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英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现象,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坚定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增强竞争意识,自信地走向社会,发挥自身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的体现,重视岗位上升的空间、薪资待遇、社会口碑等。为此,应认真分析就业趋势,引导学生端正思想,以为社会服务为目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具有政治性特点,宁愿选择薪资较低的国有企业,也不愿选择风险大、薪资较高的私企。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在统一生产、统一分配、有计划购买的环境下,比如粮食、布匹要凭票购买,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强烈的服从分配、到需要建设的地方去的愿望。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有责任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毕业生以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为荣,重视工作身份的社会名誉,在就业方面倾向于有地位、有规模、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其就业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1]。
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移向城市,从最初的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开始向教育与科技领域拓展,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逐渐转变,跟随市场经济的步伐开始转变就业思路,在就业选择上有许多的大学生把经济收入放在首位,然后是兴趣爱好、发展前景等因素。
近些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青年人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在就业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关注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对社会的价值、自身价值的实现,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寻求主动的自我突破,许多毕业生选择用自主择业或自主创业的方式融入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现象与当前的社会环境、科技水平、普通大众的思想意识等存在着诸多联系,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分配工作、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竞争压力、大学教育从早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在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同时,也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得不主动寻求突破,跳出大学的舒适圈,勇敢地进行自我磨炼[2]。
新世纪的大学生拥有开阔的眼界,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们亲眼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深深感受到只有不断创新、敢于实践才能提高自身价值,同时也认识到个体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产生强烈的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空间更加广阔。首先,从就业地域来说,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空间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能力和城市建设速度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再局限于家乡和毕业城市,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到不同的地区就业。其次,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扩大就业选择范围。最后,高校开设的课程与时俱进,就业指导紧跟时代发展,让当代毕业生对就业有更理性的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是服从分配的额,很少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规划人生,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要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被动就意味着被淘汰。
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家庭的意见对其就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因此,在就业选择方面会尊重父母的意见,家长的观念对子女就业选择有重要影响。一些家庭保持传统观念,期望子女选择稳定有社会地位的工作,也有部分家庭将收入情况看作择业时的重要考量内容,期望子女从事互联网等新兴行业,选择收入高、有前景的工作。影响家庭观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重要因素之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更丰富,关注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对许多社会中的矛盾、利益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些关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家庭观念的变迁。
主观想法是影响学生就业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尚未走出校园,存在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意识混乱的问题,在就业选择上存在茫然、缺乏方向的普遍问题。正因为是以感性色彩认识世界,导致大学生缺乏参加工作、接受社会磨炼的心理准备,部分学生长期依赖家庭,很难在就业上做出自主、理性的选择。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三四线城市的就业市场逐步扩大,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振兴家乡经济转变就业观念,到三四线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尽管一线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凸显,青年人可以借助网络缩短空间上的距离,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投身三四线城市的广阔空间,创造社会价值。从改革开放至今,不同时代下的大学生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标准产生了变化,促使他们不断适应新环境,在实践中成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就业方面,既可以从自身需要出发,也可以换位思考,分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不同领域的工作。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会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在就业选择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性,大学生在择业时会更加关注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及职业的收益。近些年,生活成本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温饱,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青年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就业选择上希望职业能满足自身的兴趣爱好,不论是选择国企还是私企,都存在逐利需求和求稳心态。
相比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新世纪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加理性,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愿望。当代大学生见证了往届毕业生在就业阶段遇到的现实问题,如生活成本高、就业压力大、不适应企业氛围等。相比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一些二线城市具有更广阔的择业空间,借助于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的择业空间明显拓宽。在就业阶段,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选择更适合发展和生活的城市。对毕业生而言,初入社会时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适合己自的行业和企业,抓紧时间磨练技能,为今后的发展积累资本。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机会不断增多,许多学生已经有意识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餐饮、物流、自媒体等,青年人在尝试和学习中提高能力,创造社会价值。经过一番尝试,学生对自己的需求更加清楚,有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有的学生同时尝试多个领域的工作,新时代下就业形式越来越丰富,学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针对社会上创业创新氛围的不断增强,高校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明确发展目标。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大学生报效国家,使学生认识到个体的发展要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只有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成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要完善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线上结合的方式发布招聘信息,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档案,以满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需求,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向大学生提供完善、规范的服务。最后,要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结合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鼓励大学生积极地表达观念。
大学生就业期间面临着诸多选择,机遇与风险并存,高校和政府部门应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努力推动户籍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让学生在参与工作的初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降低其受伤害的风险。互联网的普及有利有弊,在将工作机会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学生与用人单位距离的同时,也可能面临诈骗风险或企业经营不善等问题,使大学生的就业风险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就业观不断改变,为引导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正确看待毕业阶段的就业问题,应结合社会环境和其他客观现实,向学生渗透正确思想意识,将创造社会价值作为个人发展的长远目标。部分学生对未来缺乏规划,在就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意识,应督促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在就业过程中坚定意志,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