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俊龙 沈阳城市学院
建立长期照护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从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管理和照护的实际情况来看,长期照护作为一种针对失能和半失能人群设立的一种照顾模式,能够通过良好的日常生活护理和医疗服务推动中国医养结合体系的完善,促进老年人身体的健康发展[1]。当然,相关人员也要认识到长期照护的核心是完善医疗与养老服务之间的关系,通过推动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之间的融合实现老年人健康服务的连续性发展。从医养结合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差异性体现仍然非常明显。近些年来,体医融合的模式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之下得到了医疗人员的广泛认可,而我国也应当在体医融合视域下不断完善医养结合的政策,对阻碍医养结合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从近些年来颁布的一些关于老年健康的文件可知,医养结合一般被界定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通过允许医疗机构开展养老照顾服务和相关工作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内部设置医疗服务部门,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家庭养老体制,而且能促进社区养老体制的完善[2]。体医融合背景下中国的医养结合战略要求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基地在地理空间上具有较强的接近属性,但是从现阶段医疗服务部门和养老服务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之间的融合度不够,我国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仍然处于一种分割的状态之中,并没有满足便捷性和丰富性的需求,一些老年人仍然需要面对两个不同的部门。
而通过分析我国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养结合的政策可以看出,要想实现医养结合的有效性,相关人员必须把握老年人的需求特征,在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变动的基础之上对医养结合作出正确的界定。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在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而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方面往往有了更多的需求,无论是生活上的照料还是精神上的慰藉,都需要连续性的服务体系来实现。在老年群体中,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之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护理体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完善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康复护理体制才能让老年人在年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之下获得较长的带病生存时间,减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数量。在传统的老年疗养模式之下,老年人仅仅被保证了基本的医疗需求,而传统的生活照料往往以养老服务为主,这是难以满足新时期老年人健康需求的,从老年生活照顾制度完善的角度来看,养老服务体制和医疗服务体制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老年人对连续性的医养结合系统的支付能力逐年上升。而在生活环境日益改善的过程中,中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于人力资本型个人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相关人员也就需要提供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从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的基本情况来看,居民在养老服务中投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甚至步入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医疗和养老服务业已经成为提供长期照顾服务的部门以及企业必须关注到的问题,要从服务品质和服务数量的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但是长期以来,从我国医养结合的现实状况来看,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仍然处于相分离的状态,无论是老年人疾病的治疗还是康复护理工作都处于一个互不相连的体系之中。由于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分工相对来说比较明确,连续性的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并没有实现,老年人在获取服务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尽管我国的医养结合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医”与“养”之间仍是分割的,连续性不够强的居民养老服务模式和居民医疗服务体系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也导致老年人的医养质量受到了影响[3]。
从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体系及相关政策仍然不够完善,老年人存在的大量潜在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其原因既包括供给侧的,也包括需求侧的,无论是需求供给不足,还是居民的实际要求过高,都影响了当前阶段我国医养结合政策的推进。
保证需要长期照顾的老年人得到合适的医疗体系和服务体系是我国医养结合背景下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体育和医疗融合背景下完善我国医疗管理水平的政策指导。从当前阶段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养老机构的空床率较高,而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够多元化,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缺乏医疗护理服务是养老机构的一个薄弱之处。而通过对我国医疗体系的调查分析可知,大多数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从临床意义已经达到了出院标准,但却仍然滞留在医院的病床上[4]。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制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割模式仍旧存在,政府在行政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是属于卫生部门主管范围之内的,而养老服务则由民政部门主管,由于医疗卫生部门和养老服务部门之间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偏差和管理体系上的连续不足,在养老服务的准入和财政补贴方面,存在着过度行政管制的状态,这种部门之间的分割使老年人难以得到有效的服务,服务体系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垄断使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被界定为两个不同的发展空间,与其他的服务之间缺少联系,连续性也相对不足,养老服务一般而言被界定为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而养老服务的一系列行为及工作都需要得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很大程度上,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而医疗机构要想提供养老服务也需要得到民政部门的首肯,这就是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垄断倾向愈加严重,部门分割导致医养结合,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缺乏有效的医养结合激励机制,使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受到了影响,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能参与到医药结合体系中的医疗机构,主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论是政策支撑还是医疗管理质量和养老质量,基层医疗机构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而由于财政上收支的双线管理模式,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不具备从事养老服务的能力,养老服务人员又不具备基本的医疗管理能力,这就导致以公立和基层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推动医药结合,政策完善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和能力。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能够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要求和医疗要求的公办基层医疗机构仍然是少数,而究其原因,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垄断是不可忽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政补贴和职称晋升方面的不足,也导致从事医疗行业以及卫生服务业的人员在积极性方面存在着缺失,在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的驱动之下,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疗及养老服务业行政化的趋势。
要想真正地推动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养结合政策的高效化发展,相关人员要从去行政化入手,在打破医疗部门和养老服务部门政策壁垒的基础之上,将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与养老服务行业从行政化的管制下解脱出来,在打破行政垄断、放开市场准入限制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从原有的审批制改变为注册制,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鼓励社会力量融入养老行业和医疗服务业之中,通过自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进行实地考察,采取对开设者的资质进行评估的方式做好医疗和养老服务业的基础性工作。当然,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也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医疗行业和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在政策支持和行业法规的引领之下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体育行业与医疗卫生行业的结合就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养老工作的完善。推动体育资本与医疗服务行业的融合,能在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方式,真正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只有真正的形成了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和城镇养老体系,才能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各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国有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的社会化改革,实现医疗单位编制部门的稳定发展并鼓励居民和社会各主体积极将资金和政策投入养老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之中,引导社会各主体承担公共卫生责任,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我国养老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从当前阶段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涉及医养结合的筹备资源途径不足,在医疗保险和财政支付的公共卫生经费方面也存在着民政部门管理效率弱化的问题。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完善付费政策实现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改变当前阶段存在的服务分割状态,构建起良性发展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统一的平台。此外,各个社会主体也要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老年人照顾保险制度,并为医养结合的实现提供稳定的发展空间,在鼓励社会各方打破部门行政垄断的基础之上构建起社会资本融入的医养结合体制。
总而言之,在体育融合的视域下实现医养结合政策的完善与发展是为我国老年人提供有效照顾方式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政府要积极地承担主体责任,通过行政手段改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主体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融入,推动我国医养结合系统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