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淼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好多教师抱怨,孩子上五天课再回家休息两天,在学校养成的好的习惯、规则意识全都消失不见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与教师需要做到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孩子的目标、方法、要求上能够达到一致,共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概念就是指单纯的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概念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紧跟时代步伐,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青春期等相关知识、普及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等。[1]总之,德育是指教职员工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自己专业教育方法与手段促进小学生的道德积极正向发展。
1.德育具有终生性
德育对人的习惯养成、品格形成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养成便会贯穿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德育十分重要。
2.德育具有政治性
德育是有目的进行的,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国家的指令、上级下达的文件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德育具有科学性
德育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不是上课时随口讲的大道理,它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德育内容与方法,必须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支撑。教师要根据知识系统的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德育具有广泛性
德育的含义范围较广,涉及领域众多。德育工作不仅是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还包括法律知识的普及、疾病知识的了解、青春期时期采取的特殊教育方式等。
1.有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学习速度快,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的最佳阶段。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
2.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德育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品格的塑造有重大影响。通过德育,我们可及时发现与纠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实现性格的自我调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受用终生的品格。例如,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意识到父母及家人给予的爱不是义务,要知恩图报,心存感恩,孝顺父母。
3.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蕴含着古人丰富的道德精华。通过开展德育,学生可以了解并认同本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
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道德品质影响的重要性,在家里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太注意,从而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家长的不良行为。这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习惯养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的训练,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时,不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未能收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2.德育对教师的要求过高
虽然我国现在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但德育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体系。且德育涉及范围较广,需要教师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德育素养。而且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影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家长和教师德育观念的冲突
家长和教师所受的教育不同,采用的德育方式也不一样。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依然“唯智是举”“重智轻德”,更多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教师和家长的学生德育观有所偏差,不利于实现德育的最优发展。
4.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存在问题
家校合作沟通的方式方法较少,以家长会为主。由于时间有限,并且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交流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涉及德育较少。虽然也有微信群、QQ群等能随时联系的方式,但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双方不能有效沟通,经常会出现误解的现象。家校双方在德育方面不能达成一致,不能获得完美的效果。
5.家长和教师在德育中的地位不平等
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上。在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及教师往往掌握了话语权,家长只是配合,很多建议和想法都没有机会提出。家庭教育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学校的定位不清,把自己摆在更高的位置,没有做到和家长平等的交流沟通,家长参与也就沦为走过场,并没有实际效用。
1.家长的观念依然是“唯智是举”
家长有些观念,究其根本是我国过去多年教育评价体制造成的。虽然新课程改革中改革了教育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了发展性评价。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德育,因此影响了家长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
2.家庭成员的背景的多样性
由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学历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不同,造成他们的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和方法也随之不同。[2]这就导致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给教师在开展德育过程中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3.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时间、空间受限
家长和教师沟通方式方法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专门的地点。家长未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德育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这导致家长和学校在孩子德育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不利于德育。
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孤岛”,不得不主动或被迫地与家长及所属社区产生联系。[3]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给予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智慧,即建构个体灵魂的雏形或树立个体生活的最初立场,它不但使个体认识到“我”是什么,如何认识、对待“我”之外的一切,而且培育个体美好的心灵。人类家庭教育行为,内在实现着人类对后代的生命之爱、后代的独立生存、家庭生命体的利益和家庭的精神追求,外在构成了教育大厦的基础,制约着个体人生的教育成败和事业成败,进而影响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发展。[4]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以下特点:
第一,启蒙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学到了什么,就在纸上画什么,道德教育会更加容易些。父母可以通过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父母带孩子去图书馆时小声说话,出去接打电话,孩子便知道在图书馆不大声说话。再比如一些更简单的事,父母不随手乱扔垃圾,孩子看到了便知道垃圾是要扔在垃圾桶里的,逐渐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第二,灵活性。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是最长的,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能观察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能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及时教导、解决问题。
第三,针对性,体现在父母会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于是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适合的教育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
第四,延续性。这是相对于学校德育来说的,学校德育具有时间性,孩子不会一直待在学校里,家庭教育伴随孩子成长,影响更为长久。
学校教育在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校可以接受道德的完整教育,学会做人。教师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更了解教育内容、明白教育的规律、能够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小学生科学成长。学校教育还能整合、优化个体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有条件、资源组织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应该携手合作,实现双赢。学生德育的责任不能只是家庭或学校单方来承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意见想法达成一致,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父母的一言一行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家庭德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持久。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正规教育机构,有其他教育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家校合作就是要整合这两个教育影响的优势,发挥合力于孩子的德育。[5]教师和家长充分交流,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携手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会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健康成长。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小学德育家校合作活动的进行,促进小学生德育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责无旁贷[6],不能把责任推给一方,便放任不管。这也体现了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德育中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发展阶段。
教师通过宣传与沟通,使家长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家校沟通并不应只限于成绩,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这种以分数衡量孩子的好与差,不利于学生成绩提高甚至一生的发展,而在小学阶段德育也是起关键的作用。德育能影响学生习惯与性格的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这些都对学生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学会做人,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是方法不同。家长和学校需要良性沟通,把双方的想法建议都说出来,避免误解或合作流于形式。双方要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以实现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家校合作不应仅限于家长会、微信、电话、QQ等方式沟通,而应当多方面、多角度与家长交流。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及做出相应举动的原因,才能根据不同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想法甚至不良行为。
家校沟通方式的创新,使家校合作更加具体、持久,而不是在走过场,让家长真正参与孩子的德育中。比如,可以设置家长和教师交流日[7],家长和教师共同对孩子近期的行为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并及时商量策略进行纠正,在不良习惯的萌芽时期就消灭它,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这种做法不是一时的新鲜,要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只有这样,小学生德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建立健全德育相关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明确家校双方的权责担当,避免双方逃避责任,以确保长效机制的确立,保障家校合作的有序进行;加强监督管理,做好记录。市教育局也要设置督察组到各县,交叉监督家校合作、活动开展、家访记录等情况,以确保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