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子毅 夏青 王冬悦
如今,随着物联网工程、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领域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性举措将不断提上新日程,以促进经济发展[1]。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对传统工科带来的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的,即机遇与挑战并存。2020年作为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不断迭代的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技术等专业,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人才缺口,新就业形势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会[2]。同时,一个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苛、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对高水平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更迫切的新时代也即将来临。
新就业形势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流通更加快速、便捷的环境,给大学生带来更尖端先进的科研信息。同时,青年大学生具有更加复杂多样的个性,加上“90后”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事情的总结能力更强,他们更愿意去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去挑战不同的工作领域。如在火热的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影响下,“抖音网红”“微商”等工作模式流行开来,这类工作由于就业门槛低、成本低、收益高,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由于针对自媒体平台的相关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各方面缺乏锻炼等原因,易产生一系列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毕业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量优秀人才涌入社会,造成学历“贬值”现象,给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带来极大压力。且受新就业形势的影响,使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迅速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如同一把就业形势的“双刃剑”,既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平台,又大大提高了工科院校大学生在信息时代以及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能力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无论是择业还是创业,都会是一种挑战。部分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会出现就业焦虑、压抑、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如持续时间过长且不加干预,则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阶段做好心理准备、端正择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就业心理健康稳定发展。
应届毕业大学生属于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人群,涉世经验不足,还处于对未来的畅想之中,比如期待高额的工资报酬、轻松的工作方式以及便利舒适的办公条件,对就业前景抱有充足信心,对工作岗位期望较高。然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欠缺工作经验,能力受限,大多数人的第一份工作会从底层岗位做起,与期望之中的工作岗位存在偏差,这类群体受到挫折时,易出现沮丧、失落等情绪。
即便是受就业政策以及疫情对传统行业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公务员考试依然是当今就业选择的热潮。公务员工作环境稳定、待遇福利好、社会地位高等优点吸引着大批大学生毕业后踏上这座竞争激烈的“独木桥”。但部分学生在对选择进入公司工作、考公、或者考研等就业方向上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心理压力加大,在纠结中迷失自我。
新就业形势下的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攀比心”现象,尤其体现在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身上。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工科专业的学生较文、理科专业的学生更加自信,不接受去小城市工作的工科类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文科类和理科类的学生;对于心目中的最低工资标准上,工科类学生的标准也明显高于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学生,工科类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较高,“月薪过万”甚至成为普遍标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易形成攀比之风,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接受一份普通工资待遇的工作,坚信自己的工作一定会比其他同学的好,诸如这种“宁缺毋滥”的择业态度,使自己最后处于待业的被动状态。
在信息化的时代,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学生影响较大,工科院校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多方面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匹配新时代的就业形势,仅满足平日基础课程的学习很难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主动涉猎多领域多学科已是形势所迫。大学生面临就业带来的挑战是承受巨大压力,部分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不断碰壁积累焦虑情绪,引发心理问题。
心理弹性的概念最早是由Block在1950年提出,称为“自我心理弹性”。心理弹性也可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复原力、抗逆力等,这一词在心理学中可以翻译成“Resilience”,可以大体将心理弹性理解为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解决或者面对困境逆境和挫折的一种应对能力或特质。受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80后、70后相比有所差距,这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未完全接触社会的学生来说,还未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工作经验严重不足、不完全具备适应新信息时代的能力以及自身专业水平不过硬等,在诸多的新事物面前难免顾此失彼。如部分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经历失败时,心理弹性水平过低者会出现自卑、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如果自己不能及时调整状态、负面情绪不能通过有效途径释放,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反之,与文科专业的大学生相比,部分工科院校的热门专业大学生,还存在对自己能力盲目自信的现象,就业期待过高不切实际,过于自大、自傲,这同样不利于就业。
当今大学生主要是“90后”和“00后”。处在这个信息大爆炸、多元化思潮不断喷薄的时代中,传统的工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甚至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商务以迅猛的态势蓬勃发展,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大学生在就业难度上大大提升。因此,人才转型是工科大学生目前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国内有学者分析,工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趋同特质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最根本问题[3]。在不同层次高校中,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育工作缺乏差异性。不同高校间,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大致趋同,如重视理论教育、实践能力薄弱。传统高校培养人才的单一方式不利于高端精英人才的发展,较难匹配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90后”和“00后”大多在相对富裕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易高估就业形势,同时在社会上奋斗多年的“90后”和“00后”的家长深知就业环境激烈,对孩子的要求极高,认为子女缺乏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要求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部分家长工作繁忙,疏忽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学生在临近毕业就业压力和来自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加重了焦虑和压抑情绪,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过度自信的就业心理、自卑心理、“考研考公”心理、悲观和消极心理等是毕业生的典型就业心理类型。然而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具有天然优势,在就业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工科生所表现出比文科生、理科生更多的自信,甚至过度乐观。通过调查,过半的理科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具备优势,工科学生这一比例不足10%;三成的理科生就业的过程中经历过专业歧视;将近三成的理科生认为专业不好是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16%的理科生表示自己有过自卑情绪。由此可见,理科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工科生这种情况则要好上很多。这造成了当工科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受挫时,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焦虑和不安,打击更大[4]。
如今毕业生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普遍对工资待遇以及工作岗位环境等有着较高的期望,缺乏对自身的理性认识,高估自己的工作能力。然而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匮乏,工作实际认知水平不足,综合竞争力低,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部分学生成功找到工作后也会因职业倦怠等原因考虑辞职跳槽。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以完成学校的功课学业为主,实践能力不足,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盲目求职,只关注他人寻找工作的结果,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众现象严重,最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真的符合自己的初衷,不能运用好自己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空有一身本领而无用武之地。
心理咨询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占比极低,甚至部分高校没成立过心理健康中心等相关机构,高校对心理健康建设方面重视度不高,如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的相关教师少之又少。除心理健康中心相关机构之外,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同样缺乏。部分高校将就业任务平摊到非专业化的教师身上,学生很难得到专业的、稳定性的指导和帮助。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投入程度,通过对外和对内两种模式扩充心理健康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对外可以从校外引进高质量人才,给予适当的工作待遇和优惠政策;对内可以校内开展相关培训讲座、布置相应学习任务,计入日常工作考核等方式,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
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构成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也可称之为职业生涯设计,其含义指个人与组织相互联系,以个体主观条件的分析和总结为依据,对个体的优势、爱好、特点等进行全面深度的剖析和解读。大学生应考虑新就业形式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倾向,确定自己就业目标,并制定一系列的就业计划和安排。总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指导作用,合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制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并付之行动[5]。据国内学者分析,担任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同样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职业咨询的方式和心理咨询技术有相同之处,即二者皆以自我探索为开端[6]。院校之间应相互借鉴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开展多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比如,增加学业课程,计入学生最终毕业学分;每学期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生涯规划教师可以开展多人团体辅导;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
如今,高校的培养模式依据教育部统一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制定,也就是说,工科院校之间培养方式的趋同化,是教育工作缺乏差异性的表现,不利于学生培养自我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理论性功课而忽视实践过程,学生不具备考虑自己实际能力和客观环境的条件,没有将当地的就业形势环境与自身相结合。势必学校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会限制思维,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天赋在无形中浪费。造成“人才同类型”“高度相似”等现象,使得人才走向过剩和紧缺两个极端。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结合不同特点的学生类型、以及与本地企业单位的联系密切情况等诸多因素,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就业背景下的复杂形势。另外,应用型技术人才应当大力培养并给予重视,尖端学术研究型人才并不适合所有高校,技术型的人才依然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主流精英。如,顶级院校以培养高端科研人员为主、普通院校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主。
新就业形势下的环境信息流通更加快速便捷,给毕业大学生带来更尖端先进的科研信息,传统工科学科不能完全满足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在人文学科方面,工科学生尤为薄弱。工科院校应当提倡工科学生多学科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7]。单方面地掌握工科类技术不足以应对多类型的就业岗位,处理人情世故、遵守职场规则等也同样重要。工科院校应设置丰富的课程体系,扩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工科人才[8]。
工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应以院校本身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总结规律,探索对策。如今就业环境复杂多变,就业对毕业生的压力已不容忽视,加上学生由于多年的校园生活缺乏对社会的客观认知,自身核心竞争力不高,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不少学生出现焦虑、压抑、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者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学生应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在遵循内心的条件下选择职业方向,并制定详细就业计划,提高执行力且付诸行动,培养自身正确的就业观,掌握疏解心情缓解压力的小技巧,当自己解决不了时要寻找专业教师援助。院校应健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相关机构,注重每位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大一刚入学时就抓起,增设不同的课程科目,灵活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相关机构,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