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慧 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大庆中心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的作用十分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息息相关,强化人才管理水平,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核心模块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配置,从而借助选、育、用、留人才,通过人员和岗位的匹配提高产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人员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改看变陈旧的工作思想和方法,提高部门产能,提升经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维护团队的稳定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以全局观念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建立起更加稳定和和谐的劳资关系,帮助企业实现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
随着现代企业间竞争形式的不断加剧,造成了企业生存上的较大压力,想要在市场的竞争局势中保持优势,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顺畅的管理架构与体系,通过企业人才队伍的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把控力度,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战略发展和人才培养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劳资关系,撬动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
在此基础之上,企业要打造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存的价值体系,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在优化配置人才方面的作用;反之,如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企业的优秀人才短缺,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或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不足,都会导致员工对企业整体满意度的下降,影响企业的整体风气和氛围,甚至导致企业经济效益负增长,影响企业的稳定性,造成紧张的劳资关系。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从整体角度而言,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应当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只有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但有一些企业在实际的工程中只注重生产经营,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还不够重视,也没有进行系统化管理。一方面,注重人才吸纳而忽视人才培养,使得招聘工作热火朝天,培训工作却后劲不足,人才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当招聘部门将人才引进后却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使得企业用人难、留不住人才,缺少专业高技能人才[1];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与员工关怀机制,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绩效难以保障,甚至有部分员工在本职工作中抱着浑水摸鱼、得过且过的态度,在个人岗位上难以实现创新和突破,导致企业的员工队伍活力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目前而言,由于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注重生产销售等前端工作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等后端工作的短视思想,认为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投入是占用企业成本却无法产出利润的投资,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愿投入,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举步维艰。从长远来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会影响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体现不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当中的价值,使得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只能忙于应付日常的工作,很难从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凸显,反而表现出了效率低、人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无形中也加大了企业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本。
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配置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人岗之间的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生产力与创造力,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在从实际的情况而言,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配置当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一方面,从企业资深员工的角度而言,这部分员工在岗位工作已久,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不足,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脱节,而企业也没有为这部分员工提供充分的岗位晋升、职业进修及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使得部分资深员工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工作效率较低,心态浮躁,活力不足;另一方面,从新晋员工的角度而言,企业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没有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没有为青年人才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新老员工之间的配合衔接不足,在人才结构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优秀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的重要力量。企业是否具备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更不愿投入相应的资金和资源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得人力资源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当首先从思想上加强重视,树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认识,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加大投入为企业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以全面、整体的眼光进行科学的人岗匹配,从整体的角度为企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一条完善的发展路径,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可度,增进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连接,保障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风貌。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独立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外,而是需要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匹配,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跟上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帮助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关系。首先,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借助人岗匹配为优秀人才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改变论资排辈的现象,科学合理的制定人才激励与培养计划;其次,注重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搭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分阶段、分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企业培训工作;再次,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招聘,注重对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及时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优秀力量,借助新老配合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员工激励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有效的激励可以大大激发出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让员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实现与企业的双赢;同时,员工激励机制也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应当借助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为员工队伍建设提供支持。首先,充分授权,为员工提供更加丰富的工作机会,鼓励员工在岗位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提出优化建议,对优秀员工可以采取破格提拔的方式加以激励;其次,要贴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制定比较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向配合的方式,既能够保障员工的工作能够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报酬,也能够为员工提供精神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双管齐下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信赖[3];再次,将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员工激励机制,确保奖惩分明,将正向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员工激励的作用。
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相辅相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开展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首先,提高绩效管理的全面性,从知识、技能、态度、素养等多个维度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以此为员工薪酬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制度,对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工作加以监督,避免盲目或主观的开展绩效考核与薪酬评定;再次,优化薪酬结构,将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与浮动薪酬相结合,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4]。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模块,对于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及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企业应当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