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一方面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学生复习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与策略、提高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大学英语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教育部于2007年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和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简称 U校园,是Unipus高校外语数字化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Unipus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产品体系可被概括为“7U4i”。 “7U”指 U 校园、UMOOCs、Utalk、U 讲堂、U 等生、Ucreate 与 Uchallenge;“4i”指 iTEST、iWrite、iLearning与iResearch。其中,U校园在高校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也是本校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采用的线上辅助教学平台。U校园分为教师版与学生版,师生可选择使用电脑或手机注册、登录。教师可以在U校园上通过签到、投票、提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设置学习模式与考核比例、发布作业测试与补充资源、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综合成绩,回答讨论区学生的问题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学生可以在U校园上通过自学单词、查看课文翻译、完成作业测试、核对答案,查看个人学习情况统计等提高英语综合能力。U校园为高等院校外语教学提供教、学、评、测、研一站式混合教学解决方案,通过生动优质的学习内容、高效便捷的教学工具、无缝对接的多终端支持,全方位提升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探索提供高效、便捷的支持与保障。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它不是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要素的有效组合,如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工具、教学软件、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等。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突破传统授课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用型民办高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院校。在此类高校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入学英语分数从四五十分到一百多分不等。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与动力,课堂参与意识淡薄,互动率低,甚至完全不参与。此外,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一,这加大了教师备课授课难度。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浅显,中文表述过多,应该多深入剖析语法、句子结构及文章主旨,采用全英语授课模式,并适当补充课外相关知识;而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则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过难,中文表述过少,自己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产生挫败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睡觉或玩手机。为改善此类现象,同时,也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本校大学英语教研室选择与Unipus平台合作,采用基于Unipus数字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探索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方法。
为分析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本研究选取教师所教授的两个2019级会计班(摸底考试中学生平均成绩接近)全体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会计A班为实验班,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会计B班为对照班,采取传统授课模式。正式开课前,教师提前在U校园上设定好学习模式:成绩统计方式、学习顺序、过关条件、完成单元练习的日期及单元必修内容等。开学首次课摸底考试结束后,教师将U校园学生端操作指南发给实验班学生,并要求其提前下载U校园,完成认证环节,加入授课教师的班级,并确定小组名单(每组4~6人为宜)。之后,教师将分组名单提交到U校园,并在第二次班课上告知实验班学生该学期的授课模式为“课堂授课+U校园”模式,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试(40%)”。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成绩与期中成绩,各占30%。平时成绩的考核办法具体如下:考勤5%,课堂综合表现25%,作业成绩20%,线上学习成绩50%。其中,线上学习部分包括教程学习成绩、课堂互动成绩、教程学习时长、在线测试成绩、课后作业成绩等。之后,教师详细介绍了U校园的使用方法及具体优势,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该学期中,实验班的具体授课方法如下:
课前,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教材与进度进行分析,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确定教学路径,然后将提前设计好的课文相关视频、音频、图片或文档等资源发布在U校园“补充资源”处,并在“作业与测试”板块布置观后感写作、预习单词或课文、完成在线小测验(简单版&难度适中版)、绘制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等作业。学生可以在U校园学生端收到作业通知,教师也会在班群通知学生及时登录U校园查看相关内容,并在系统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任务。学生提交作业后,对于客观题,系统会在教师设置好分值的前提下自动给出分数;对于主观题,如思维导图的绘制等,课前,教师会登录平台查看所有学生提交的作业,并选出有代表性的两三个小组的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通过U校园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适当调整教学任务及课堂节奏,实现针对性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课中,即课堂教学环节。前20分钟,教师会根据学生线上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其反映的问题进行重难点讲解;或者教师会展示两到三位有代表性学生的作业,经学生互相讨论后,请某几位学生进行点评,之后,教师再加以补充与总结,并对学生们在U校园上提交的作业进行总的点评,指出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在接下来的60分钟,教师结合学生U校园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新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图文并茂的PPT、补充的中英双语视频、音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采用课堂“QA”模式、小组讨论、互相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最后的10分钟,教师会对当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后,教师会将上一节课的课件及补充资源上传到U校园,分享给全班所有学生,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完善课堂笔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教师也会在U校园上发布针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线上作业或测试(简单版&难度适中版),以检测学生对于上节课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分等级教学。最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并通过查看学生在U校园讨论区的评价及建议,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成效。
通过对比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平时、期末与总评成绩的均分高于对照班学生。通过分析56位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5.63%的学生认为该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较好,29.17%的学生认为很好,4.17%的学生认为一般,1.03%的学生认为较差;68.75%的学生认为其可以使自己的英语综合水平有一定的提高,27.08%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4.17%的学生认为没有变化。另外,通过对5位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与5位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发现仅有1位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对该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持中立态度,而其余9位学生都非常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其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补充了四六级资源,满足了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了分层次分等级教学。可见,基于U校园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其实际效果也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在应用型民办高校开展基于U校园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改善了教学基础设施,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程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U校园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测试,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分层次分等级教学。研究发现,基于U校园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应用型民办高校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分类指导,实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