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3 03:26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五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微课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五小学 梁 丽 柏 艳

微课是指在人的认知规律的指导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那些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加工成为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加以呈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静态教学课件播放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过程更加生动。虽然近年来在学校的组织、引导和培养下,教师逐渐开始认识和使用微课教学方法,但由于对微课应用认知的不深入以及微课制作的技术性要求,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微课仍然存在薄弱之处。

一、以阅读兴趣为导向,合理制作微课教学视频

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通常体现为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微视频内容的学习、理解,并就学习中遇到的趣味点、问题点与教师、同学交流分享,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视频反馈进行或集中或单独的阅读指导,增进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据此可以看出,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否按规定观看微视频,并记录和反馈自己的阅读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微课教学视频就成为微课应用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明确视频制作的方向和切入点。因此,教师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要以阅读教学素材中的文章段落为蓝本,设置穿插相应的图片、音乐等元素,使视频看上去更加精彩,以吸引学生深入阅读。例如,在制作古诗《题西林壁》的微视频时,考虑到学生对山川风光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在视频中穿插一些庐山景色的动态视频,使学生能够较为真实地感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宏伟景观,以此激发学生观看视频的兴趣。考虑到学生阅读兴趣点可能存在明显不同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微视频制作中要尽可能地避免要素穿插的单调性和重复性,将与阅读教学主体相关的更多元素融入视频之中,吸引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二、以交流分享为纽带,深化学生对微视频内容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只是将教材或者课件中的内容照搬到微视频之中,教材、课件、微视频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差异,这种重复性的阅读教学内容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微视频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感悟、理解和转化,从而升华阅读教学的成果。

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交流分享手段。即创造机会让学生复述、概括微视频教学内容的主题,然后分享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在总结、分享的过程中更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开展《观潮》一节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景象分别是怎样的”“用一个词形容你对课文描写的潮来时的景象的感悟”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总结,以及彼此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阅读的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

三、以情境创设为手段,将微视频内容引入现实生活

微课是以微视频课程为载体进行的阅读教学,虽然微视频中丰富的内容元素增进了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但视频的虚拟性也增加了学生直观感受的难度,不利于学生阅读所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因此,教师要适当地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视频中走出来,通过寻找视频与现实的共同点,来深化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现实意义的感受。

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活实物、开展户外阅读体验等方式实现。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教师除了组织学生学习微视频的内容以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围墙旁、小区凉亭等有爬山虎的地方,让学生仔细观察爬山虎的脚。从课堂教学、微课视频、亲身观察体验三方面去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综合来说,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增进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创造了新的路径。但是,由于学生微课学习的个性化特点的存在,教师除了按照常规的计划和流程开展微课制作和学习以外,还要通过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创设与视频相关的教学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微课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微课内容的理解,切实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微课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