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容容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条件的不断优化,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上的提升,在这当中,许多人将打篮球作为了娱乐或者兴趣的活动。然而,随着打篮球人数的激增,带来一定社会有益现象的同时,各种问题开始不断显现,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于打篮球不当所造成的生理上的伤害,个别篮球热爱者甚至在打篮球的过程中而休克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由此,在初中篮球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以及运动准备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
音乐课、美术课的设立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样的,体育课设置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通过运动养成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主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放松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学生学习上的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一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运动方式有所不当就会违背体育课设立的初衷,给学生带来生理上的不适,甚至给学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进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由此,在篮球体育课上加强预防运动损伤是必要的,其意义就在于维护学生的运动健康以及间接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1]。
第一,强化预防运动损伤措施能够减少运动给学生生理上带来的损伤。在上体育课之前,教师必定会先带着学生进行热身,这是为了避免突如其来的高强度运动给身体上所带来的包括抽筋等身体损伤的问题的发生。而对于篮球这一类运动强度较大,运动幅度也较大的运动来说更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问题,包括崴脚、抽筋、砸伤等,而在运动之前穿戴好适宜的服装、做好热身运动、按照正确的姿势或者技巧来进行运动都是预防安全损伤的准备工作,也能够确保因服装等外力因素以及热身等内里因素所给身体上带来的伤害,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运动水平。
第二,强化预防运动损伤措施能够间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在对专业的运动员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多数的运动员都曾明确的表明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给其成绩上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就像游泳运动员在赛前进行热身能够很好的打开身体,激活身体内的运动神经,防止抽筋现象的发生;跑步运动员会穿钉鞋,加强抓地能力,进而提高速度的同时防止因速度过快而导致的摔伤等等。那么,同样的,在初中篮球体育课上,适当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运动的有效性,降低身体内部损伤所带来的生理影响,充分激活学生的运动细胞,进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水平。
在大多数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上,体育课在一个星期内只有1-2次的课程安排,在时间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2]。而在有限的课程安排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而后教授学生篮球运动所需要掌握的正确运动技巧,再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确保学生能够自行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点,也确保教师在学生自由运动的过程中观察并发现学生动作等不到位的现象并给予及时纠正。由此,在教学内容安排较满,而时间又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忽略对于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视度,包括运动期间学生的打闹现象,运动期间学生服饰穿戴的不当现象,运动热身期间学生的偷懒现象等,进而在教师疏漏之时产生严重的运动损伤现象。由此,要加强预防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教师提高对于运动损伤的重视度,进而影响学生自觉养成运动损伤预防的意识。
初中教学不似幼儿园、小学等小班教学,教师会给予学生极大的关注度,并且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行动范围都在教师的视野内,初中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由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技巧性动作,而后对于学生的动作稍加引导和指正,随后便会将运动的自由权归置于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疏忽加上学生行动上的不可控,便给了运动损伤事件发生的机会。当然,在篮球的教学上,男生就像是具有天赋一般,学习能力极强,动作也较为规范,而对于女生来说,教学上便会具有一定的困难,包括“三步上篮”“原地投篮”等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对于女生来说就存在着一定学习上的困难,而后在实操中由于动作的不规范导致损伤事件的发生。动作的不规范所带来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显性的。例如,动作的不规范导致练习弹跳的过程中给膝盖、脚踝等身体部位造成更大的挤压力,导致多次练习过后给膝盖或者脚踝带来过度的运动负压,从而造成隐性的损伤[3]。由此,要预防运动损伤,加强正确性的运动损伤教导是关键内容。
篮球课所涉及的最为常规的运动器材最主要的包括篮球、篮球架等,篮球架作为大型的运动器材,其安全性一般都会有保障,但是,当学校对于器材维护意识不强,篮球架又长时间经过户外阳光暴晒,风雨侵蚀,同样会对运动的学生带来一定的风险。在过去的几年内,篮球架倒塌或者生锈导致运动者被划伤的时间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学校作为学生聚集的场所,更要确保学生的安全。然而,大多数的学校对于器材维护等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全面,没有设立定期检查、维护或者调换运动器材的制度,只会在器材出现损坏时才会采取维护的措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定期维护运动器材也就成了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
要提高教师对于运动损伤的重视度,就需要通过学校来开展统一的措施。其中包括定期开展讨论会、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培训会等,在教师相互讨论或者专家对运动损伤讲解的过程中,使得教师充分体会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另外,学校同样也要求体育教师定期将教学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现象进行上报,加强篮球体育课时对教师教学的监督与观察,而后根据体育课所呈现出的现象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总结出产生运动损伤时间的原因,针对有可能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采取一系列针对学生、教师乃至于器材的措施,加强学生运动的安全性。
事故总是在疏忽中产生。因此为了预防事故并且确保学生安全,就必须加强管控,减少疏忽。首先,是对运动热身的疏忽,在运动之前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先进行充分的热身,使得身体适应运动的状态,那么,在热身的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慢节奏,但是要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热身状态,确保不会有偷懒的现象发生;其次,是对于学生技巧动作学习疏忽,技巧动作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提高运动的有效性,同样也是为了减少运动给身体所带来的伤害,那么,教师在教授技巧动作时,应当做到尽量细化,确保到每一个动作,并在确定学生充分掌握后进行到下一个教学步骤;最后,是对于学生自由运动的疏忽,学生自由运动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可以放松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更应该提高管控,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运动状况,及时发现学生运动不规范问题的同时,降低因学生之间互起矛盾而产生运动损伤事件的概率。
器材是帮助学生运动的主要工具,学生在体育课时会与运动器材保持一个充分接触的状态,由此,确保运动器材的安全性是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4]。首先,需要对篮球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调整,其中包括篮球是否完好以及篮球的充气状态;其次,需要对篮球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更换,包括篮球架的稳固性以及篮球架外部的状态等,尽可能降低外部因素给学生带来运动损伤的风险。
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固然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内容,但当运动损伤已经发生后,教师也必须具备基础的治疗技能。另外,教师必须考虑到篮球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的损伤情况,包括出血、骨折、崴脚、拉伤以及休克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学习相关的急救技能,确保学生在出现运动损伤的同时能够接受到及时的治疗,防止损伤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无论是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生理健康,体育教师都有义务时刻关注学生的运动状态,确保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发生威胁健康的行为,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觉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事件的发生,也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预防意识。当然,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体质问题,而每个学生的体质都是不同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个人运动强度的调整。因此,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整合分析,进而设定一个最高临界点和最低临界点,确保在两个临界点的范围之间,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接受到有效最大化的运动教学,并且在教学完成过后学生的体质都能够有所提升。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运动的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运动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而不是只有在体育课教师的监督下进行运动,进而通过学生日常的运动加上教师课堂上的运动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