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火认为,“后疫情时代”工作形态和内容发生了巨变,技术进步、自动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催生新工作岗位的同时也消灭了部分工作岗位,劳动者提升再教育将成为新常态。因此,劳动者更应该关注持续成长和内生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产业环境和产业链升级要求,来迎接未来更加不确定的工作环境。
不久前,“2020年全国检验检测认证就业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检验检测分析技术高峰论坛”上发布。此次发布的“白皮书”,从数据监测、统计范围、结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与升级。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业教育集团副秘书长周正火对“白皮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全国高校 TIC类专业群数据分析如下:
一是本科院校检验检测分析专业分布。通过高校数据查询网检索到,目前已有199 所本科高等院校开设了检验检测分析专业,比2019年增加23所;这些院校共计开设22个检验检测分析相关专业(不包含检疫类专业),其中,排前三的专业有: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需要说明的是,医学检验技术依然是本科院校开设最多的专业,目前共有15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其中10 所高校既是985又是 211。
二是高职院校检验检测分析类专业分布。据教育部公报显示,2019年末我国共有职业院校1.15万余所,年招生1083万人,比上年增长17.1%;在校人数2857万人,比上年增长6.3%。其中,高职院所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在校生1280.7万人,比上年增加147万人,增长13.0%;招生人数483.6万人,比上年增加 114.8万人,增长31.1%;毕业生人数363.8万人,比上年减少 2.7万人,下降0.7%。
此外,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高职院校申报的 2061个检验检测认证分析专业信息中,共有80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关专业申报及备案,但实际只有777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实际招生培养工作。而在 777所实际招生的高校中,有211所高职院校开设检验类专业,660所高职院校开设检测类专业并在招生。如此看来,高职院校中有近三分之一开设了检测类专业,还有99所高校开设了分析类专业、6所高校开设了质量与认证类专业。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检验检测认证分析类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为 117557人,24个专业在校生总人数327201人。按照本报告统计口径测算,高职院校约供应检验检测认证行业31%的人才需求。
周正火表示,2020年中国TIC就业市场整体特点如下:一是稳就业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9月1日,政策性岗位吸纳毕业生280多万,比上年同期增加70多万。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在历经前两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迅速复苏,机构发布招聘岗位数量从3月以后逐步恢复,显示出行业独特的韧性。二是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从“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就业大数据平台”监测招聘数据来看,全网全年共计发布检验检测认证各类各级招聘岗位68万余个。其中,客服类岗位发布最多,达2.4万余个。三是高校应届生就业形式多元化。由于2020年就业形势紧张影响到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预期,导致毕业生所期望的行业、岗位、工作地点、薪酬数量均发生较大变化。四是高端岗位人才稀缺,岗位需求两极分化。从平台监测招聘数据来看,检验检测认证就业市场岗位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现象。基础技术岗位(检测工程师、采样员、内审员、实习岗等)和服务岗位(客服、营销、助理类)的发布量,较上年增加约21万、增幅 45%,岗位供给较为充足;2020年新兴医学检验、基因检测等热门检测岗位薪酬均比行业平均薪酬高,岗位发布数量较上年明显增多;高端职位(经理级及总监级以上,包括销售经理、分公司经理、业务总监、营销总监)平均月薪均在2万元以上,但招聘周期较长、约3至6个月,导致高端人才明显稀缺,说明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人才供给仍然严重滞后。
周正火认为,在我国产业“提质换挡”的关键时期,产业及行业均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战略实施,必将需要更多国际化、高质量的从业人员,但行业高质量人才供给仍然严重不足。2019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43%、41.54%、49.03%,专科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近一半,此种情况与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诉求严重不相匹配。
截止到 2020年11月9日,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统计数据,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从业人员保持了平均 8%左右的复合增长,年均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周正火称,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近37.2万户,其中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104820户,如果按户均发布1~2个检验检测分析类岗位测算,2020年约新增10万~20万岗位需求;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16280个,按照每个机构发布2~3个检验检测分析类岗位测算,2020年新增约3万~5万余个相关岗位。因此,按照以上不完全口径测算,2020年我国检验检测分析类人才岗位需求新增约25万~37万余个。
另外,近一年内,检验检测类岗位总平均薪酬为8041元/月,应届毕业生平均薪酬为 6113元/月。在全国TIC各类岗位平均薪酬及分布中,按照不同岗位领域进行归集并测算其岗位领域平均薪酬,客服服务类、销售类、技术类、管理类、操作类等五类岗位具体平均薪酬中,区间分布为4千~8千中间段位薪酬占比52%;1.5万以上高端职位占比5%。从全国TIC行业各类岗位招聘条件分布来看,1~3年工作经验要求占比最多,达53%;从学历要求来看,大专学历要求占比最多,达43%。
如果按照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珠三角重点城市群进行数据归集,检验检测岗位发布最多的是长三角地区,共133109条,占总岗位数20%,平均薪酬以8668元/月,位居第一。其中,初级岗位约323958条,占发布岗位总量48%,平均薪酬6766元/月;高级岗位约51627条,约占总数量8%,平均薪酬12420元/月。如在所发布岗位数据中,按照西南、西北、华北等行政区来分析,华东地区共发布265585条,占比44%,位居第一;华南地区以90907条,占比15%,位居第二。
周正火强调,此数据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我国第三方检检测机构数据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省份GDP 数据,呈现出高度一致性。主要因为上海、山东、江苏等华东省区聚集了全国近50%检验检测机构,贡献出超过40% GDP。当然,华北区域平均薪酬也最高,薪酬范围波动值3722元(岗位最高薪酬平均值与最低薪酬平均值差值)。另外,在TIC行业平均薪酬前10城市中,北京以10897元平均月薪,跃居首位。如果按照招聘企业发布工作区域进行排名,青岛以发布18926条,位居第一;如果按照招聘企业性质对招聘信息进行分析,私有企业发布岗位数量361279条,占比52.38%。由此可见,私营企业仍是吸纳行业就业岗位的主力军。
再有,质量管理认证岗位,它主要涵盖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咨询、建立、运营、认证审核等工作,负责“质量监督与管理”及“质量控制与改进”。全国质量管理认证人员平均工资8724元/月,其中最低工资4千以内,占总岗位14%;最高工资1.5万~2万,占总岗位6%。从全国质量管理认证人员就业形势来看,要求1~3年工作经验岗位需求最多,为49850条;还有要求大专学历占比最多,达44%。
如果参考“美国劳工部就业技能委员会”对新入职场人员技能标准,可把职场人员胜任能力划分为:理解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 5 个领域;如果根据已发布岗位职责、岗位要求描述内容进行大数据筛选后,在 TIC行业排名前十岗位通用能力要求匹配数据中,“质量控制分析能力”位居第一,约有 13.6万个TIC 岗位要求具备此项能力。
周正火表示,从“白皮书”监测数据来看,整个行业人才缺口比例约30%~40%,未来高职院校及其他类型教育机构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细分领域人才需求拓展人才培养工作,以弥补行业空缺。
另外,TIC行业的特殊属性也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要能做到跟踪标准、监管、合规、法律变化,以满足第三方质量服务要求。由此可见,对核心岗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复合型人才需求在不断增长。
周正火透露,2019 年,职教集团组织了覆盖国内外60余家大中型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岗位招聘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以上发展趋势。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用人单位均明确表示更看重应聘者除专业能力之外其他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文化基础等8个维度的能力,还需要应聘者具备长期发展的潜质。
目前,我国96%左右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是10~100人的小微型检测机构,且绝大多数小微机构抗风险能力弱、生存压力大、研发投入不足。从目前情况来看,其智能化、自动化检验检测仪器装备,还不具备大面积普及可能性,相应技术还有待市场验证。另外,部分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价格较高,小微机构在此方面的探索应用还缺乏市场基础,从行业基本面来看,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来实施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对人员需求仍然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0年,国内外检验检测行业共发生52起并购案例,并购重组加快了行业聚集和人才流动。同时,随着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放管服”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快,事业型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比重已连续 5年呈下降趋势,大量事业单位人才加速流向企业机构。另据统计数据显示,检验检测机构一线检测业务岗位人员年流失率约10%~20%,其中有80%专业岗位流向同行,其余服务岗位则由部分转岗转行。由此可见,行业人才正常流动加速了行业人才在不同行业领域融通,建立宽口径就业能力势在必行。周正火认为,“后疫情时代”工作形态和内容发生了巨变,技术进步、自动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催生新工作岗位的同时也消灭了部分工作岗位,劳动者提升再教育将成为新常态。因此,劳动者更应该关注持续成长和内生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产业环境和产业链升级要求,来迎接未来更加不确定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