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培育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研究

2021-11-23 18:17左新亚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场域教育工作者话语

左新亚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现实社会的主观反映,是社会发展中的精神现象。改革进入攻坚期,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已经触动了社会成员的利益神经,社会心态彰显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混沌性,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法宝,应该在社会心态培育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承担重要使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学院化、断层化、内卷化、失语化”等现实问题和多重困境[1],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社会成员的现实需求,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影响了社会心态的培育效果。因此,社会心态培育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优化、转型,以为社会心态培育提供话语支撑,从而创新社会治理的“心”路径。

一、社会心态培育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

社会心态培育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话语传递来表达关切,以此维护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从这一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优化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指语言应当准确通俗、形象生动、风格多样、变换语气语调[2],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传播理论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展现出来的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然而,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社会心态培育工作中还存在一定话语困境,影响了社会心态培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首先,社会心态培育话语具有浓厚的理论意义,难以与社会成员的认知水平相匹配。在社会心态培育工作中,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能够通俗易懂,深刻理解。只有将高深的理论话语、晦涩的理论内涵转换为社会成员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话语内容,社会心态培育工作才会有效开展。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摆脱理论话语,“理论味”过于浓郁[3],抽象化、固态化、复杂化的理论话语难以真正被大众理解,吸收,甚至引起了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心态的培育效果。其次,社会心态培育话语具有强烈的书本韵味,无法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社会心态培育时,依然难以突破书本与教材的藩篱,采用学术性、命令式的话语方式矫正社会成员的心态,忽视了社会成员真正的精神需求,拉大了与社会成员的心理距离。过分依赖书本与教材,社会心态培育话语难以得到创新与发展,话语内容逐渐与现实脱节,话语形式逐渐固化,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心态培育效果。再次,社会心态培育话语容易走向单边话语,缺乏与社会成员情感沟通和话语交流。所谓单边话语,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心态培育过程中,没有对自身和社会成员进行准确定位,混淆了社会心态培育主体性,导致在社会心态培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话语的主要传播者,忽视对社会成员的聆听与理解。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社会心态培育工作中,应转换单边话语,加强与社会成员的交流与沟通,让健康社会心态在话语交互、情感交流中逐渐生成。

二、社会心态培育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路径探析

优质的话语内容、准确的话语形式、广阔的话语场域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关键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优化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话语形式,提升话语亲和力

1.从政治话语转向生活话语

从政治话语转向生活话语,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会成员的心理距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政治性和理论性是其鲜明特征。政治话语和理论话语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提升了社会成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社会成员的抵触心理,降低了社会成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社会心态培育的过程中,要谨防过度使用政治话语和理论话语,以免导致心态更加负面的危险态势。在社会心态培育过程中,要将政治话语转变为生活话语,充分考虑培育对象的差异性、层次性,将抽象的理论话语与政治话语转变为现实的生活话语,体现浓郁的生活气息,用大众话语来调整社会成员的心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抽象论道,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助力社会心态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2.从控住话语转向互动话语

从控住话语转向互动话语,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会成员的交流距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独角戏”,而是要求全社会积极参与、积极配合的整体活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表现出命令式、宣传式、控制式的特征,要求受教育者必须达到何种要求,必须怎样做,难以摆脱“必须”的话语困境。这些命令式、强制式的话语方式,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对等性,忽略了话语客体的话语权利[4],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更加疏远。由于培育对象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培育对象看作平等的话语主体,充分尊重培育对象的话语权,认真聆听培育对象的话语内容,变传统单项式的灌输为双向互动交流,实现话语传输自下而上的转变,从而实现社会心态培育的预期效果。

3.从苍白式话语转向深情式话语

从苍白式话语转向深情式话语,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会成员的情感距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倾向于政策宣介、理论灌输及文本解读,直观的话语内容和苍白的话语表达容易引起社会成员的抵触反感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心态培育工作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融入理解、情感引导及情感共享,通过和蔼的表情、温和的声调及语气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培育对象的同情和认可,用情感的温度来化解社会成员的偏激情绪,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引领社会心态的平和、积极、正向。

(二)丰富话语内容,提升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趣味性

1.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智慧

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智慧,为社会心态培育话语内容添加生气。苍白的话语内容加重了社会成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其视为“洗脑式”教育,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度。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创新。社会心态培育功能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对象既是普通大众,也是思想极端、心理负面的“危险人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要更加适合大众所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和文化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是道德观念、人生价值、品德精神的结晶,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宝贵素材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心态培育时,应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内容,为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内容添加生气。

2.学习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话语艺术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话语艺术,为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内容增添底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尤其以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话语艺术为主要代表的话语体系,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代性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艺术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善讲故事、用俚语、引经典。[5]如,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解释自己的治国之道、用“沉睡的狮子”来比喻中国的崛起、用“老虎苍蝇一起打”来表示反腐倡廉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技巧和艺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社会心态培育的实践活动中提供了启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喜闻乐见的、社会成员容易接受的话语来培育社会心态。

3.大胆借鉴网络正向流行语

大胆借鉴网络正向流行语,为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内容增添活力。科技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网络媒体的普遍运用。现阶段,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是网络居民,其通过微媒体、短视频等渠道接受着网络媒体的信息。网络媒体也成为社会成员的发音器,各种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成员的心态凝结。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社会心态培育时,可借鉴网络流行语中积极的、正向的词语,如用“奥利给”“点赞”来鼓励社会成员;用“硬核”“后浪”来阐释国家与个人发展;用“躺平”“佛系”来告诫社会成员要奋斗努力等。大胆借鉴网络流行语,为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添加活力,从而有助于积极社会心态的实现。

(三)创新话语场域,扩大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受众范围

1.充分利用网络空间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拓宽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传播广度。“互联网+”、5G的发展,将社会成员推向了网络利用的巅峰。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现,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名规模约为9.89亿,且处于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手机网名占比为99.8%。[6]同时,开发与供应的各种APP,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更是抓住了社会成员的空虚寂寞心态,迎合了社会成员的广泛需求。由此可见,将网络空间作为思想政治话语传播的场域已经成为必然。在社会心态培育活动中,我们应主导网络,将其作为社会心态培育话语传播的重要场域,通过议题设置、编辑内容、传播方法等掌握网络场域,借助网络媒体来传播社会心态的话语,扩大社会心态培育的受众范围,从而引领社会心态的正向走向。

2.立足于多元文化场域

立足多元文化场域,打开社会心态培育的传播界限。进入新时代以来,全球化发展更加迅猛,世界已然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也实现了各国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交融、交锋,多元文化场域逐渐形成。在多元文化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心态培育,其话语传播需向外借力,通过多元文化来培育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历史继承与开放发展的原则,坚持主导阵地与多元主体协调共生的原则[7],通过借助西方优秀文化来回答和解决当下负面社会心态,打破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传播界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提高警惕,谨防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异质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和话语传播的冲击,进而导致社会心态更加消极负面。

3.走向开放流动的话语传播场域

走向开放流动的话语传播场域,加大社会心态培育的传播力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场域和空间主要受限于空间地理,以课堂教学、讲座培训等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收效甚微。全体社会成员的心态培育需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需要走向更加宏大开阔的场域,从封闭场域走向开放场域。如,广告牌、宣传册、公众号等载体,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心态培育功能的话语传播场域,从而进一步加大社会心态培育的话语传播力,扩大社会心态培育的受众度。

三、结语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心态的复杂性日益凸显,理性与感性共生,积极与消极并存,不仅影响了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社会治理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应该在社会心态培育过程中不断优化话语体系、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员,助力社会治理,从而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铸魂育人。

猜你喜欢
场域教育工作者话语
画与理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查无此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雷人话语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