。
最后,临床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形式、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较为简单,临床专硕教育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临床专硕与临床学硕的招生制度无明显差异。很多招生单位在复试、面试的阶段也未能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的面试考核形式、内容和评价标准,因为缺少统一的判断指标,所以无法充分满足临床专硕培养的需求,自然也无法有效地选拔满足要求的临床实践技能型人才[7]。难以有效选拔出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招生单位也无法准确地判断其是否具备科研技术方面的才能,或者是否能够进行良好的临床实践操作。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生招考规模快速增长,研究生招生质量也有显著提升。推荐免试考核体制改革、考务模型改革、考核评估体制改革等相关内容陆续在各地高校落实,保障了研究生招生考核工作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的开展。临床专硕和临床学硕的分类招考制度己初步形成,针对不同的学位类别的招生考试合格率和评估标准也逐渐建立。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机构改革已取得成熟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广泛和深层次的问题,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和对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深入研究总结了部分发达地区高校先后深入开展的我国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模式整体改革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前全国各地教学范围内实施的我国临床医学“5+3”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模式的整体改革。此次“5+3”人才培养体制管理模式的改革对于临床医学专硕的医院招考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制度要求,既要着力保障临床医学专硕在其医院招生资格条件上与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院招录工作标准有效地无缝对接,实现了医学院校招生条件标准的基本性和一致性,更是需要着力确保临床医学专硕的人才选拔培养质量,为其与之后医院并轨,对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内蒙古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站发布的数据资料显示,内蒙古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其录取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统计了内蒙古地区各医学类高校(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2017-2019年招生人数及录取人数,见表1。结果发现,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在各个院校专业学位招生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加,专业学位招生人数明显多于学术学位;学硕招生人数仅内蒙古医科大学呈逐年增长趋势,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及内蒙古民族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呈持平状态。这一情况表明,医疗卫生系统对于专业型人才需求更大。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分类招生考核制度刻不容缓。
表1 内蒙古自治区各医学高校2017-2019年专硕及学硕招生/录取人数(人)
4.1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原则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具有特殊性,但也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特性。(1)临床医学人才选拔更应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建议应采用笔试、面试、临床技能考核等多种测评形式,全方位评估考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将来要成为救死扶伤的临床医生,更应强调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和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2)由初试笔试成绩和复试综合考察成绩加权得到最终成绩,根据加权所得成绩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录取。复试过程应当严格执行复试阶段计划,单项不合格的应排除,不予录取。(3)既要考虑考生的综合能力,也要顺应当地学科发展的趋势,遵循一般规律,优先考虑重点临床学科人才培养,同时兼顾综合学科全面发展的需求。(4)量化复试各项考核的细则,设计合理的成绩比重,调节初试和复试所占权重的比值,因初试通常采用国家统一考核,所以要提高复试面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所占比重。(5)全面统筹、合理调剂的原则,设计适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复试调剂方案。
4.2建立复试督促指导小组 学校自行设立由复试院系主要领导担任复试主席或组长的复试领导工作组,由领导工作组负责研究生学院的复试招生工作。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主要领导的工作督促指导小组,全面组织监督检查,做好本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相关工作。二级学院遴选本学院负责复试招生的工作小组,负责复试录取的相关工作。复试工作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考生笔试、面试及技能操作考核做出综合评定,并按照复试成绩评定细则给出分数。该工作小组成员的选择标准应当是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科研学术能力,且为人正直乐观向上,在治学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在校工作人员。
4.3复试录取及调剂的基本要求 设计一套合理的复试办法应该涉多个方面,首先是复试资格的确立。(1)初试成绩达到本次复试要求的考生,根据其所报考专业的初试成绩排名,划定复试分数线,根据人数制定招录比,从而确定相应的复试人员名单。若上线人数不足,则根据实际上线人数确定部分复试人员名单,其余待调剂系统开启后再行招录。(2)资格审查。复试前审查上线考生的背景、学历、学位。具体要求包括临床专硕招生仅限于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于之前己经取得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且考试合格的考生将不能报名参加临床专硕研究生的报名。(3)体检工作参照国家招生体检工作相关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4)考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医学院校可根据自己独特的优势设计关于心理问题的测试题,该项考察结果仅作为录取领导工作组的参考,不作为评定是否录取的标准。
因培养目标不同,所以对于临床专硕和临床学硕招生应分类进行。对于临床专硕的复试要着重考查其是否充分掌握及运用临床操作技术、专业知识,以及临床相关学科专业技能,也要着重考查其临床科研技术素养。而临床学硕则要突出考查科研能力,针对性考察临床学硕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掌握程度,基础实验技能以及科研思维。笔试考察范围应当包括专业课内容和专业英语。内容则根据学科特点及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制定相对应的题目,在更大的程度上考察考生的能力及潜力。
录取总成绩是指在考生通过了初试与复试,二者成绩分别乘以相应的比例后相加的成绩。录取的总成绩未达到复试要求者不予录取。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规定,复试成绩应当在总成绩中占更大的比例,规定指出复试题目最多可占总成绩的30 %~50 %。复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用。对于临床专硕的实践技能考核失败者也不予录取。
调剂方式分为两类,包括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校内调剂是指第一志愿初试分数已达到招考单位复试分数线,但在复试考察项目中某项考核不合格,可向学校申请相近专业进行复试,申请调至其他相关专业(例如报考外科学专业的学生只能调剂到外科学、眼科学等,不能调剂到内科学、影像医学学等),在第二批次录取时进行该专业的复试考核。校外调剂是指个别学科因为校内一项志愿上线率不足,面向全国所有报考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考生,要求初试成绩达标,但报考第一志愿非本校的考生在第二批次录取时进行复试考核。部分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次复试过程中任何一项考察项目不合格将和需要校外调剂的考生按初试成绩进行排名,再进行第二次考核。
4.4“双选”制度的实施 导师不论是在临床专硕研究生还是临床学硕研究生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导师参与学生的招录工作是必不可缺的,所以“双选”制度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导师不仅能够指导研究的思路,培养科研工作能力,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和为人处事习惯。因此,“双选”既能保证导师招到满意的学生,又能保证学生选择到心仪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议导师每年招生不超过1名,但课题项目多、项目经费充足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双选”环节建议安排在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样安排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导师面试时间,提高效率。
4.5招生计划的确立 当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录取工作的确立主要是由教育部统筹安排,而高等医学院校主要参与实施招生计划阶段。国家教育部建议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前后下达招生计划,这对应届考生填报志愿产生一定的影响。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在初试前提前下达,则以上问题或将得以解决。各招生单位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环境以及对临床型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制定招生计划,并尽早下达。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居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层次,具有举足轻重的领导作用。研究生教育的提高有利于现代医疗卫生科学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还可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健康[8]。目前,我国的复合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教育正在培养具有临床、科研、课程等多个方面素质的复合型医疗人才,而且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的教育也已成为了我国培养高端医疗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完善临床专硕分类招考机制可以更好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造平台,为招生环境提供保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以培养科研、教学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