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文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着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既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自身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检验高校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家庭把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许多父母把培养教育子女成才作为一生的事业。家庭对大学生的投资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回报,更是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满足。无论是物质上的回报,还是心理上的满足,大学生就业都与其相关。从选择专业的过程来看,影响填报志愿的因素除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该学校专业是否容易就业,受此影响高校每年也会向社会公开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可见,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率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然是毕业生家庭十分关心的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而且是影响毕业生家庭的重要社会因素[2]。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担任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这段过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的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而言,从入校就业意识的培养,到不断地探索自己和工作世界,进而进行科学决策,积极主动地采取求职行动,都是探索职业生涯的有益尝试。这一系列的尝试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意识,寻找学习目标,锻炼综合能力,从而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促使大学生完成从“儿童我”到“社会我”再到“职业我”的转变过程,最终将落实到就业这一实际行动中,这将对学生终身的职业道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残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双困生”等都属于高校毕业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这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就业困难,特殊群体能否顺利毕业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家庭的幸福感和整体就业形势的稳定性。为此,必须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顺利就业[4]。
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误区:第一,从企业性质来看,倾向于选择国企等大型企业;第二,从工作环境来看,倾向于选择舒适、安逸的办公环境;第三,从职业价值来看,单纯的依靠工资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企业的好坏;第四,从工作地点来看,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基于部分毕业生存在以上就业观念和误区,在求职过程中许多毕业生屡屡受挫,甚至出现人职不匹配、职业生涯动荡的现象。因此,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的观念,引导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根据普遍意义上的理解,就业质量是客观上的物质条件和主观上的心理感受的综合,狭义上的理解为工作本身的好坏和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随着国家层面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就业的数量,而且更加关注就业的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每位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对毕业生就业不加以干预和帮扶,就很难达到这一目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就要不断拓宽就业的渠道,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开展一对一指导和就业帮扶。
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创新高,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从学生主体出发,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良好,不愿意就业;二是学生求职准备不足,惧怕就业;三是依赖学校,教师提供就业岗位,不主动寻求工作机会。针对以上问题,在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时,应解决毕业学生的思想问题,变“推动就业”为“主动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这一角色占据了人生的漫长历程,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工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求职的整个过程也是对自我综合素质和机遇的挑战,是个人角色转变的必然过程,也是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主动参与求职,参与竞争,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赢得主动。
毕业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作为学生工作者必须要认真落实好各项事务,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从毕业生信息的采集与核对,求职材料的指导填写,求职简历的制作,学业的督导,毕业资格的审查到求职安全的教育,文明离校的动员等一系列毕业生日常管理工作,都必须要高质量地完成。要引导学生兼顾学业与求职、学业与升学的关系。毕业班辅导员和职业指导人员应落实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将日常的关爱与帮扶充分渗透到整个就业指导的过程,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有温度有情怀。
通过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数据库,实施分类指导和“一生一策”制度,重点关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和工科专业的女大学生等群体。将经济资助与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提升相结合,宣传指导学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民主评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发放国家助学金,切实关心帮扶经济困难毕业生,解决毕业生的实际困难。针对就业困难群体,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和企业人员专门开展就业技能的提升培训,对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以及求职心态的调整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以确保特殊群体顺利就业。此外,还要向社会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举办残疾人和女性专场招聘会。
建立“互联网+就业”的协同育人模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就业平台。利用“两微一端”的效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求职指导、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和简历制作的相关文章,精准发送招聘信息和岗位信息,提高工作的效能。构建网络信息服务项目,搭建简历管理、需求分析、毕业生信息和技能评估平台,开展职业测评与兴趣评估,精准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达到精细化、针对性的管理,提高就业帮扶工作的便捷化和高效能。
在就业工作中,笔者经常会碰到学生问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师,某某公司要跟我签约,你对这个公司了解吗,你认为我应不应该签?”此类问题所呈现出来的是学生对自身的特质和工作环境不够了解,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量化求职目标,使学生明白选择职业的最理想状态是实现人职匹配,不能单纯的用企业性质、薪资水平、工作地点、工作岗位等来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要引导学生明确适合自身的特质才最好的职业,应该由自己做出职业选择,而不是别人。
在大学四年的教育培养中,要避免把学生培养成千篇一律的人,同样的教学计划,同样的实习实践,同样的简历在就业市场上极度缺乏竞争力,因此要尊重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参与学生组织和学科竞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示和提升自己,鼓励差异化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求职竞争力。
作为学生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工作中,以使命担当为核心,以服务祖国为落脚点,深化就业指导。要大力弘扬大学生爱国精神,引导广大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基层就业的号召,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激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