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成分定性鉴别的非标方法研究

2021-11-23 12:53:31杨富茗张华丽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双折射密度梯度热法

杨富茗 张华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1 温度控制检测技术

所谓“温度控制技术”,就是在检测原材料时,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观察纺织材料中各组分的各种反应。如脱水、熔融、蒸发和一系列分解等方向的反应。该技术简单,但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在纺织品纤维含量的鉴定中,可以使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温度对纤维反应的影响,得到纤维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并根据纤维类型的不同,得到纤维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由此产生的纤维质量曲线,您需要提取的核心数据,然后比较数据与原始数据库中的数据,这样你就可以决定哪些纤维类型,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快速、准确的识别在纺织纤维类型。

2 差示扫描热量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温度控制的程序,它可以分析被测样品之间的能量差,并随着温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可以定性鉴别纤维样品与对照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晶和反复升温熔融反应的焓变,对化学物理性质相似的纤维,如乙烯、聚丙烯、聚酯,可以很容易地鉴别出来。此外,DTA还可以用来识别聚乙烯复合纤维。不同纤维的

3 X 射线衍射法

x射线衍射(XRD)图谱差异较大。当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时,它们很容易被纤维中的链和原子团反射和散射。这些干涉射线的光程差通常等于波长的整数倍,从而形成x射线衍射图案。通过对x射线衍射方向和强度的研究,可以直接确定纤维细胞的晶体体系和晶粒尺寸,并通过比较这些信息来识别纤维类型。结果表明,竹纤维的衍射强度小于苎麻纤维,说明竹纤维的晶体尺寸小于苎麻纤维。竹纤维的衍射角通常集中在16°、22°和35°,苎麻纤维的衍射角集中在15°、16°、23°和34°。

4 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是指在外部磁场中具有非零核磁矩的核。由于皮特·塞曼的自旋能级分裂,共振吸收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原子的原子核吸收电磁波能量,所记录的吸收曲线为核磁共振(N)。由于不同的分子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和共振谱。这个光谱被记录下来,以确定有机化合物原子在分子中的位置和相对数目,并进行结构分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是一种芳香族聚(大分子),它在纺织成分的鉴定中被称为聚(冷)纤维。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在重复的结构单元上只有一个或两个chz的差异,所以它们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非常相似。因此,核磁共振法可以用于有效的识别。

5 密度梯度法

纤维密度通常与分子结构的变化,变化的应用密度梯度法可以完成纤维密度定量分析,通过计算中空纤维中空度的复合纤维的复合程度,完成纤维识别。识别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密度梯度液体的配置,其次是密度梯度管的校准,最后是密度的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竹纤维的密度约为1.32g/cm3,牛奶纤维的密度为1.24g/cm3,棉纤维的密度为1.54g/cm3.6。

6 药品着色法

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纤维对化学品的反应不同,从而完成对纤维的鉴定,非常适合对未染色分散纤维、纯纺纱和织物的鉴定。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常用的着色剂是碘-碘化钾。不同纺织纤维的显色反应有很大差异,可以通过反应显色直接识别。

7 双折射率检测法

双折射是指普通光进入各向异性材料后,除了产生表面反射效应外,进入各向异性材料的光会分为两条路径。第一种光遵循折射定律,称为普通光,另一种不遵循折射定律,称为非凡光。这叫做双折射。不同的纤维材料的双折射通常有很大的不同。双折射测量可用于区分棉、麻、丝、化纤等。

8 化学溶液法

化学溶液法是通过测试不同纤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纤维材料的种类,非常适用于合成纤维,可以对混纺产品中的纤维含量进行分析。对于单组份纤维,可将少量纤维放入特定溶剂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纤维的溶解情况,分析具体类型的纤维的溶解量。确定混合纤维的过程中,有必要把一些纤维的载玻片,然后滴几滴溶剂,覆盖了载玻片和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解散,确保观测的准确性,溶剂也可以删除的一些组件。溶液法在纤维定量分析中应用广泛,但受溶剂浓度、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9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品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光谱、x射线衍射、氨基酸分析等有效的检测方法。尽管定性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纺织材料也不断丰富,例如,新型纤维材料绿色环保、功能、高性能、等,这些新材料的使用无疑是增加纤维定性检测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标准的测试方法是纤维的定性识别系统的支持,由于纤维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以及不同方法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结合非标准检测方法与标准测试方法有效地定性测试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检测方法来提高纺织纤维检测体系的质量。

猜你喜欢
双折射密度梯度热法
TPMS点阵结构的密度梯度杂交优化设计
中国首台准环对称仿星器中离子温度梯度模的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2022年18期)2022-09-30 05:42:14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对Meselson和Stahl半保留复制实验的解析
生物学教学(2018年1期)2018-08-07 09:06:16
线双折射磁光光纤光栅中光偏振态演化
线双折射磁光光纤光栅中光偏振态演化
拉曼效应对低双折射光纤偏振态的影响
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纳米氯化亚铜
应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
低温溶剂热法制备5V级性能优异的LiCr0.2Ni0.4Mn1.4O4正极材料
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