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

2021-11-23 14:05张春晓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层领导落地绩效评价

张春晓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引言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提升其自身的管理水平,激发员工潜能,增强整体的服务输出质量,提高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综合竞争力,还可以降低自身在运作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尤其在面对重大问题、紧急情况时,能够拥有足够的对策机制。基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的开展策略,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不可忽略的价值,也希望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层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各种制度、政策的落地,都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的落地性不佳,与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拥有直接联系。由于领导层自身在此方面不够重视,或并未全面理解其重要性,进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无法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导致相关工作的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其本质作用,不利于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从高层管理人员角度来说,还需增强重视程度,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强调、监督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能够不断进行优化、深入落地并发挥作用。

(二)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的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一方面来说,部分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往往是财务人员基于历史数据和自身经验进行制定,对于市场变化、医院发展的需求和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不足,缺乏有效的调研数据、部门沟通和医院发展的战略眼光,导致预算管理难以发挥作用,贯彻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来说,公立医院在绩效评价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针对不同岗位的绩效区分不强,导致难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够为员工打造一个积极、足够公平的工作氛围,影响整体的运作效率和医院的健康发展。从制度角度出发,是未来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

(三)标准的调整缺乏合理限制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标准与实际情况必然存在部分出入,但医院在“标准”的调整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调整空间的大小,太过随意的标准调整易导致制度本身丧失意义,流于形式,但若标准制定太过严苛、不够灵活,又难以满足医院实际运作的需求,反而可能影响公立医院的长久发展和稳定的服务输出。因此,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未来在贯彻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还需切实考虑“标准”的调整空间,在合理范围内允许变动,既要确保制度能够发挥作用,又要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导致制度的僵化。

(四)缺乏必要的监管体系

任何制度能够贯彻实施,一方面是制度本身合理、具有可落地性,另一方面而言,还需要有相应的监管机制进行限制,适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按照最初的标准进行落地执行,也能够及时发现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性,有利于及时进行优化、完善,最终形成全面、科学的生态体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无法对正在执行的制度进行有效监管,导致落地性缺乏保障,也无法形成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不利于制度优化和调整,最终影响公立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不利于其长久发展和稳定运作。因此,未来还需要从监管机制角度入手,真正促进公立医院能够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

三、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策略

(一)加强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推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才能够促进相关制度切实落地、执行,并且得到有效的监管,最终构建全面、先进的生态体系。对于高层领导而言,首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理念学习,尤其是关于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意义、实施要点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走在行业前列,只有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以及对长久发展的意义,才能够不断促进制度落地;其次,高层领导可以积极考察在该领域已取得成绩的业内机构,主动汲取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为制度的贯彻和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最后,公立医院的高层领导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院内举行讲座、知识宣传,不仅能够辅助医院进行制度贯彻,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还能够鼓励员工进行相关探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融入感,对于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具有积极意义,也能够为新制度贯彻实施减少阻力。总而言之,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医院的高层领导需积极吸收新理念,增强相关意识,主动引领院内职工重视相关工作,为制度落地奠定基础[1]。

(二)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

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还需要从制度方面进行完善,构建相应的行为准则,让相关岗位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按照制度流程处理事务。具体来说,一方面,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的编制原则、预算执行原则、预算分析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需符合医院自身的运作要求,制度的制定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关于预算编制,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对医院内部各科室的实际情况拥有足够了解,还需要动态了解市场情况,洞察市场变化,并且通过市场数据调研、各科室的及时沟通,将变化部分及时体现在预算编制中,尤其避免单纯依托经验进行预算编制,导致其失去预算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来说,关于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需重点考虑医院内部各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包括总体工作量、工作状态、外部压力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并且通过制度构建相对公平的工作环境,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避免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抵触心理和不满情绪。总而言之,科学全面的制度是执行的根本,公立医院还需切实结合情况来构建合理的预算制度与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够让其真正发挥作用[2]。

(三)清晰“标准”及调整空间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与绩效评价体系之上,还需要让所谓的“标准”更清晰化,通过明确的标准有助于规范相关行为。具体来说,一方面,清晰的标准能够降低医院整体运作的风险,尤其针对“年年做预算、预算年年超”的情况,让公立医院的运营更加合理且可把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预算贴合实际情况之上,还需要为各种突发情况预留合理的调整空间,公立医院需基于自身的管理机制来确定相关规定,比如面对不同级别的突发情况可调整的预算空间,不同管理人员拥有不同权限的调整空间等,避免制度的僵化导致无法适应时刻变化的客观情况,进而可能影响公立医院的服务输出;另一方面来说,绩效评价也需要拥有相应的调整空间,基于各科室的情况,若出现紧急高风险情况、工作量短期骤增情况等,绩效考核应作出适当调整,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设定相应的申请途径,比如科室主任可基于客观情况进行集体申请,相关管理人员则基于情况进行批复,让弹性标准更易高效的落地。总而言之,所谓的“标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尽可能清晰,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但又必须与实际情况契合,在合理范围内可进行灵活的调整,有助于提高公立医院管理的灵活度,增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设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设立相应的监管机制,通过合理的监督管理来确保基础制度的落地执行,形成有效的约束,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具体来说,监管机构可由高层领导牵头成立,针对日常的预算管理制度与绩效评价制度进行抽查,积极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本身的问题和执行效果,针对制度贯彻不到位的现象及时给予批评、惩罚、纠正,针对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则可通过统计、讨论、修改、试运行等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真正发挥其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也促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监督管理人员和基础制度的执行人员需进行岗位分离,确保监管机制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减少在工作过程中的阻碍。

四、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落地策略,包括加强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清晰“标准”及调整空间、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切实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医疗系统的前行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专业人士进行思考和探索,引发更为广泛的探讨。

猜你喜欢
高层领导落地绩效评价
四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浅谈园林人如何认真学习十九大安全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企业信息化要以人为本
咨询顾问:企业高层领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