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船舶引航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1-23 10:07:40潘成生广州港引航站
珠江水运 2021年22期
关键词:广州港引航员航道

◎ 潘成生 广州港引航站

王群朋 广州航海学院

1.引言

船舶进出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若船舶驾驶员对周围的通航环境状况不熟悉,易发生险情、事故。根据相关规定,外籍船舶须强制接受中国引航员引航,不熟悉港口水域情况的中国籍船舶可以申请引航服务。引航员高超的引航技术,为船舶进出港提供了方便,提高了船舶进出港航行效率。

广州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码头、航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优质的船舶引航服务是港口发展不可缺少的软实力。随着广州港建设步伐加快,港口规模不断扩大,船舶通航密集度日益加大,2020年货物吞吐量6.36亿吨,位居全球第四。大量船舶靠离广州港,船舶引航工作量、引航难度及风险随之增加。

本文结合广州港的通航环境及引航现状,分析目前引航过程中潜在的主要风险点,并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对保障广州港引航作业安全有序进行,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2.广州港船舶引航作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2.1 自然环境风险

由于广州港航道的潮汐特性,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船舶集中进出港的现象,导致引航员人手不足,引航负荷增大,若引航员连续疲劳工作,增加了引航事故发生概率。珠江口水域易受台风影响,大风会造成航行的船舶发生横倾、偏转和飘移,另外,台风会引起海水倒灌,导致部分码头水位高涨,影响引航作业安全。引航员登离轮过程中需要爬上爬下数十米高的舷梯,大风浪天气影响引航站作业安全。广州港多年平均雾日为25天,大雾会导致能见度下降,影响船舶驾驶员及引航员的视线,使船舶的定位、避让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船舶引航安全。

2.2 交通环境风险

广州进港航道长,需引航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引航员疲劳引航。广州港航道狭窄,通航宽度有限,且航道转向点多,增加了引航难度。航道内存在大量的小型船舶,且存在砂石船、渔船等占用航道的现象,上述船舶航行无序,增加了与引航船舶的碰撞风险。广州港进出港船舶类型复杂,引航船舶中集装箱船、干散货船、油船占据70%以上,船舶种类复杂,集装箱、危险品船舶居多,对引航员要求较高,引航风险较大。

2.3 引航员风险

随着广州港进出港船舶数量的增加,需引航船舶数量也随之增加,工作量严重超出了引航员工作量负荷,长期疲劳驾驶,存在安全隐患。广州港引航站内部引航员资源存在断层现象,在100多名持证引航员中,老年引航员占据比例较大,年轻引航员占据比例较少,由于前期“扎堆”招聘,导致某一时间段内引航员数量较多,最后也会出现“扎堆”退休的情况,目前预计2025年前后有近1/4的引航员将要退休,引航员结构不合理、数量少,将会影响后期引航工作高效运转。通过对船舶引航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人为因素影响在事故中占据80%左右,人为因素中,引航资历在6-10年间,年龄在31-40岁发生事故的比例最高,而有着丰富引航经验的引航员发生事故的比例最小。引航员的引航技能、引航经验、责任心、心理等将与引航安全息息相关,部分引航员缺乏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经验和能力;目前广州港发展迅速,船舶智能化、大型化趋势明显,大型油轮、LNG等危险品船舶数量逐年增加,这对引航员的引航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引航员应与时俱进,主动补充相关知识内容,以便更好的开展引航服务。

2.4 船舶因素风险

部分被引船舶状况较差,船舶发生机损事故的风险增加,大型船舶舵效差,反应迟钝,航向稳定性差;引航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大型船舶体积较大,航行速度受到限制,在港池内旋回作业等较为困难;船长、船舶驾驶员等业务水平差别较大,近几年,受各方面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大批高素质船员的流失,另外部分船公司缺乏对船员的业务培训及监督管理,造成部分船舶驾驶员业务水平较差,引航员的指令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增加了船舶发生事故的风险。

3.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引航员队伍建设

加强引航员队伍建设及业务培训是实现安全引航的重要保障措施,努力创造人尽其才、运转高效的人力资源环境;结合目前广州港引航站引航员队伍在数量上、结构上、业务能力上的现状和不足,科学合理制定广州港引航员队伍的建设规划;可通过招聘编外社会引航员、返聘已退休持证引航的方式,暂时缓解目前引航员高负荷工作的不足,长远来看,还需要积极向上级部门反应目前的实际情况,增加引航员招聘编制,为推动引航员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打好基础;对引航事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加大引航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挑选比较典型的事故汇编成册,组织学习讨论,提高引航员的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及服务意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为新进引航员安排站内资深引航员作为师傅,随船进行学习,促进年轻引航员的快速成长;组织引航员在站内开展引航理论的研究,将引航员的引航心得用文章记录下来,供其他引航员学习,对质量较高的论文,单位可采取一定方式进行鼓励,以调动引航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3.2 完善引航员教育培训体系

广州港引航站要立足长远发展,结合引航工作的实际需求,组织好站内引航员进行业务培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引航员的综合素质;邀请航海院校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到引航站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对船舶避碰等知识进行巩固学习;积极鼓励站内引航员参加中国引航协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在交流中提升引航员对安全引航的认识;安排本单位资深引航员与低级别引航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引航工作中的特殊情况下关键性实操技术的运用方法及经验体会;安排引航员参加大型船舶、LNG船等特殊船舶操作的专项培训以及引航员在安全心理、应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将来引航工作发展的需要。

3.3 科学精准施策,增加安全投入

引航站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针对引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借鉴国内外港口的引航经验,精准施策,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充分考虑引航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隐患,组织站内业务水平较高的引航员进行讨论,必要时可寻求高校等科研院所的帮助,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完善运行机制和控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广州港的实际情况为引航员配备先进的引航设施和设备,提升引航员技术装备水平,并配备称职的设备、设施监督管理人员,充分发挥高新科技设备的作用;将广州港内通航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向站内引航员通报,引航员充分利用好e-Monitor和e-Pilot系统,站内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系统运用情况进行评估,确保系统真正发挥作用;针对引航过程中小型船舶、渔船等穿越航道的情况,可多借鉴其他港口引航部门的安全管理经验,制定详细的专项安全措施,必要时可寻求海事部门的协助,还可组织人员到码头、港航企业等进行宣传教育,督促船员值守高频,增加对随意穿越航道危险性的认识;因广州港航道较为曲折,转向点较多,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船舶掉头及转弯过程中,要增加瞭望次数,多手段提醒过往船舶,远离被引船舶航行,并配合电子信息技术对船舶航行动态进行监控,对船舶的航行动态进行远程指导,协助避让。

3.4 加强与外部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的沟通

引航站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港航单位的交流,可以到其他兄弟港口引航单位去调研,虚心学习对方做得比较好的经验做法;加强与海事部门的资源共享,海事主管部门及时将航道、码头的通航信息对外公布,并制定安全可靠的航道航行、船舶靠离泊、拖轮使用标准;及时将引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反应,为广州港航道、码头、锚地等港口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将挖泥船、驳船、渔船乱穿航道以及违规占用航道等行为向海事部门反应,以促使海事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上述船舶的监管;将引航过程遇到的船舶不适航、船员不适任等情况及时向海事部门反应,严厉打击违规船舶,对危及港口安全的船舶,采取滞留、禁止进港的方式,净化引航环境。

4.结语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广州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广州港船舶引航过程中在通航环境、引航员自身、被引船舶等方面存在风险,本文立足广州港通航环境及积累的引航经验,从加强引航员队伍建设、完善引航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加安全投入、加强与外部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四个方面提出了缓解风险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引航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及规避风险的能力,将引航事故控制在萌芽中,更好的践行“把世界引进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广州港引航员航道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的探究
珠江水运(2021年21期)2021-11-25 08:02:32
资料链接:中国引航员情况简介
珠江水运(2021年14期)2021-08-17 05:23:02
日本引航员培训与考证体系研究与借鉴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珠江水运(2017年7期)2017-05-11 13:02:18
珠三角地区港口“三足鼎立”
珠江水运(2017年7期)2017-05-11 08:56:28
关于引航员梯国际规范的使用研究
船舶(2017年2期)2017-04-22 08:04:18
新航道
留学(2017年5期)2017-03-29 03:03:54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水道港口(2014年1期)2014-04-27 14:14:38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水道港口(2013年3期)2013-04-27 14:14:28
锦州港拟定增逾十四亿元扩建航道
水道港口(2013年2期)2013-04-27 14: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