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的价值与对策建议

2021-11-23 05:47赵雪丽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素质政治

文/赵雪丽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每个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这一现象,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越发凸显重要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积极向上的正面教育,它通过借助于正能量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增强职业素质,树立远大目标理想[1]。

一、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是众多高校普遍会采用的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常见途径[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特点,立足健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专业性的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全面地认知自我,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力,实现自身与就业市场供需的契合匹配。当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被人们关注。

(一)自我认识不足,缺乏准确的个性化指导,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方向模糊

清晰的自我认识,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前提。当前,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通常为公共必修课,班级授课人数一般在百人以上,存在几个专业合并上课的情况,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面临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性问题时,很多学生容易迷失方向,陷入迷茫与困窘状态,考研深造还是求职就业、选择国企还是民企、要不要考公务员等这些问题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扰。

(二)就业期望值过高,过重追求物质利益,导致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落差较大

新时代的大学生较多生活在小康家庭,从小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小,部分大学生更是过度追求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特别重视薪酬待遇,忽略自身实际情况和职业定位,缺乏对发展性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思考。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影视精英情结的影响,许多学生将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精英阶层等作为求职的就业目标,但结合大学毕业生自身知识储备和素质能力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缺乏职业素质,内生动力不足,导致职场适应能力欠缺

大学生迈出校园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后,职业素质是必备的素质之一。如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场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要求也愈加重视,然而,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大学毕业生因职业素质薄弱,对岗位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出现了消极怠工、缺乏进取心等问题;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得到心仪的实习就业工作机会,伪造学历证明、简历造假、托关系走后门等,投机取巧,容易导致大学生弱化或丧失诚信意识,养成不劳而获的心态,忽略自身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进而丧失道德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的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目标。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而言,教育部在印发的课程教学要求中有明确指出,大学生需要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具有相同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推崇理想信念的力量,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在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更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在社会竞争中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后,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定位,有意识地培养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激发大学生的责任使命感。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就业具有价值引领和定向指导作用,近些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如果学生还是参照以往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去探索,可能就会存在“一岗多人竞争”的局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加重,面对这种情形,通过思想价值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有针对性地调整规划求职就业目标。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增强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温度和感染力,使其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为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信念支持。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就业教育与指导理念,实现育人为本

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师团队主要以部分专职教师和行政教辅教师为主,教师团队专业性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涯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如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制定明确的责任考核标准,加强教师团队纪律性和专业性的培养;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党团学生组织—班级”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过来人”沙龙、模拟面试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增强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与求职面试中的参与实践性。

(二)创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方式,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协同育人环境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在微信、微博、QQ、B站等网络平台上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网络自媒体的普及与应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为学生获取信息、抒发观点意见、答疑互助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平台的部分内容因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也会给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思想道德带来冲击。有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时,构建网络协同育人信息平台,打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开展网络思政就业指导服务,如定期发布实习就业岗位信息,预约个人职业生涯辅导咨询,就业政策知识的普及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就业指导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进行思想价值引导,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就业指导创造丰富的服务阵地。

(三)打造个性化指导咨询室,以人的全面发展观念夯实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互动性不高、学习氛围不强、专业针对性弱的问题,学生无法从课程中获取符合自身实际的信息。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课程骨干教师为主的个性化指导咨询室,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准确化的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我。通过面对面个性化的指导服务,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帮助大学生端正求职心态和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四)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的潜能

在实际工作中,职业素质至关重要,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将职业素质作为对职业人的考核标准之一。大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职业素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自身社会定位模糊、实力薄弱、抗压能力差等原因,导致他们在对职业素质的认识和具备程度上,仍然处于不成熟和欠缺的状态。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多为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容易产生对理论认识和实践运用发生知行背离和脱节的问题,甚至部分学生放纵自我,出现违背社会准则的不良行为。从现实情况来看,职业素质的提升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不仅需要经过系统化的教育指导,更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一方面要树立毕业生就业典型,使更多的学生通过榜样学习来提高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

四、结语

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的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规划方向,提供求职就业指导服务,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虽然高校在指导服务方面已经花费心思和投入较多资源,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亟需被关注和完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有利于实现协同育人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道路,增强职业素质,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素质政治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