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莉娜
中国一直将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理念。目前,就业收入是多数城市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就业收入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往对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关注点是就业数量的不足,而对于因就业质量不高而引发的贫困的相关研究不多。因此,导致一部分就业中的贫困人群未受到关注。一些城市贫困人口就业质量差,福利待遇没有保障,就业环境恶劣,所以无法和正规就业者享受到相同的待遇,从而导致贫困的产生。文章就当前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提升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很显然,贫困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阻力。从历史经验来看,贫困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国外很多国家,由于贫困问题而导致的社会暴乱层出不穷,不仅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而且还会使贫困人口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从政策角度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角度出发,从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贫困问题加强探索与研究,并出台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切实提高在业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促使其实现自身的价值,有效改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城市治理贫困问题的重要所在。所以说,促进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是有效治理城市贫困问题、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是指未通过就业来实现脱贫的这部分人群。当前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主要现状是还处于贫困之中,不仅生活质量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善,同时由于就业质量低下,这部分人群往往从事的都是劳动强度高、就业保障低、工作岗位流动频繁、环境较为恶劣的工种。低质量的就业使得他们陷入困境,成为城市中有工作的穷人。由此可见,就业质量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是显性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即使他们在字面意义上实现了就业,但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2]。而且由于这类人口的在业身份,无法享受到失业人口相应的低保救济。城市在业贫困人群主要包括几大类:一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对国有国营单位改革之后的下岗工人,由于他们个人技能、观念等的影响,再就业之后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环境与规则,导致就业质量不高,从而陷入贫困;二是在岗低收入人群,这类人群主要技能不足、观念落后,或是自身年龄大,或是身体有缺陷从而导致虽然在业但收入极低;三是进城务工人员。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地加速,很多农民工进城寻求就业机会,但由于自身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就业质量不高,收入较低。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过中、高等教学的新就业大学生,其就业质量不高,这部分人群虽然具备良好的劳动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由于缺乏好的就业机会,或是在就业过程中其自身没有充分地抓住机会,从而导致了就业不充分,就业质量不高,比如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比如专业不对口等这些都是制约其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个人提升自身的意愿有限、融入集体的能力不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等也是制约这部分人群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就业环境、职业前景、就业稳定性、相应的福利保障等都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导致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就业机会不足所导致的贫困,这一类在业贫困人口主要是新入职的大学生或是青年人群,以及创业失败后再就业的人群;二是因自身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贫困,自身技能不足主要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同时思想观念也较为陈旧落后,没有主动吸收新理念,努力学习新技能的意识。或是由于年龄大,劳动力减弱无法胜任回报更好的岗位;三是因学习不足而导致的贫困[3]。众所周知,很多就业岗位有一定的学历要求,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代表着个人曾受过良好的教育,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技能上都相对突出,会更符合行业的就业要求。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在某些偏远贫困地区的人们,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仅仅上完义务教育,甚至连义务教育都未完成便早早地放弃学业。这类人群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不足,即使在就业屡屡碰壁之后仍然没有清晰的提升自我能力的意识,导致就业道路越来越窄,只能从事一些基本的工作,收入回报低,陷入贫困;四是制度因素导致的贫困,由于就业质量与个人能力、学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而这些又与受教育的程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制度侧重点都不同,人们所享有的权利也就不同,而这也是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形成的一个因素之一。
就业贫困人口的形成,一部分是其自身的原因,另一部分也与政策、机会等原因密切相关,一方面是由于在业贫困人口就业的渠道狭窄;另一方面是其信息的闭塞与落后,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因此,相关主管职能部门就要积极地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其创造更多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革,虽然很多传统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但也诞生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使得我国的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利用时代发展的风口促进在业贫困人口抓住机会助力其脱贫脱困、创造美好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通过产业升级扶贫,来帮助更多的城市在业贫困人口获取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通过精准扶贫,给予有创业基础以及创新能力的城市在业贫困人口以相应的技术、贷款等支持,使其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来改善生活状态,从而摆脱贫困状态[4]。
很多城市在业贫困人口之所以陷入贫困境地,多与其个人的技能水平不足无法胜任高质量的岗位有关,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共就业质量,就需要从提升其能力素质上着手。因此,要积极地整合教育资源,针对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现状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首先,在培训机构的选择上,要选择师资力量强,口碑好的培训机构;其次,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也要考虑到在业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比如安排休息日培训、安排免费培训等,以确保培训能够落到实处;最后,在做到愿培尽培的同时,还要做好实训对接,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岗位和就业领域。因此,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为在业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范围。一是通过大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来改善和提高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服务;二是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与重点帮扶对象结对子,组成分队的形式为城市在业贫困人口提供全方位服务,量身定制帮扶计划书,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切实提高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
消灭贫困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就业质量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提高城市贫困在业人口的综合能力,积极发挥出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出台一系列的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帮扶政策,建立健全城市贫困在业人口的就业保障机制,并加强与各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城市在业贫困人口拓宽就业渠道。此外,还要鼓励城市贫困在业人口抓住时机进行创新与创业,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更好地提升其就业质量,为个人的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